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在5月份开展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时,北部清迈府湄针县当局发现没多少人登记打针。才过了几天,情况逆转,地方官员报告每日接种需求从数百人升至数千人。全靠推出了“打针送牛”抽奖——没错,2021年以内,凡是接种了疫苗的当地居民,每周都有机会获得一头牛的奖励。
像泰国这样的利诱措施并非个例,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提供诱因,吸引群众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美国的利诱措施包罗万有。有些让疫苗接种者参加100万美元奖金抽奖,有些请喝啤酒、吃馅饼,甚至赠送大麻。中国有些地方给打疫苗人士发鸡蛋、购物折扣券和各种商品。塞尔维亚政府上月宣布,凡是接种疫苗,都能获发大约30美元现金;印度让群众自拍接种疫苗照片参加评奖,胜出者奖金约70美元。更近期的有澳大利亚医疗用品管理局(Therapeutic Goods Agency, TGA)授权该国医生、药剂师与工作场所奖励自愿接种疫苗的人。
从宏观免疫规划来看,诸如此类的计划旨在提升疫苗接种率。世界各地卫生单位都希望透过让最多的人接受注射来堵截新冠病毒扩散。即使是在疫苗供应充足的国家,这还是个复杂的任务。英国全国虽然已有超过70%成年人在5月20日前打上了至少一剂疫苗,首都伦敦的接种比率却不到一半。在美国,所有成年人与12岁以上儿童都有资格接种,但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数据显示,全国50个州当中只有13个已经给70%成年居民接种疫苗。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希望能在7月4日达成全国至少70%成年人完成接种的目标。
此前已有研究显示,提供诱因能拉高疫苗接种比率。2015年,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一群研究人员发现,发现金代用券有助提升伦敦年轻女性接种人类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疫苗比例。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2019年一项有关尼日利亚乡郊地区女性接种破伤风(tetanus)疫苗的研究也看到了类似效果。相比之下,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开展背景截然不同。弗拉维奥·托克斯韦德博士(Dr Flavio Toxvaerd)是剑桥大学一位专门研究流行病学的经济学者。他说:“疫苗犹豫问题一直存在,只是从未像近期一样走上台面。”“互联网也许加深了‘反疫苗’运动,且似乎跟别的阴谋论交缠起来。”
居于美国的行为学家米特什·帕特尔医生(Dr Mitesh Patel)相信,单靠提供奖励不是唯一办法。帕特尔医生专门研究助推理论(Nudge Theory,又译轻推理论),倡议透过正面强化措施与间接建议等“助推”手段来影响人的行为与决策。他说那些获提供疫苗但仍未接种的人可被分成两大类:疫苗犹豫派和疫苗冷漠派。帕特尔医生说:“那些属于疫苗冷漠派的人并非反对免疫工作,但他们不会竭尽全力走出去预约接种。”至于疫苗犹豫派,他解释说,这些人因为种种原因而对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却步,财政引诱办法应该用在他们身上。帕特尔医生补充说:“要是我们同时做些工作,比方说解释疫苗是安全的之类,那么这样的诱因能起帮助。这叫双管齐下。”
托克斯韦德博士也警告,单靠奖赏引诱群众接种疫苗,也许反而会加强观望态度。他说:“风险是有些人会想,‘等会儿,要是疫苗真有那么好,为什么他们找东西来跟我换?’”这就是为何美国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经济学教授伊莎贝尔·布罗卡斯(Prof Isabelle Brocas)说,要想游说那些坚决的疫苗犹豫派去打针,强势决策更有机会成功,例如让接种了疫苗的人无须强制戴口罩。
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的医学人类学家本·卡斯坦博士(Dr Ben Kasstan)认为,给已接种疫苗的人特制旅游规则是另一样强而有力的利诱措施。卡斯坦博士说:“我们看到像法国等已经开始让全面接种了疫苗的人无需接受任何新冠病毒检测。”“对于普罗大众来说,能出国公干、旅游探亲是很不错的诱因。”说到底,利诱措施是否奏效,最大的考验还是在于能否拉高疫苗接种比率。但目前为止,“陪审团”似乎还在“退庭商议”,没有裁决。(转载自BBC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