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婚内出轨?

美国副总统麦克·彭斯(Mike Pence)拒绝同妻子之外的异性单独共餐。这是出于他对妻子凯伦(Karen)的尊重,也是出于他强烈的宗教信仰。有评论家称,此举是男人无法自控的应对之术,但也有人批评说这是屈尊就卑的姿态,是性别歧视和对他人的侮辱。(支持者并不在少数:有一项研究发现,有5.7%的受访者认为,买食物给异性无异于不忠。)

无论我们怎么解读彭斯的行为,至少他和妻子对如何与异性相处是确定了清晰的边界。在异性恋伴侣之中,这种模式是比较值得一提的。到底怎么样算不忠,很多人都没有明确的定义,他们也大大低估了伴侣背叛的概率(尽管有时,自己也并不够忠诚)。他们也不知道的,如果伴侣不忠应该如何回应(很多人的反应都出乎意料)。我们知道,不忠现象并不在少数。一旦发现伴侣不忠,会让人心碎、又无人可以倾诉,因此许多心理学家建议,人们需要以更公开的方式谈论不忠现象。

有多少人曾对伴侣不忠,这是很难统计的。尤其是因为研究人员的数据来源,仅为那些坦白承认自己对伴侣不忠的人。因此,预估的数据会有较大的偏差,通常会受数据收集方式的影响。最高估计值显示,有75%的男性和68%的女性承认曾经出轨(虽然,2017年的最新数据显示,男女出轨概率已经趋同)。按其中一份已公布的最低估计数据,有14%的人曾经出轨,但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尽管如此,相信伴侣曾出轨过、或者有出轨心思的,只有5%。这也就是说,出轨数据中最保守的数字都已经数倍于此数了。大概我们太过相信自己另一半的忠诚了。

卡尔加里大学的布恩(Susan Boon)说:“我们中通常乐观的人觉得,好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坏事会绕开自己走。我们对伴侣忠诚度之信任,也正是源于此。另外,一段恋爱关系中,最好还是对另一半抱有信任。因为时刻监视对方的一举一动,是十分畸形的。”还有一个问题:不同的人,对于出轨的定义是不同的。研究人员会先行定义什么叫出轨,然而每个人对出轨的解读都有所不同,因此受访者也可能会不认同研究人员的定义。伯恩表示:“人们会高估他人对出轨的容忍度以及他人出轨的可能性。出轨是电影和歌曲中经常出现的题材,但我不知道为什么现实中鲜有人谈及。我想有一点原因是,不同人有不同的出轨标准。人们会认为,自己眼中的不忠行为在别人看来也是如此,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这也默认了出轨的可能性,只是人们愿意相信你不是那种人而已。”

如何界定出轨?有70%的人从未与伴侣讨论过这个话题。比如说,下载了交友软件就算不忠吗?Tinder(陌生人交友软件)用户中,出于恋爱关系的占到了18-25%。又或许和Tinder网友线下约会应该算是出轨。已经有男女朋友的Tinder用户约炮的概率更高,这也不足为奇了。被问及是否怀疑过对方出轨时,受访者可以自行界定“出轨”的范畴。5%这一数据也就因此更让人吃惊了。有的人认为只有发生了性关系才算真正出轨,但也有人觉得调情就是出轨。即使我们能自行界定出轨的标准,却还是会盲目自信,觉得绿云不会罩在自己头上。

最难定义的是仅止于感情上的不忠。职场上很容易出现感情出轨,因为同事间职能互相重合、个人利益交织,容易产生亲密关系。於是这就给了单纯的友谊升级为暧昧关系的机会。有研究人员曾对女性进行过调查,询问了她们对于办公室恋情的看法。受访者年龄在30至40岁之间,且都不是单身。研究人员询问了她们经历过多少次界限模糊的时刻。有一位受访者表示:“工作的时候我是很期待看到他的,我不能说谎。这种感觉就像是回到了学生时代,对别人产生了好感,一看见那个人就会‘噢!’地一下,整个人都激动了起来。”受访者们普遍表示,肢体的亲密接触并非是引发精神出轨的必要条件。在一个人面前守口如瓶,却对另一个人知无不言,甚至想到那个人时会忘了自己的伴侣,这就足够是精神出轨了。鉴于上班的工作时间很长,与同事容易产生亲密关系,所以职场中常发生外遇出轨这类事情也就不难理解了。

