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星艾玛·沃特森阐释“自我为伴”

影星艾玛·沃特森(Emma Watson)的“自我为伴”(Self-partnered)听上去像是在表明一种拒绝接受世俗偏见的宣言:我单身,我自豪,我的伴侣就是我自己。她接受《时尚》(Vogue)杂志采访时对自己的单身生活表示“自豪”,不觉得有任何不妥。沃森现在29岁。按中国世俗的说法,属于大龄剩女。跟这期杂志上架差不多的时候,中国的电商和大大小小各种商家都在为“双十一”大促销做最后的准备,而BBC注意到,过去几年里,单身正在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时尚。

“剩女”
沃特森因为在《哈利·波特》系列影片扮演女生”赫敏”一举成名,她还是个“学霸”,以及为女权呼吁奔走的活动人士。她坦言自己曾经不假思索地认为,单身生活跟幸福无缘,人必须有伴侣生活才算圆满,才有可能找到幸福。然而,当年银幕上的清纯少女魔法学校学生奔向30岁心理关卡时,发现心里更多了一些焦虑,压力与日俱增。不就是30而立吗?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后来,沃特森告诉《时尚》杂志,她意识到焦虑的来源是周围大量直奔潜意识的信号 。“你还没成家,还没有丈夫,没有孩子,马上就30岁了,而自己的事业又 不很安定,或者还有一些事没想清楚……令人焦虑的事太多了 。”耳熟吗?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全国单身人口达2.4亿,其中四分之一年龄为23-25岁。中国媒体把单身现象称为“普遍社会问题”,并称相亲成为现在“脱单”的主要方式之一,成为社交常态。《2019Q1单身人群调查报告》显示,38%的单身男女23岁前就开始相亲,而平均相亲5次可以找到意中人。但在社交网站上,基调倾向于“个人选择”,年轻一代不再把结婚生育作为人生必要经历,但社会习俗力量强大,众多单身男女,尤其是大龄青年,难以逃避旁人的冷嘲热讽和亲友的“温柔逼迫”。到了婚嫁年龄而继续单身的男女,尤其是“大龄女”,或被父母亲戚“围攻”劝婚、提亲、谈话,被街坊邻居乡里乡亲戳指议论,或写文章为“大龄剩女”辩护……

总之,当同龄人都谈婚论嫁或成家立业,或成双成对进出,无论同性伴侣还是异性伴侣,而你仍形单影只,中国社交媒体上将这类男性称为“单身狗”,女性则以“剩女”统称。她/他们的心理压力跟沃特森或许大同小异。

有何不妥 ?
然而,世界各地的单身和单亲家庭的数量却是在与日俱增。欧洲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欧盟的单口之家数量首次超过了任何其他类型,每三户就有一户是单身独居家庭。也就是说独居成了欧洲社会最普遍的生活状态,比无子女的两口之家更寻常。

英国统计局(ONS)也发现单口之家与日俱增。1997年到2017年期间,独居人口增加了16%,达到770万,也就是有这么多单口之家;同期总人口只增加了13%。预计到2039年英国单口之家数量将增至1007万。美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7年未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5%。英国市场研究机构 IORMA 发现,2016年全球单口之家数量达到3.3亿,占总数的16%。选择自我为伴的人增加不是这股趋势背后的唯一驱动力,但也是主要因素之一。而这又跟女性社会地位和经济独立程度提高有直接关系。

要不要结婚?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社会心理学家贝拉·德保罗(Bella DePaulo)曾发表过一系列有关单身独居和家庭机构变化的学术专著。她认为越来越多女性把事业和个人财务独立视为生活中最重要的目标,而不是嫁个好丈夫。联合国数据证实了这个判断。1970年,全球15-49岁女性中未婚的比例是31%,2010年升到36%,2030年预计将达到40%。中国社会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前后两、三代人的生活观念相差显著,但进入成年而不婚不育,仍然是世俗眼中的不正常、有问题,也常常是父母亲友的一大心病。

“天道”
有不少地区,无论贫富,“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还是天理王道。非洲有些国家单身家庭比例最低的只有3%。单身独居在许多社会里被作为人生失败或有某种缺陷、问题的同义词,而不是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作为世界级的影星,艾玛·沃特森用“自我为伴”来礼赞单身独居,对许多希望独身但受到各方压力的人来说是一种精神支持,类似榜样的力量。

除了精神支持,高调提出单身独居作为一种日益普遍的社会生活状态,可能推动政府对相关政策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重新评估。独自一人为家,跟四世同堂、父母子女四口之家,以及无子女两口之家,都属于家庭,但对社会公共服务和福利的需求有所不同。对于人口老龄化社会,除了丧偶的孤身老人单口之家,其他单口之家数量增多,必然会影响到人口结构。(转载自BBC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