一般认为,约会(Dating)一词由美国专栏作家乔治·阿德(George Ade)在1896年的《芝加哥纪录报》中首次使用。乔治在专栏中讲述了小职员阿蒂的故事。阿蒂怀疑女友在和他交往的同时还与其他男子约会,他当面质问她:“是不是我的日子(date)都被别的男子占了?”,暗指女友日记本中的日期已经填上和其他男子的约会计划。当今社会,同时和一个以上的对象约会并非极端罕见,但历史上并不总是这样。
保护财产
曾几何时,约会的目的并不是要去找一个心有灵犀的恋爱对象或者灵魂伴侣,约会是为了找到一个信得过的人,这样就不用担心自己的财产被人挥霍一空。《约会奇史》(The Curious History of Dating)的作者霍奇森(Nichi Hodgson)解释,英国1870年通过的一项法律意味着“女性结婚后无法保留所继承的房产、金钱或商品”。霍奇森说,因为女性必须把自己的财产交给婚姻伴侣,可想而知,嫁给谁非常重要。她们希望对方不会把财产挥霍一空。
还有,从历史上看,只有国王才能批准离婚。因此,除非人脉广泛、神通广大,将来不要因为嫁错人而后悔至关重要。但那时的后悔或许也并非由于不再相爱,事实上,坠入爱河并不是结婚的先决条件。不过霍奇森解释说,在启蒙运动(也称启蒙时代,the Enlightenment)期间,这一切都出现转变迹象。到了维多利亚女王与阿尔伯特亲王(俩人因爱情而结婚)结婚时,公众对为爱而婚的看法逐渐改变。
循规守纪
但是,当时男女青年的约会规矩仍然异常严格。如果男士想追求某位女士,必须先发邀请,然后必须由仆人请进门,双方家人必须要同意这段关系……总之,先决条件一大堆。不过霍奇森说,虽然人们在决定结婚时仍然看重双方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是否匹配,即所谓的门当户对,但是,爱已经成为一个考虑因素。“比如你与某人热恋,对方与你的社会地位大致相同,且小有积蓄,这一般来说是没有问题的。” 一旦双方安排见面,有一点至关重要:一定要有监护陪伴(chaperone)人在场,监护人通常是家人,比如妈妈或是姑姑。她们会陪伴赴约,确保一切光明正大。但霍奇森说,随着一战爆发,这种陪伴监护系统开始走向瓦解。其中一个原因是女性开始为援助战争而工作,这大大增加了她们的自由。陪伴现象锐减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开始允许女性骑车。后来女性还可以自己乘火车旅行。火车成了她们有机会邂逅他人的地方。如果有时间,她们还会到海边旅行,由此衍生出假日恋情。
分水岭时刻
从那时起,可供选择的约会对像越来越多。今天,人们可选择的对象简直太多了,但在20世纪中叶那可是一种奢侈。霍奇森说,直到1960年代,各行各业、不同背景的人们才开始真正交往融合,例如,伦敦成了一个不同种族和社会背景的大熔炉。1964年当英国肥皂剧《10号急诊室》(Emergency Ward 10)中两位不同种族和肤色的演员在剧中亲吻,英国公众第一次看到了英国电视上跨种族人亲吻的画面,这成为一个分水岭时刻。公众人物以及流行文化人物这样做,让普通大众更乐意效仿。霍奇森说,这慢慢打破了人们交往和约会的界限。之后,随着互联网的发明,约会对象的选择更是数不胜数。
破解密码
传统约会历史往往主要集中介绍在异性恋方面 – 例如,所有求爱规则都围绕男女之间如何求偶和互动。那历史上LGBTQ+(LGBT是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与跨性别者的英文首字母缩写,Q是指对性别认同自己疑惑者或性别酷儿,即拒绝接受传统性别二分法者)群体的情况又是怎样呢?霍奇森说,表面上看LGBT约会似乎不存在,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只不过是因为非法而严格保密。为了避免让警察抓住,人们在杂志广告中使用巧妙的代码,向知情人表明他们正在寻找意中人。例如在维多利亚时代,人们会利用女性杂志的专栏发送密码信息,给那些想约会的同性对像。在1930年代,人们也曾利用八卦杂志发送类似的信息。
从为保全财产到为寻找真爱,约会的习俗和规矩随着社会的变革与时俱进。下次出门赴约时或许要想一想,在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演变后才有了今天这一刻。(转载自BBC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