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有无核心利益并寻求共赢?

自2018年2月以来,中美贸易谈判唇枪舌剑、软硬兼施,“边打边谈”、“喊打重谈”。在终局收官时渐入佳境,掀起高潮,牢牢聚焦全球视线,搞得资本市场心惊肉跳。

中美在大阪签署协议乐观
郎平、刘国梁无论是做运动员还是做教练员,都是世界顶尖,笔者钦佩不已。这两位国际体坛“大咖”的“阅读比赛”能力首屈一指,也分别教导年轻的弟子具备这种能力,当然,这需要知识储备、艰苦训练、悟性阅历。“阅读”和分析这几天中美贸易战的关键信息,不难判断:在大阪G20峰会期间签署协议可乐观,但对未来六年中美关系需悲观。

第一,中方报复克制且有诚意。5月13日晚,尽管特朗普事先警告,对他新征关税不要报复,否则“变得更糟”,但中方依然按照诺言宣布报复清单。中方认为这涉及主权和尊严,必须报复,没有任何二话;宣布时间也是精心挑选,在美方预定对3,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清单之前。同时中国多个中央级官媒的批美调门明显升高,不过只是立场和姿态的堆积,没有多少新信息和新观点,也许需要,但不重要。

分析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两个公告的文本,隐含的三个信息更权威,更有趣。其一,执行时间非常克制,并不对等。从6月1日0时起执行,比美国晚了21天,此前报复是美国生效时间1分钟后。其二,执行力度非常克制,也不对等。依然分四档,没有全部25%,总额不到2,000亿美元。其三,公告《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工作试行办法》,固然是对严重利益受损相关方的救济,更是正告美方:中方决心打持久战。

第二,双方均未关闭谈判大门。第11轮磋商无果而终,因为双方都不可能急转弯,大让步,签“城下之盟”。刘鹤在磋商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坚称,此轮谈判没有破裂,现在只是“黎明前的黑暗”,这个“黎明”的定调份量极重。5月11日,白宫首席经济顾问库德洛接受Fox电视台采访时确认以下关键信息:一、中方邀请莱特希泽、姆努钦访华(按:进行第12轮磋商),美方未拒绝这一邀请;二、第12轮磋商时间待定(按:需先通过视频会议、多轮副部级磨合,首席代表再面谈);三、中美元首预计在大阪G20峰会期间商谈贸易问题。

双方都有些累,都不想打。就中方而言,花万亿美元量级的采购承诺,换来一年半太平时间;就美方而言,也想入袋为安,一口咬不死中国,狠咬一口是一口,今后慢慢咬,也可以养肥了再咬。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主动权始终掌握在美方手中。特朗普谋求连任是目前急所,等连任后再迅速找茬另辟战场。两军交战需要调兵遣将、制造战机、狠招见血。天天亢奋打打杀杀,铁打的身体也受不了,那是地痞斗殴。

第三,特朗普急于达成协议。幸亏他是生意人、“政治素人”,擅长算钱,见利忘义,极度自恋虚荣,沉不住气。5月6日,他宣布加征关税的推特上抱怨“进展缓慢”;11日,又推文警告中国不要拖延谈判,“若中国等到我的第二任期才完成中美贸易谈判,协议将对中方更加不利”。固然是向中方极限施压,更是暗示中方尽快结束谈判,巩固已有战果的急切心态昭然若揭。

当地时间5月13日,美国公布第四轮3,000亿美元征税清单,此后公共咨询约四周,召开听证会、最后回复意见期一周,特朗普还可视情况决定执行或延长。换而言之,是否实施还早、还有变数,特朗普只是变相给中国下最后通牒:要么一个月内达成协议,要么贸易战升级。同日,特朗普在接待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时,狡猾地抛出多个“胡萝卜”,声称与中方元首“有非常良好的关系”、即将在大阪举行的美中峰会“非常有成效”,感觉中美贸易谈判“会是非常成功的”。这意味着即使双方谈不拢,也不会恶化到失控,两国元首亲自掌握刹车装置,全球资本市场不应紧张过度、反应过度。

中方核心关切问题并非死结
当地时间5月10日,刘鹤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中方三个核心关切问题,实质披露了目前谈判“卡壳”的难点:一是“取消全部加征关税”;二是“贸易采购数字要符合实际”;三是“改善文本平衡性”。

第一个问题,要求正当合理,涉及中国主权和尊严。没有任何让步余地,美方必须尊重,否则贸易战一打到底。即:如果达成协议,双方加征的关税或全部取消或对等保留;绝不接受中方取消关税、美国保留关税;绝不接受美方加征关税、中方无权报复。

