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为“天和”的中国天宫空间站核心舱于4月29日成功发射,北京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迈出最新一步。“天和”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B火箭运载升空,是中国新空间站的一个核心部分,拥有可供三名宇航员生活起居的舱室。天宫空间站是中国自主建设的常驻大型太空站,官方媒体称它将是“国家级太空实验室和太空母港”,并希望它能够在2022年投入运作。按照北京的计划,在明年“天宫号”空间站投入运作之前,将会至少再发射10个类似的空间站模块,而总重量达到66吨的空间站将会在离地球340至450公里的太空轨道运行。
目前,人类在太空中唯一的空间站是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但是中国没有参与其运作。中国的太空探索起步较美国和苏联为晚,在2003年完成第一次载人航天任务,是世界上第三个成功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在太空探索计划上的强国竞争与过去的美苏“太空冷战”有相似之处,是普世的科技雄心与大国之间互不信任混合的产物。太空探索潜在的军事用途亦促使大国投入更多的资金在太空计划上。
中国空间站项目开始于十年前,至目前为止,中国已将两个实验室送入过太空轨道。2011年发射的“天宫一号”和2016年发射的“天宫二号”均是试验性质的空间站,只能允许太空人在其中短时间逗留。而“天和”则是未来长久性空间站的核心舱。中国媒体称,天和核心舱是中国空间站的第一个舱段,明年将会再发射“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两个舱段;此外还将有4次货运飞船和4次载人飞船发射。空间站计划于2022年完成在轨建造,具备实验能力,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
目前的国际空间站(ISS)是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欧洲和日本合作的产物,中国没有被允许参与其运作。国际空间站将于2024年退役,因此天宫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近地轨道上唯一的太空站。中国的目标是在2030年左右成为航天强国,登月计划、火星探索以及太空站的建设均在这个整体计划之内。北京在太空科技方面的雄心在近年也已经越来越呈现于世界眼前:中国在发展太空科技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并在2019年成为第一个将无人探测器送至月球背面的国家。
俄罗斯在最近宣布,将在2025年退出目前的国际空间站计划。此前,俄罗斯还批评美国领导的“月亮女神”(Artemis)探索计划,转而与中国合作。一个月前,中国与俄罗斯宣布,将携手在月球表面建造一个太空站。法新社引述中国太空计划分析专家陈兰(音)表示,中俄太空站是一个重大项目。“这将会是中国最大的国际太空合作计划,所以非常重大,”他说。中国的太空探索计划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执政思想的一部分,中国官方媒体将中国的“航天梦”表述成是民族复兴的重要一步。新华社在周四引述习近平指,中国空间站和实验室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
中国空间站建设的几个里程碑:
2011年,“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在太空中进行对接与轨道试验;同年,“神舟八号”飞船升空并与“天宫一号”对接;
2012年,“神舟九号”飞船搭载三名太空人升空与“天宫一号”对接,并在太空实验室逗留了两周;
2013年,“神舟十号”飞船搭载两男一女三名太空人前往“天宫一号”,三人在实验室逗留15天;
2016年,“天宫一号”停运,“天宫二号”发射;
2017年,中国首架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升空,并与“天宫二号”对接;
2018年,“天宫一号”返回地球;
2019年,“天宫二号”在完成一系列实验后返回地球;
2021年4月,中国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发射升空,同年计划发射货运飞船“天舟二号”,以及载人飞船“神舟十一号”;
2022年,计划发射太空站模块“问天号”和“梦天号”。(转载自BBC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