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风云牵动国际油价,影响世界经济走向。经济制裁作用有限,美军对伊朗兵锋已剑在弦上。但特朗普为何在动武问题上犹豫?其他利益相关大国又此时此刻如何布局?国际战略家基辛格多年前说出的一句名言,至今仍是观察国际关系的一条线索:谁掌握了能源,谁就掌握了全球各个大陆。与此同时,他指出:谁掌握了粮食,谁就掌握了人民;谁掌握了金钱,谁就掌握了全世界。
美元之所以是世界储备货币,主要原因之一是它在二战结束以来的全球石油贸易中占主导地位。石油美元体系确保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老大地位。历史上,挑战到石油美元体系的国家,往往就会引发美国的兵戎相见。有一些国际战略分析家曾经指出,中东地区过去几十年风云变幻说明了这一规律。原英国《独立报》经济记者菲斯克(Robert Fisk)曾在2009年10月的一篇文章中论证分析指出,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之所以最终招致美军打击和颠覆,虽然他悍然入侵科威特、公然抢夺石油是导火索,但是背后的深层原因是萨达姆参与挑战石油美元体系,试图建立以欧元为定价系统的”阴谋”。当然,这种理论也遭到很多评论人士的批驳,认为没有实据,也”不符合经济学基本原理”。在萨达姆政权被打垮后,伊拉克没有恢复国家正常秩序,反而让伊拉克当年的老对手、反美的伊朗崛起。中东局势演变进入新阶段。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目前的净进口国,石油美元和石油价格无疑给美国的经济带来复杂的影响。美国经济长期以来,都依赖石油和美元两大支柱,通过超强大军事力量,将全球将近70%的石油资源及主要石油运输通道,置于其直接影响和控制之下。2016年特朗普政府上台之际,正值世界能源和经济转型之时。世界原油价格已从几年前的约140美元一桶一度下滑到近30美元一桶。专家们说,还有继续下滑的空间。在这个背景下,特朗普提出中东新战略,一大特点是全盘否定了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时期面对伊朗的接触与接纳政策,转为联合盟友全面打压与遏制伊朗。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对美国来说,本身有巨量原油储备和资源,特别是随着页岩油开采,有分析认为2016年已成为世界石油储量最大国。封杀伊朗石油,可以刺激美国石油工业发展,并迫使石油进口国购买价格更高的美国原油。美国还试图说服中东地区盟友建立有着阿拉伯版北约之称的中东战略联盟,削弱伊朗在中东地区影响力。但近年以来的美国中东政策令很多批评人士质疑。伊拉克战争消灭了萨达姆政权后,伊拉克在中东的长期夙敌伊朗崛起,其支持的什叶派武装进而控制了伊拉克大片国土。这也是为何在2019年美伊对峙之际,美国首先撤出在伊拉克的非必要外交人员。随着中东霍尔木兹海峡战云密布,本来在国际禁运下仍然价格疲软的石油两度跳跃上升,世界石油市场波动震荡,开始对全球经济走向产生影响。
在2019年美国停止对包括中国、日本在内的伊朗原油主要进口方的制裁豁免、截断伊朗财政收入来源之际,美军向中东海域部署林肯号航母打击群,并从伊拉克全面撤出非必需的外交人员。而随后,海湾在一个月内又连接发生多国运输石油的油轮遭到攻击起火爆炸的事件。美国咬定是伊朗发动水雷攻击。但有关证据和这一结论却受到包括美国盟友日本和欧盟在内的普遍质疑。
随后发生了美军一架无人机被击落事件:美军声称无人机在国际空域,而伊朗称已经进入伊朗领空,所以才击落。到底无人机飞到什么地方?对于美国对伊朗开战的可能性,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美国需要震慑伊朗不得企图重新开发核武,向德雷兰发出明确的信息:不论是伊朗还是其在海湾支持的什叶派小兄弟,如果胆敢对美国目标发动攻击,将遭到彻底严厉的军事回应。另一种说法则将目前海湾危机归咎于华盛顿自己:特朗普政府内的鹰派人物,包括国家安全事务顾问伯尔顿、国务卿蓬培奥等认为,经济制裁不起作用,需要借机武力推翻德黑兰政权。