美国对此让步不难,今后数十年美国依然是“老大”,用关税之外的手段折腾中国的办法多了去。有学者称稀土、美债、中国市场是中国打赢贸易战的三张“王牌”(两小一大),作为国内宣传打气可以,但可操作性极小,美国可以轻松找出30张类似“王牌”报复,而且不止于贸易领域,一个台湾问题就会找出N张“王牌”,折腾中国很苦。中国不应授人以柄,引火烧身,把战线拉长,把问题复杂化。

第二个问题,刘鹤证实在阿根廷G20峰会上,中美元首“已对贸易采购数字形成共识,不应随意改变”,但没有说出具体数额。据2月22日美国CNBC引述知情人士称,中国在第七轮磋商时,“同意向美国购买1.2万亿美元产品”。

极可能是中方为顺利达成协议,采购额报价太快太高。美国尝到甜头后,出尔反尔,视为肥羊可欺,又漫天加价,企图狠宰一刀,远超中方承受范围。有两个折衷办法可解决:其一,约定的采购总额适当增加1,000亿-2,000亿美元,中方多买些高端芯片,5G产业全面铺开用得上;或者其二,拉长采购时间,降低年均采购额。例如再加2-3年,甚至可确定今后6年(假设特朗普连任)向美采购商品金额。

第三个问题,也是涉及中国主权和尊严,不能让中国民众感觉又签一个丧权辱国的中美《望厦条约》。有两个通融的办法:其一,增加中方权利,增加美方义务和责任,在措辞上、形式上平衡;或其二,删除对中方的单向、强制性要求,参照中国加入WTO与美方谈判的先例,公布的正式协议不可有秘密条款,另签秘密的备忘录,汇集双方不便公开的内容和承诺。例如修改法律可表述为:“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方为进一步推动自由贸易,自愿在2020年前按照法定程序,提请立法机构修订相关法律。”

美国终于觉醒,中国既荣幸也庆幸
2018年11月,基辛格访华时留下真言:“中美关系再也回不到过去了,要重新定位。”的确如此,肯定回不去,也不应回去。“老二”的庞然体量和迅猛发展,怎么隐蔽也挡不住,不可能闷声发大财,如今韬不了光、也养不了晦,必须正面过招,硬碰硬拼实力、智力和耐力。美国终于觉醒觉悟,锁定主要对手并围攻堵截,中国应该既荣幸也庆幸。

所谓荣幸,是指中国有实力、至少有潜力与美国平起平坐,一般国家不配美国如此大动作。即使俄罗斯也只是残存的强权,一流军事外壳包装出一个卖能源的二流大国,综合国力和影响力已被美中越甩越远。35岁的金正恩如未强行非法拥核,必然被美中“捏面团”,终身受摆布。因为有核武器和过人的权谋,他才有资格、有机会在八个月内与美国总统举行两次峰会,第三次峰会的大门也敞开着。但实力差距太大,玩不转美国,河内峰会不欢而散即为明证。

所谓庆幸,是指美国发力晚了、发力歪了,已错失良机。特朗普多次吐槽,“我不怪中国人,我怪我们前任的领导人”,是他难得有水准的真话。小布什当年就想挽起袖子和中国大干一场,9•11恐怖袭击来临,美国严重战略误判,将恐怖主义列为美国首敌,送给中国宝贵的十年战略机遇期。

2001年中国加入WTO,是江泽民、朱镕基时代最漂亮的政绩,没有之一。中国外汇储备从2000年1,655亿美元,飙升至2019年4月末的30,950亿美元。这是勤劳的中国人干出来的,出乎美国意料。特朗普用这说事,反复称中国从美国拿了5,000亿美元很多年–“因为我们的钱中国才得以重建,没有我们的钱他们做不到”。

当然,中国国运的确不错。如果早在2001年,美国就如此强硬挤压,中国是否更难受?如果希拉里任总统,用“巧实力”联合所有盟国挤压,中国是否更难受?如果特朗普把一手好牌同时抛出,例如占据道义制高点同时打人权、民主牌,中国是否更难受?如果极右翼“教父”班农还任白宫首席战略顾问,中国是否更难受?普京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遭受美欧严厉制裁至今,又送给中国三年宝贵的战略机遇期,如果他不干20年,早交班给亲美的梅德韦杰夫做总统,中国是否更难受?

