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20年GDP突破100万亿,增速2.3%

中国国家统计局1月18日公布了2020年经济发展数据,其中国内生产总值101.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率超过9%。去年2.3%的增长率创下新低,但在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中国复苏强劲,预计将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而且增长率超过路透调查预估中值(2.1%),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预测(1.9%)。2020年中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101.6万亿元人民币,这是中国首次超越一百万亿大关。

但经济学家也提醒,中国需警惕复苏不平衡问题,投资和出口表现良好,然而国内消费需求恢复依旧乏力。经济学人智库(EIU)经济学家苏月向BBC中文表示,从GDP数据看来,中国“经济几乎已经正常化”。虽然北方几个省份有疫情出现,可能造成一些波动,但这个势头将继续。分季度看,一季度受疫情影响最严重,GDP同比下降6.8%;二季度开始触底反弹,增长3.2%;三季度增速继续加快,增长3.2%;四季度增速达到6.5%。单就四季度而言,增速已经达到疫情前水平,甚至比2019年四季度增速(6%)还要高。

“出口强劲、基建投资支撑和消费缓慢复苏推动四季度GDP增速达到6.5%,其中出口的强劲增长对于GDP增速超6%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中海晟融经济学家张一表示。出口成为中国经济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中最亮眼的部分。受疫情影响,年初中国出口大幅受挫,随着疫情中心转移到欧美,中国出口低开高走,年末持续维持在高增长区间。

四季度出口数据开始以两位数大幅跳涨–10月出口同比增11.4%,11月同比增长21.1%,12月同比增长18.1%。数据背后的主要原因是,疫情下中国的制造能力不断改善,而欧美等发达地区的产能则在疫情反复下受到限制,供给能力迟迟难以修复。张一认为疫情控制差异导致中国的供给能力要远高于国外,出口产生了明显的替代效应。换言之,中国过去几个月的出口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欧美疫情严重导致的产能缩减,即“替代效应”;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出口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带来的需求增长,即“需求效应”。

苏月也向BBC中文预计,2021年,疫苗推广下全球需求持续恢复,将有利于中国制造业,外贸领域将继续为增长做出重要贡献,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将增长8.7%。对于2021年中国经济,经济学家们多做出乐观预测,但也同时指出几个挑战。首先是消费需求恢复不足的问题。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认为,2021年,中国经济需警惕经济复苏不平衡,在总需求内部,相对于投资和出口,消费整体疲弱乏力,仍未恢复到常态和均值。苏月也提到,个人消费仍是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在目前政府刺激政策下,包括促进农村汽车销售等,消费恢复将保持目前的态势,但在就业情况持续好转之前,消费难以有明显改善。

其次是房地产金融风险,以及背后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王军表示,房地产金融风险持续累积,而对房企融资收紧导致的各种风险问题,是现阶段中国金融风险方面最大的“灰犀牛”。疫情期间,中国也推出宽松的货币政策,抵御经济下行压力。后疫情时代,势必逐步退出宽松货币政策期,出现“钱紧”的状况。苏月认为,中国经济的挑战之一是,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对小公司的影响过大,如果政府处理不当,坏账问题可能会给地方性银行增加压力。(转载自BBC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