有受访者提到了“情感保卫”的概念:即预先制定基本的规则,界定恋人或伴侣夫妻间合理与不合理行为的范畴。他们还说,保持健康的爱情关系,其中相信另一半尤为重要。另一名受访者说:“比如在健身房,就肯定会(与我帮助健身的人)有肢体接触。但这只是因为我要显示正确的锻炼方法。因此,双方之间必须要…提前说好,哪怕是‘我选择相信你,你一定会恪守本分不过线’。”朋友的态度也会影响伴侣自身对于不忠的看法。若某人的朋友圈偷情者多,那么这个人过去对伴侣不忠的可能性就会比较高,未来此人还会再犯的概率也会较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选择的朋友圈,是忠实于感情还是常在外偷腥,都与我们自己是否忠诚相近。

很显然,多数单配偶关系的伴侣会在道德上不认同偷情。那么,对于一个曾经出过轨、偷过情的人而言,承认自己不忠是否是最好的忏悔呢? 研究人员提出这一问题后,很多人的回答都是肯定的。超过90%的受访者表示,如果伴侣曾背叛过自己他们希望知道真相。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人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道德审判,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想要展现自己忠贞、纯洁的形象。表现忠诚远比照顾情绪来得重要。如果说,最重要的不要伤害到伴侣,那么最为道德的做法不该是坦白行径,而是把劈腿之事牢牢捂住,不让对方发现。至于现实生活中到底何为最好的做法,那又另当别论。在美国,伴侣不忠在离婚诸多缘由中居于首位。

承认自己出轨一定会对伴侣造成伤害,但伴侣的反应则各有不同,下面是一些例子。阿拉巴马大学的托尔托列洛(Greg Tortoriello)曾调查过认知功能受损对人的影响;研究的重点对象,是由于个性而无法面对失败的一类人。其中之一就是自恋者。自恋者极度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时刻在意如何表现自己。托尔托列洛说:“我们对两种自恋者进行了评估:一是夸张自恋者,还有一种是脆弱自恋者。夸张自恋者有一种夸大的自我价值感,因此自尊心很强;而脆弱自恋者很敏感,很在意他人的评价,通常自尊心较低。对这两类自恋者,哪怕是轻微的威胁都有可能刺激他们作出攻击性回应。”

在托尔托列洛的一项研究中,他让参与者想象其伴侣的各种形式的不忠行为。有些人的想象是基于过往的感情经验;有的想像伴侣和电话那头的人畅聊到深夜,只回别人信息而不回自己的信息。有的想象则涉及了性爱。托尔托列洛说:“如有感情出轨的威胁,夸张自恋者会强势反应,力图控制二人的感情关系。这类人往往会通过言语威胁、肢体威胁、监视等方式来控制对方,不过要记住,这仅仅是在假定的场景之中他们想象的反应。那时我们没有发现,不忠的威胁会引起人们更加负面的情绪。”

历经伴侣感情出轨的脆弱自恋者,会长时间心情忧郁,并会有更多的负面情绪。他们会将伴侣的不忠归因于自身问题。临床上,诊断病理学自恋是比较二元的,此人要么是自恋者,要么就不是。包括托尔托列洛在内的大多数行为心理学家认为,自恋更像是一杆游标卡尺,所有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自恋的特征。这项研究中,自恋特征高于平均值的受访者正是托尔托列洛的重点研究对象,但这些人也不是说已经达到了病理性自恋的程度。他说:“如果有人和自恋者相爱,却又和他人发生性关系,那么自恋者很有可能要诉诸控制权,会以极具破坏性的行为来表达。但如果是感情出轨,事情会变得更加复杂。脆弱自恋者可能不会与伴侣沟通,他们不会将情感关系中的担忧和焦虑同他人诉说。如果要我出主意,我会建议要找到办法养成沟通的习惯。对一方独自承受负面情绪的情感关系,沟通尤其重要。”

如果出轨只是个别事件,那么只要一方道歉,我们认为是很容易被原谅的。然而,托尔托列洛和伯恩表示,假设情景和人们的真实反应是截然不同的。伯恩表示:“假设情景中,大家都认为自己会因遭到背叛而选择结束这段关系。但现实并非如此。有人会离婚,也有人会继续走下去。”托尔托列洛打算着手收集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同时也对出轨伴侣中,双方如何看待的方式十分感兴趣。比如伴侣是否会过分放大对方的不忠行为?或其他人眼中的调情,在伴侣眼里是否已是感情不忠?我们还有一件事情要考虑在内。虽然人一生对伴侣不忠的几率很高,很多人在某些时候都会出现不忠的情况,但是计算一个人在特定某一年的出轨几率,这个数字或许就会小上很多。那么,当下谈论出轨也就没那么迫切了。(转载自BBC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