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宣布,南极洲周围海域被定名为南大洋(Southern Ocean),正式承认南大洋为地球第五大洋。经相关国际机构认可后,南大洋即可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并称为世界五大洋,逐渐被纳入各国的教科书、地图、文件、科普作品,等等。这是世界制图史上一次罕见的变化。
国家地理学会希望通过承认南大洋,将它纳入地球海洋官方名录来提高公众对这片水域独特、脆弱的生态系统的认知和关注,是该组织保护世界海洋生态努力的一部分。对南大洋“名分”的正式认可,也有助于立法、海洋保护和科普教育,为环保组织提供理论支持。
500年历史
大洋没有特别精确的定义,一般就是指大片广袤的海洋水体。美国国家地理学会(NGS)1915年出版的世界地图被认为是第一套现代世界地图,当时地图上显示覆盖地球表面的水体被不同的大陆洲分隔,分别标注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南极洲冰封雪盖,周边海域与三大洋南端水体相连,但地图上没有单独标注也没有名称。
但它其实是有名字的,就叫南大洋(Southern Ocean),命名的人是16世纪早期第一个进入这片水域的西班牙探险家巴斯克·努涅斯·德·巴尔波亚(Vasco Núñez de Balboa)。不过制图师和标准制定机构一直没有接受这个名称,主要原因是人们对这片海域了解很少,没有发现有别于其他大洋的特性、特征。它不同其他大洋的最大特点是水体不以陆地为界,没有大洋脊,而是以自西向东贯穿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南极洋流为界,可这在许多人看来正是不符合大洋资质的证据。
到了1937年,世界海图标准化的权威机构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承认了南大洋这个名称、定义和概念,将它纳入正式文件和标准。此举引起极大反弹,争议激烈,IHO在1953年宣布撤销这项认可决定。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这个没有正式名分的概念一直被科学界沿用,而且使用者越来越多。
1999年,美国地名委员会开始使用南大洋这个未经权威认证的名称。2000年,国际海道测量组织将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南部划为一体,将南极洲海岸以北一直到南纬60度之间的水域定义为南大洋,成为世界五大洋之一。2021年2月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宣布正式承认南大洋,6月8日世界海洋日,国家地理学会宣布正式承认南大洋。自此,全球海域按面积大小排列,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大洋和北冰洋。
独特的生态系统
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南极环极流(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ACC,又译南极绕极流)在全球海洋环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南极环流形成于大约3,400万年前,在南纬35-65区间自西向东环绕南极大陆流转,横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南端,是地球上最长的洋流、也是唯一一支与其他所有洋流都有关联的洋流。洋流中海水温度和含盐量比北侧的海水低,冷暖水交汇处形成南极辐合带,环抱的水域则是地球上唯一不以大陆为界的大洋。洋流水体从海面垂直延伸到海底,携带的水量比任何其他洋流都多,超过地球上所有河流水量总合的150倍。南极环流绕南极大陆流动,一路行来,就像传送带一样在全球范围内散发热量,而洋流中较冷、密度较大的水则会携带溶解的二氧化碳沉入海洋深处。
南极辐合带会随季节而变动,但包含了一个自成体系的水体和独特的生态区域,区域内海水富含养分,为海洋植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反过来又促进了生物多样化和海洋动物物种更丰富。按照国际水文组织2000年的定义,南大洋面积约2千多万平方公里,资源丰富,主要有三大类:海鸟、海豹、鱼虾蟹藻等海洋生物资源;石油天然气、金银铜铁、铅锌锰等200多种矿产资源;淡水资源。
地球上90%的淡水以冰的形式集中在南极,其中西部占20%,其余在东部。但是,由于地球升温,南大洋和南极环流的水也在升温,很可能加速南极冰层的融化,破坏极地生态环境,威胁极地动植物的生存。
“末日冰川”的秘密
南极最大、移动速度最快的两个冰川是思韦茨冰川和松岛冰川。思韦茨冰川(Thwaites Glacier)位于南极大陆西部,厚约4千米,面积超过18万平方公里,略小于英国,有极有“末日冰川”之称。2020年,专业期刊《冰冻圈》(The Cryosphere)发表英美科学家的研究报告,揭秘冰川加速融化的元凶 —— 潜入冰川底部和基岩之间的暖流,水温摄氏2度。这股海底暖流被喻为有数百万年历史的思韦茨冰川的阿基利斯之踵。报告附冰下暖流的逡巡路径。
各种探测数据显示,思韦茨冰川前端底部悬空,海洋暖流由一个巨大的通道进入大陆架和冰川底部之间;暴露在水中的冰面越大,融化就越多,而涌入的暖流水量更大,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冰川底部的这个空隙比以前认为的更深,大约600米,相当于六个足球场首尾相连。如果思韦茨以现在的速度持续融化,则冰架最终崩塌不可避免,地球的海洋和大气循环系统将被严重扭曲,后果极其堪忧。(转载自BBC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