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英国或者中国的闹市区,你可能根本无法感知疫情的存在,大街小巷似乎已经恢复了疫情之前繁忙景象:车水马龙,交通堵塞,商店开门迎客,人们摩肩接踵。
7月19日,英格兰防疫限制几乎全盘解除——社交疏离要求被取消,公共活动不再有人数上限;绝大多数公共场所不再必须戴口罩。中国则在去年二季度就已经解除国内封锁,但维持着严格的入境检疫措施。但相似的场景背后,则是两个国家几乎截然相方的防疫政策。而防疫政策的大分流正在欧美和亚洲地区分别发生,相应的经济后果则可能持续影响全球经济复苏。
防疫政策大分流
包括中国大陆和香港、澳门特区在内,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台湾及越南等亚洲地区的政策都是目标疫情“清零”,这意味着极其严格的边境管控,以及面对新增个案的强力反应。但英国在全面解封之际,仍然面临传染性更强的德尔塔(Delta)变异毒株所带来的日均3至4万的新增病例。
看似不合理的政策背后,英国也有其理性的考量:疫苗的广泛接种改变了一切,新冠病毒已经不像之前那么致命了,从60分之一,降低到千分之一,入院率也从十分之一,降低到40到50分之一。“新冠病毒永远不会消失,无论是否接种过疫苗,我们的余生中,都将不可避免地反复感染它,”东英吉利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教授保罗·亨特称,再等下去可能会使情况变得更糟,将病例的退出潮延长到秋季,届时学校已经复课,流感季节也开始了。
英国首相约翰逊对此表示,会有更多的新冠患者住院、死亡,但是综合考虑到疫苗、季节等方方面面的因素,“现在是时候了。此时不解封,更待何时?”1,200位医生联署在《柳叶刀》发文,谴责英国政府正在进行一场“危险且不道德的实验”,完全放开后的大面积感染可能酝酿新的抗疫苗型病毒变种。
不过,目前来看,数据似乎在支持英国这场实验——解封后确诊病例已经连续六天下降,不过依然在2万例左右。相比之下,实施“零容忍”政策的中国,在南京发现数十例后,短时间内进行了2次,针对全部近千万人口的全城检测。
中国和英国在控疫上是处在两个极端,美国则在防疫政策上有些摇摆,此前一度逐渐放开,但在变种病毒的超高传播力下,又开始维持限制措施。路透社援引白宫一位官员称,由于对高传染力德尔塔变异病毒的忧心以及国内新增病例数上升,美国不会在“目前”取消任何现有的旅行限制。这也意味着美国航空及旅游业者正在竭力挽救欧洲等受限制地区旅客的夏季出行市场,但他们的努力几乎要化为乌有。
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后果
防疫政策的大分流,可能在后续的经济复苏中带来持续影响。经济学人智库(EIU)发给BBC中文的一份报告中预计,亚洲部分国家及城市对新冠病毒疫情“零容忍”的政策取向将变得难以持续。假如这些国家及城市未能恢复通关,将可能令本身的商业中心的地位永久受损。
不可否认的是,在过去一年多,对内部病例“清零”使中国大陆和香港、澳门特区,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台湾及越南等亚洲地区,收益颇多。经济学人智库认为,到目前为止,这种政策取向为这些经济体带来经济效益,它们的表现在疫情大流行期间得以优于对手,因此在2020年亚洲的衰退程度比其他地区更小。
但随着英国全面放开,包括北美和欧洲在内的大多数其他国家,新冠病毒已成为风土病,当地居民已习惯与之共存。经济学人智库认为,随着大规模疫苗接种和逐渐达至群体免疫,这些国家正取消社交距离限制并减少边境管制,这可能会释放大量被压抑的需求。“这种情况下,病毒零容忍的政策在经济上难以持续。”经济学人智库表示,相关地区则可能削弱经济活动,剥夺这些经济体从国际旅客及学生流动恢复中获益的机会。
此外,商务旅行及营运方面的挑战,或令企业选择投资其他市场;严格的边境管制也将影响这些国家吸引和留住外国人才的能力。事实上,这种负面影响已经开始显现。新冠病毒的德尔塔变体在上述亚洲地区已经开始出现,使各国都加强了检疫限制,不允许航运的船员上岸。这使得船长无法轮换疲惫的船员,约有10万名海事人员在海上滞留的时间超过了原本规定。
国际航运商会(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Shipping)秘书长普莱顿(Guy Platten)向路透社表示,正处在船员轮替危机的危机之中,而对全球供应链来说也是一个危险的时刻。鉴于全球约90%的贸易都由船舶运输,船员危机正在扰乱从石油和铁矿石,再到食品和电子产品在内的一切供应。
正因为如此,经济学人智库认为,香港、澳门、新加坡这些极为依赖国际贸易、商业和旅游业的经济体,对于“零容忍”政策带来压力最大。如果他们长期无法作为枢纽城市运转,企业可能会选择回流本国。
而相比之下,中国大陆“零容忍”政策带来的压力最小,持续时间也可能最长。一方面,中国因为本身经济有较大的自给自足能力,因此对恢复通关最为谨慎,官员们此前已表示,最早2022年中才迈向正常通关。“而考虑到中国共产党将在2022年秋天召开第20届全国代表大会,届时政治局常委将换届,因此恢复通关日期有可能进一步延长。”经济学人智库表示。
短期来看,随着欧美持续放开并适应与病毒相处,经济需求将被释放;与此同时,实施“零容忍”政策的亚洲经济体将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即如果不放宽限制,经济地位可能会收到实质性损伤。
长期来看,世界经济格局会如何演化?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施展在近期一次公开演讲中表示,至少未来十几年内,全球秩序将处在一种精神分裂的状态——在经济上,各国极度相互依赖,且这种依赖不会因为贸易、政治对抗而发生实质性的逆转;但在政治上,又相互不信任,高度对抗。“本来,相互越依赖,越需要政治上信任,但现在偏偏是越依赖,越不信任。这就是今天国际秩序中的悖论。”施展表示。(转载自BBC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