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使穷人更苦

当央行允许利率接近或跌破所谓的“零下限”时,有些人显然成了输家。央行假定,按照货币政策理论,当利率降到更低时,家庭会借入更多的钱。现实情况却是,“在较长时间里维持较低利率”的政策实际上会阻碍经济强劲复苏,因为它会使经济不平等程度加重。

在美国,这种情况尤其突出。许多美国家庭不过是在勉强度日,他们所背负的债务可能永远没有还清之日。低利率只会使那些可能小有积蓄的人,更难从中获得一个不错的回报,让他们在当下具有一点财务弹性、在他日过上安逸的退休生活。

低利率对弱势家庭是无情的,负利率就更是残酷的。下面通过计算一小笔储蓄会有什么结果来说明为什么金融危机之后的货币政策加剧了不平等。假设你每年往一个储蓄账户里存2,000美元,持续20年,以过去5%的年复合利率计息。这样省吃俭用20年后,按名义值计算你的账户里会有69,438美元。按实际值计算(也就是经通胀调整)则是49,598美元,这里假设年通胀率为2%。所以,扣除通胀的影响,4万美元本金能给你挣来9598美元,总回报率为24%。

现在假设你同样在20年里每年存2,000美元,通胀率同样是2%。但假设利率仅为0.5%–从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小额资金的利率充其量就是这个水平。按名义值计算,最终你账户上的钱不是69,438美元,而是42,168美元,按实际值计算就是30,120美元–你损失了近25%。再假设利率是负的,比如说-0.5%,作为一个倒霉的储户,你会损失29%。

在一个超低利率的世界,大多数家庭都无望积累财富,不管他们攒下多少钱。实际上,他们还不如把钱挥霍掉。如果低利率还刺激了经济增长,导致实际工资上涨,那么这种有害结果或许是可以接受的–只是或许。然而,如果把通胀因素考虑在内,美国中产阶层如今的工资水平并不比2001年高。家庭实际收入或许有所增加,但这主要是因为现在许多家庭里负责挣钱养家的人身兼多职并打零工。三分之一美国人希望他们的工作比他们实际从事的多。老天才知道另外三分之二的美国人有多努力工作才能维持生计,但我们知道,大多数美国人背负的债务远超过他们拥有的耐用资产。利率略微下降可能会使他们的债务负担稍显轻松,但大量债务的存在本身就是经济出现严重问题的表现,利率略微下降只会使这个问题加重。

美联储在金融危机后实行的非常规政策,与其他许多央行的政策一样,都是基于一个非常传统的假设:如果说低利率会刺激经济增长,那么超低利率、乃至负利率就会更迅速、更强有力地推动经济增长。但是,这套传统理论是在二战后那些年里形成的,当时美国拥有欣欣向荣的中产阶层,当利率下降时,他们有能力借贷,把借来的钱用于购买耐用品,从长期来看这有利于促进平等。换句话说,当时美国人在财务上还比较安全,能够对降息作出回应:借入更多债务,用来买车甚至买房,从而推动需求、就业和共同繁荣。

如今,中产阶层已经空心化,低技能的劳动者比以前多得多,他们无力搬迁到有可能找到新工作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利用低利率来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美联储认为,通过最近这次降息,它已经为自己上了某种“保险”。从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总统在Twitter上的反应来看,这份保险并不能防范政治风险。它也防范不了市场波动–在美联储降息后,市场波动加大,原因之一是人们对美联储的政策更加疑虑重重,对债券市场风险上升更加感到不安。同样,它也不能防范另一场金融危机–人们常说的美联储工具箱现在变得更空了。

最后,美联储主席杰伊•鲍威尔(Jay Powell)的这份保险当然也无法防范不平等加剧以及相关的宏观经济、金融和政治风险。相反,美联储采取降息之举不过是在打赌在某个时候,它能以某种方式找到使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最佳对策,或者想出别的好办法。时间并没有站在它这一边。(转载自FT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