5月8日,美国众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以“巧竞争,40年后,美国对中国战略”为题举行听证会。中国没有类似机构和机制,公开充分地辩论中美关系,从而逐渐形成共识和行动。部分中国智库及其研究人员,只是热衷于揣摩、迎合、阐释、论证中共中央既有决定的英明与正确,忘记了陈寅恪终身践行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启示。美国政界、学界、商界已对中国威胁总动员,中国学界需要更深入思考未来三五十年的中美关系和世界格局。拙作抛砖引玉,尝试摸索基辛格的“重新定位”问题。

定位中美核心利益并寻求交集
经济学中有个著名的“经济人”假设,理性追逐物质利益最大化。亚里士多德提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可引申国家首脑的“政治人”三个假设:其一,元首追逐权力最大化、成就最大化;其二,元首和/或决策团队足够理性精明(会有平庸贪腐的元首,如韩国、巴西,但其决策团队不差);其三,利益权重多元且需取舍(如国家主权尊严高于经济利益,核心利益高于外围利益,长期与短期利益、全局与局部利益平衡等)。

无论你服不服气、愿不愿意,美国元首及政治精英的首要目标、核心利益是:美国永远是“老大”,实力第一、地位第一。中国元首及政治精英的首要目标、核心利益是:中共必须长期执政、中华民族必须复兴(后者为前者提供合法性和合理性)。

至于中共如何加强和改善执政,那是另外一个可以反复讨论的话题。回顾中共历史,短短28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打下江山,证明其生存能力、适应能力极强。只要中共执政,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必搞传统社会主义。中共两次生死存亡之际,曾成功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政治和军事理论、经济理论进行重大修正,第一次是毛泽东倡导“农村包围城市”,第二次是邓小平倡导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未来是否有第三次重大修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否倒逼中共实现革命党向执政党完全转型,是否开启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时间和动力。看待这个问题不妨耐心一点,要相信未来,相信长江后浪推前浪。

6月28-29日大阪G20峰会期间,中美需力争签署贸易协议,但对双方而言,1万亿美元不是多大的事,不到一年GDP。不妨在元首一对一秘密会谈时,探讨未来30-45年中美关系和世界格局,争取早日达成框架共识。中方可单独、直接向特朗普亮明底牌,传递五个关键信息:

一、美国永远是“老大”,中国尊重美国的“老大”地位和主导制定的国际规则,没有野心和能力取代。
二、中国目标做“老二”,30-45年后G2(即“美中国”)共治全球,实现稳定的“双霸权”100年或更长时间。
三、为实现上述目标,美中联手压制、排除任何第三国进入第一集团;如有第三国冲得出美中夹击,不是侥幸,则配拿这张“入门券”。
四、无论战略较量的结局如何,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美之间不能发生热战、核战。
五、美国总统大选是美国内政。但作为不打不相识的老朋友,中国乐见特朗普连任。

具体而言,中方承认美中已进入修昔底德陷阱,愿意表明诚意,在未来30-45年承受守成大国的种种测试,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0-15年:美方战略进攻,七分攻三分合。尽管施展各种手段考验,中国抗不住,怪自己没本事,活该被淘汰;中国不挑明,美国也会并已经这样干。
第二阶段10-15年:美中战略相持,五分攻五分合。中国积极参与制定和完善国际规则,贡献更多国际公共产品。
第三阶段10-15年:美中战略融合,三分攻七分合。如果在美国重压20-30年后,中国不仅没垮,依然强劲增长,那么中国有资格参与领导世界。

美国继续做世界警察,中国没有实力和意愿做“老大”。“老大”也是双刃剑,以美国的国力如今支撑都吃力,到处驻军,形成巨大财政包袱。中国不妨做“世界辅警”。之所以不设定30年,是中方不要一厢情愿地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设定目标和节奏。

中美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结盟抗日并取得胜利;在朝鲜战场上转变为你死我活的敌人;又因反苏的共同战略利益,抛弃巨大分歧,以“小球”推动“大球”,相互取暖。今后10-15年,中美全面竞争,关系好不了,这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必需代价和必要考验。即使如此,中美仍有很多合作空间,例如核不扩散、反恐怖主义、人道主义、气候变化等国际和平、安全与发展的议题。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还有半黑半白、不黑不白、时黑时白;不是非友即敌,也有半友半敌、亦友亦敌、时友时敌。中国不是自虐狂,不会求别人来折腾自己;中国也不是偏执狂,既然美国来反复折腾,不妨换位思考,争取利益最大的公约数,不要到处主动树敌,把事做绝,导致路越走越窄。

外交谈判是妥协的艺术,更需高超的谋略。只有先构建人类利益共同体,才有可能出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有先达成大国共识,才有可能出现世界共识。1945年2月,美苏英三大国举行雅尔塔峰会,决定了战后70余年的世界新秩序。是时候举行中美峰会,讨论并决定未来100年的世界新秩序了。这最快可以发生在大阪G20峰会期间。(转载自FT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