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时间5月10日中午,在持续两小时的会谈后,中国副总理刘鹤带领的谈判团队步出美国贸易代表署。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随即宣布,本轮谈判结束,并指会谈“富有建设性”。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中美还将继续谈下去。这意味着中美第十一轮贸易谈判中,两国未达成任何公开协议。唯一的进展是贸易战在10日凌晨悄然升级,美国对价值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0%攀升至25%。
新增关税犹如悬在谈判桌上的乌云,宣告中美贸易战正式进入“边打边谈”的阶段。中国警告将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但并未宣布具体的内容。刘鹤表示,中国将对美方的措施做出反应。刘鹤在启程回国前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双方进行了坦诚和建设性的交流,认为双方需要保持这种继续磋商的良好势头,尽管暂时有一些阻力和干扰。他强调,中方不会在原则问题上让步,并称中方坚决反对贸易战,但是已经做好了全面应对的准备。他表示,并不认为谈判已破裂,恰恰相反,他认为是两国在谈判之中发生的一些小曲折,不可避免,中方对磋商未来审慎乐观。刘鹤说,中美双方已同意未来在北京再见面,继续推动双方的磋商。
中美关系观察家利明璋(Bill Bishop)估计,北京会瞄准有政治敏感性的美国行业。在2018年中期选举前,中国对哈雷摩托车、威士忌酒、红莓、大豆与猪肉等美国产品施以关税。无独有偶,这些产品主要生产地位于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Mitch McConnell)与当时众议院议长莱恩(Paul Ryan)的选区。利明璋预期,中国的关税大棒这回会击向美国关键摇摆州的产品。
5月9日双方会谈前,刘鹤在向记者表示:“我是带着诚意而来,希望在当前特殊形势下,理性、坦诚地与美方交换意见。”中国副总理刘鹤在会谈前说,他此程“顶着压力“、”带着诚意”来。美国总统特朗普则在10日上午连发7则关于对华关税的推文,指双方会谈在友好气氛中进行,“不急着与中国达成协议”。他还称,中国承担绝大部分关税的代价,关税会为美国带来“更多财富”。
观察人士认为,在全球供应链错综复杂的当今,美国对华关税上调将带来多层次的广泛影响,进口中国商品的美国企业成本提高,代价最终由美国消费者承担;由于价格上升,中国出口商的销售额将受到打击;美国进口商将眼光转向东南亚,越南等国家有望受惠。美国服装鞋类协会(American Apparel & Footwear Association)总裁海芬斌(Rick Helfenbein)对BBC中文表示,特朗普政府的“灰姑娘关税”(指关税在零时生效)让美国服装鞋类行业雪上加霜。“零售价格会上升,销售量会下降,工作职位会流失。对于一个强调就业的政府来说,这是一个荒腔走板的‘灰姑娘童话’。”
去年美国多次增加对中国货物征收关税,中方也多次增加美国进口货的关税作为回应。经济学人智库(EIU)中国经济分析师王丹认为,美国这次增加关税后,中国短期内可能会相应增加美国进口货物的关税、透过官方媒体鼓励公众抵制美国货物、减慢向美国公司发出营业执照等方法应对,长期会以中美两国之间“实力的对比”来应对。她在接受BBC中文访问时解释,中国在未来十年内“一定会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也会“不遗余力地”争取其他国家支持,例如东欧和西欧一些对中国友好的国家,也会同时推进“一带一路”等计划。“‘一带一路’的基建尽管有很多负面的报道,但事实上从我们的研究来看,‘一带一路’是真的在推进,有很多项目,包括绝大部份五年前开展的项目现在都接近尾声。所以说,在‘一带一路’的国家这方面,中国会投入更多资金和人力。”
王丹举例说,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Port of Piraeus)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截至去年的数字,这个港口有51%的股权由国有企业中国远洋运输公司拥有,当地媒体早前报道港口在2017年约有1.1亿欧元利润,是10年以来最高。王丹形容,这个港口是“所有欧洲参加‘一带一路’国家最正面的一个反馈,给当地带来就业,并且改变当地工作市场的情绪”。
