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冰枝是加拿大第26任总督,她不但打进主流社会,还成为主流社会的领袖人物。她的祖籍是广东台山四九镇玄潭村。曾祖父是村中的木匠。祖父伍耀培听说澳洲有淘金热,想去凑热闹。谁知去到时淘金热已经过去,于是去了新南威尔士的奇尔特恩(Chiltern, New South Wales)另寻机会,在那儿开了一间水果糖果店。他入境时,移民官误把他的培字(Poy)当做姓,他和家人的英文名此后也都以Poy为姓。伍冰枝家中只有她和哥哥伍卫权(Neville Poy)。他在多伦多做医生,太太利德蕙(Vivienne Poy)是上议院议员。
父亲伍英才是一个奇妙的人,没有他,就没有伍冰枝后来的成就。伍英才在澳洲出生,十一岁时,伍冰枝的祖父回乡省亲,不幸病逝。祖母对伍英才说,“你现在要出去工作了!”伍英才就到悉尼唐人街的一间蔬果店打工。晚上睡在地下室里,生活十分艰苦,前途渺茫,晚上常常哭着睡。他发誓这一世不让自己葬送在唐人街。他16岁去了墨尔本,没有进正式学校,但学会了打字和速记。他觉得澳洲的种族歧视太严重,必须离开才有出路。19岁时,他回到故乡,呆了半年,发觉因不懂中文,无法在中国生活。他去了香港,在一家旅馆做夜间前台,不久在加拿大驻香港的商务代表处找到一份文员的工作。他靠着才智和刻苦努力很快就成为成功的年轻商人,做汽车买卖和进口美国照相机的生意。
伍冰枝的妈妈姓林,客家人,家族本来在荷属圭亚那种咖啡和可可,后移居香港。她受传统的中文教育,能说流利的广东话和英语。
伍冰枝于1939年在香港出生,家住跑马地蟠龙道(Broom Rd.), 离马场极近。为什么要住得这么近呢?原来伍冰枝的父亲在澳洲的乡下长大,自小就会骑马。他在香港养马,自任骑师,曾多次胜出,还代朋友骑马出赛。
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进攻香港。伍爸爸去当志愿军,是伍长(lance corporal), 管五个人。他的工作就是翻译电文,开摩托车分发。香港保卫战失败。上司对他说,“我是英国人,日本人会把我送进集中营,但你是中国人,日本人会干脆把你杀了,你快逃跑吧!”他连忙跑了回家,写信给在加拿大商务代表处的几个朋友,但都没有回信。
忽然有一天,日本兵来敲门,说“你们给交换计划接受了,每人限带一行李箱,跟我来。”那时日本和盟国有交换计划。日治区的英国、加拿大侨民,可一对一交换同盟国区的日侨。伍氏一家在赤柱上了日本船“浅间丸”。交换地点在东非葡属莫三鼻给,沿途停西贡、新加坡,皆有英人、加拿大人上船。到了莫三鼻给,改乘瑞典的难民船,经好望角,里约热内卢,再到纽约。加拿大派了两个移民官来问话,原来加拿大驻香港商务代表处虚报伍爸爸是他们的职员,他家因而幸运地得以离开。
那时加拿大的排华法还未废除,华人是不受欢迎的人物,但伍家以“特别个案”而得以定居渥太华。最先他们租赁萨克斯街(Sussex St.)277号。这条街的前段名为萨克斯车道(Sussex Dr.), 实际上是同一条街。1号是总督府。命运对伍冰枝来说,可谓非常奇妙,她3岁时搬入277号,60岁时成为加拿大总督,搬入1号。她用了57年的时间,越过了276个门牌!