不论这两种说法谁对谁错,伊朗方面也扬言要恢复其核计划。美军已经箭在弦上,因此曝出特朗普在最后一刻否决美军打击伊朗的计划。但为何特朗普又犹疑不决呢?美国对伊朗从经济制裁到军事施压,国际油价震荡和上升,一些其它能源大国会不会只是嘴上反对,但石油美元的利益使其乐见其成?因为,美军一旦对伊朗动武,伊朗如何报复无法预料,关键的是,战火对世界能源供应乃至各国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和冲击?国际经济秩序是否能否维持继续?世界大国不得不斟酌其得失。
作为拥有世界第7大石油储藏量的俄国,石油天然气出口是俄国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之一。俄罗斯是世界上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以外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一项估计认为其石油出口超过了每天510万桶,仅次于沙特。因此,仅从石油经济角度,对于中东和波斯湾地区的油价动荡上扬,俄国乐见其成:这不仅代表着国际油价波动及俄国财政增长,其中东话语权进一步增加。这就是为何就伊朗核计划联合国安理会过去针对伊朗的经济制裁的系列决议当中,俄国也给其中一些投了赞成票。
俄国会乘机收割伊朗的羊毛,不论是伊朗有求于俄国的石油或核设施建设,还是伊朗最大外国供应方俄国武器的出售。有媒体报道,2019年年中,当美伊关系紧张之际,有俄国巨轮前往伊朗运送了大批俄制武器。俄方回应外界质疑称,有关武器都是符合联合国禁运范围的自卫性武器。当美国封锁伊朗石油出口,中国转而依赖俄罗斯和沙特进口石油之际,俄国财政部突然宣布提高其石油出口关税,坐收更多石油美元,收割石油进口国的羊毛。但如果美国在没有包括俄国在内的联合国安理会同意对伊朗动武的话,这将影响到俄国在中东的平衡政策,势必又会受到俄国反对。
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石油进口国,每天都会从海外进口大量石油,且石油进口量过去几十年不断创下新高。在美军控制的中东-印度洋地区国际航道上,过去无数艘运油船经过这里往中国输送石油,被美国政府批为搭便车。中东地区的动荡提高国际油价,美国的禁运阻断伊朗对原来的大客户中国的出口,加上俄国等产油出口国坐地提价,都会加重中国的经济负担。
在中美贸易战进一步升级的情况下,有报道称,虽然美国宣布对伊朗石油出口禁令,但船舶跟踪数据表明,一些中国买家仍在从伊朗购买液化石油气。而这样做的似乎并不止中国一家,伊朗石油的大客户印度也在继续进口伊朗石油。中国又奉行外国武力不应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势必会反对美军没有联合国授权在海湾动用武力解决争议。然而,中国同时也并不支持伊朗开发核武器,打破中东地区的平衡和相对稳定局势。
作为严重依赖中东石油供应的欧盟与日本,也不希望中东地区发生严重战乱,打乱其经济发展进程。因此,2019年正值波斯湾出现危机之际,日本首相安倍访问伊朗,调停危机。对欧盟来说,一旦发生重大战乱,还面临着无数的中东难民涌入欧洲的危险局面。欧盟也在顶住伊朗的压力,劝诫其不得走上开发核武的不归路。仍为欧盟成员但准备脱离欧盟的英国,表示支持美国指责伊朗疑似使用水雷攻击油轮的证据,也是欧盟方面告诫伊朗不得越过红线的一个警告。同时,在另一方面,欧洲各国政府顶住美国压力,外交斡旋维持中东地区稳定。欧盟为了说服伊朗重新回到核协议轨道上,在美国的制裁下,还建立了与伊朗进行贸易的特殊机制。
在美伊军事对峙的情况下,不论有心还是无意,擦枪走火导致大战的可能性很大,无人机事件和美军准备动武被特朗普拦住的消息说明了这点。这对需要稳定能源供应的欧盟诸国来说,战乱不是好消息。(转载自BBC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