路透社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以GDP增减评论贸易战带来的影响十分“误导”,因为即使经历中美去年拳来脚往的关税战,两国经济至少仍然表现不错。文章指出,外界必须审视各国的贸易数字,才能看出增加关税带来的真正影响。“东南亚等十分依赖贸易的地区正处于纠纷的磨心。现时情况暂时对它们有利,但很难断言这种情况会维持多久。”中国工商标准银行(ICBC Standard)首席中国经济分析员严瑾也说,中美贸易纠纷的一个副作用,就是令全球供应链出现变化,尤其是与中国贸易的大伙伴,例如欧盟。她接受BBC访问时说,“事实是世界其他经济体的增长,都要比美国或任何先进经济体要快。”
原本态势良好的美中贸易谈判在本轮会谈前急转直下。会谈原定日期前三日,美国指责中国背弃承诺,特朗普以推文宣布将加征关税。在外界猜测会谈可能取消之时,中方团队决定推迟一日到访华府,双方在5月9日下午5时开始会谈,当时离关税生效只剩7小时。随后,两国谈判团队共进晚餐,这可能是中美关系史上“最昂贵的晚餐”–美方在晚上10时15分向记者宣布,当日谈判结束,次日继续,对关税只字未提。这意味着,对华关税在5月10日凌晨悄然上调。正当外界猜测两国是否能在第二日谈判中扭转乾坤时,5月10日的会谈只持续了两小时便匆匆结束。
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对欧洲消费者有影响吗?对于欧洲消费者来说并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这场冲突被认为是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大威胁。首先,这是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对于很多其他国家来说都是重要的市场。如果关税令它们被削弱,就意味着它们对世界其他地方的产品需求会下降,这其中也包括欧洲。这一点可能会影响欧洲消费者的收入。在过去一年,这场贸易战对全球经济带来压力,也给企业和消费者制造了不确定性。还有一种可能是,商品会转而出口全球其他市场,令欧洲和其他地方的物价产生下行压力。
中国是否与任何国家都有贸易逆差?总体来说,美国是否拥有均衡的世界贸易总帐?贸易逆差是一个国家从外国进口商品的总额与其出口商品总量的差额。是的,中国对好一些数量的国家都有贸易逆差。例如,中国从德国那里购买很多汽车和工业机械,因此中国对德国有270亿美元的贸易赤字。中国对澳大利亚也存在贸易逆差。后者是中国一个重大的工业原材料供应地,比如煤炭和铁矿。中国对日本、泰国、马来西亚和韩国等几个东亚和东南亚国家都有贸易逆差。不过,中国对于全球总体则是有贸易顺差–只不过这个差额已经在近年大幅减小。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则是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有上升,在2018年达到了4,190亿美元。美国对全球总体有商品和服务的贸易逆差–在去年,这个数字达到了6,220亿美元。其中商品贸易逆差有8,910亿美元,服务贸易上的2,690亿美元顺差则多少带来了些许补偿。
进出口关税的费用是由谁来付的,是美国还是中国?实际支付关税的责任通常都是在进口商一方。不过,到底谁将承担经济成本,则是更加复杂的问题。原则上,出口商–具体到这个例子当中,就是中国企业–有可能通过接受更低的产品价格来“支付”差额,以此令进口商的总体成本不变。不过,两个经济学家团队的分析却找不到太多证据证明这一点。相反,他们发现:“新关税体系的成本很大程度上会带来美国物价的上升,影响的是那些购买进口商品的本国消费者和生产者,而不是外国出口商。”
贸易战对价格的影响都以通货膨胀的形式表现出来吗?关税可以通过很多种方式影响美国国内物价。假如出口商将关税转嫁到商品上,它就可以令进口商品的成本提高,从而直接提高了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价格。如果美国制造业者使用受到关税影响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它也可能令制造商不得不提价。它还有可能让美国国内那些与中国商品竞争的本土生产者更加容易提升自己的产品价格。普林斯顿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以及联邦储备系统的经济学家所进行的研究显示,所有这几种影响,现在都已经可以感觉得到了。(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