他爸爸在加拿大商务部做文员,接着创立了一间出口公司,还在渥太华大学夜校完成了政治硕士学位。伍冰枝的哥哥去麦基大学(McGill University)读医科。她父母要她跟哥哥一样去麦基读医。她个性倔强、自信,要走自己的路,去了多伦多大学的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读文学。完成了硕士后,又到巴黎第一大学莎尔本学院(Sorbonne College)完成了另一文学硕士,再回到多伦多大学修读文学博士。1963年,与多大国际政治教授史提芬 . 克拉克森(Stephen Clarkson)结婚,改用夫姓。她的英文名从此是阿德里安. 克拉克森(Adrienne Clarkson)。
伍冰枝一生共怀过两胎,第一次生女,第二次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孩,但其中一个不幸夭折。孩子的夭折,令两夫妇关系紧张,最终离异。她与作家及政论家素尔(John Ralston Saul) 相恋15年后再次结婚。
当她在多伦多大学修读博士的时候,遇到一旧日女同学,在加拿大广播公司(CBC) 做助理撰稿人。有电视节目要在每次完毕时,加播五分钟的书评,旧同学问她要不要去试镜,她被录用了,并很快成为助理节目主持。从此,在加拿大广播公司工作了差不多30年,从事采访、策划和主持的工作。她所主持的节目很受欢迎,其中最负盛名的要数“克拉克森直播”(Adrienne Clarkson Direct)。在每晚的黄金时间播出25年。她还写了很多小说,导演过电影,积累了超凡的人脉和公众影响力,受到了政界的关注。
1982年,安大略省委任她为驻巴黎代表,她做了六年,回到加拿大后,出任全国第二大出版社McClelland and Stewart总裁。一年半后,又回到加拿大广播公司。联邦政府委派她兼任加拿大文明博物(Canadian Museum of Civilization)和加拿大战争博物馆(Canadian War Museum)的主席。
克里靖总理(Jean Chretien)有意指派一位华裔女性担任总督,以体现政府对多元文化和社会平等的重视。他提名伍冰枝,得到英皇批准。加拿大总督的出身,通常是军人、外交官或民选官员。伍冰枝是第一个并非如此背景出身的总督。加国舆论认为,卓越的才华,独具亲和力的公众形象和超越党派的背景,是她中选的原因。
伍冰枝总督的任期是五年,但延长了一年。她坚毅、自信、乐为人所不敢为。魁北克省萨格奈地区(Saquanay)是独立分子的重地。这儿盛产木材、纸张和铝,都由英裔大公司操纵。各级管理人员都是英裔,都不会说法语。当地工人是法裔人,管理人员要对工人讲话时,必须找个翻译来。当地人对此切齿痛恨,独立意识高涨。伍冰枝才上任,就要到那儿出巡。众人都劝她不要去,她力排众议。当地人没想到讲英语的加拿大竟然来了一位能讲一口流利法语的总督,都十分激动。她到处得到好评。他的讲话到处引起热烈的掌声,形成了一股 “东巡旋风” 。她为联邦政府赢得了一次重大的公关胜利,举国称赞,盛誉有加。
名义上,她是加拿大的三军司令。加国士兵奔赴疆场,英勇捐躯。哪里最困难,哪里最危险,她就到哪里去巡视。她曾到过阿富汗、科索沃,也曾在波斯湾的驱逐舰上度圣诞。通常加拿大的要人到埗,几小时就离开,她却每次都在军营里过夜。退任时,军方为她举行了特别的送别仪式。2007年,他们向英皇提名,批准了她出任柏德斯公主轻步兵团(Princess Patricia’s Light Infantry)上校团长。伍冰枝在任期间代表加拿大进行国际交往,到世界各地访问,迎接来访的各国元首。美国和苏联对加拿大北极的资源向来都想染指。2003年,她带领50个有名的加拿大人访问芬兰、俄国和冰岛,宣扬加拿大的北极主权。
她得到无数的荣衔,包括12个名誉博士。亚省的印第安人称她为“万国祖母”(The Grandmother of Many Nations) 。加拿大牡丹协会特别培植了新品种,称之为“伍冰枝牡丹”。她做了很多有益世道人心和有益国家的事,但有一些反调分子,不但不知感激,反而七嘴八舌、三言两语就把她的努力一笔抹杀。她自言公众人物,要受到很多批评。常有人说她花费太多公款。其实很简单,以前总督出国访问,费用由外交部支付,现由总督府自付。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伍冰枝是伟大的华裔加拿大人。我们要研究她的生平,以她的事迹和成功鼓励年轻人以她为楷模,使华裔社会更出色、更进步、迈向更发达的明天!(文/林达敏,本文取材于伍冰枝自传《心事》英文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