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女性和母亲节

历史从来不像教科书上那样整洁利落,黑白分明。历史的高大上背后从来都不乏一地鸡毛,而各种难以用黑白概括的故事、冲突和争议,或许更具穿越感,更能引发身临其境之感。

“康乃馨不会让花瓣掉落,而是把它们簇拥在蕊心,一直到花谢;同样,母亲会把孩子拥在心中,母爱常青。”这是“母亲节之母”,安娜·贾维斯(Anna Jarvis)1927年接受采访时这样解释为什么母亲节适合送康乃馨。康乃馨是贾维斯的母亲生前最喜爱的花,而安娜倡议设立母亲节,主要也是为了完成母亲未竟的心愿。

严格说来,世界各国母亲节(或父母节、母子节)日期各不相同,美国和其他70多个国家每年5月第二个星期日过母亲节,始自1908年5月10日美国西弗吉尼亚和宾夕法尼亚州。创始人安娜·贾维斯的母亲生前有感于天下无数母亲为家庭和子女默默无闻地作出巨大贡献和牺牲,希望为母亲设立一个纪念日,女儿替她圆了这个梦。

美国总统威尔逊1913年大笔一挥,确立了这个节日的正式地位。它随后在世界上传播、演变、本土化、商业化。基本上,母亲节就是个关于母爱和感恩的日子,不管是在哪一天,在地球的什么角落。但是,这个环绕着爱的光环的符号,背后也有一地鸡毛,争议不断。

首先,“母亲节之母”这个荣誉标签的归属就有争议。贾维斯为争取和捍卫这顶桂冠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后来又为阻止母亲节商业化打了无数官司。早在1872年,一位名叫朱利娅·沃德·霍伊(Julia Ward Howe)的美国女性反战活动人士倡议设“母亲和平日”。她和安娜·贾维斯的母亲是同辈,也是反战运动的同路人。她们希望通过母亲和平日活动来推动世界和平与团结,因为当时美国内战和欧洲普法战争(法德战争)硝烟未尽。直到1913年前,美国一些主要城市都在每年6月2日庆祝母亲节。

另外,起源于德克萨斯州的宗教社群组织群鹰兄弟会至今认为现代母亲节创始人是天主教会办的圣母大学一位足球教练,叫弗兰克·赫林(Frank Hering) 。他1904年就提出每年在一个周日举办纪念礼赞母亲的活动,但没有建议确定日期。贾维斯后来撰文猛批赫林和他的支持者出于自私目的“绑架了”母亲节。

其次,终身未嫁未育的贾维斯把母亲节视为她的事业、生命,也是属于她的知识产权和合法资产。她签名时总是在名字后面添上“母亲节创始人”。作为母亲节创始人,贾维斯当年小有名气,也有不少机会借此生财,但她不愿意让母亲节跟钱有瓜葛,痛恨慈善组织打着母亲节旗号为各种慈善活动募捐,不相信善款会得到善用,也痛恨商家借机促销谋利。她用自己的积蓄跟利用母亲节促销的商家打官司,一度有33起诉讼案同时进行,最后破产,贫病交加,84岁时在疗养院去世时一文不名。

“好女人不可能创造历史”,历史学家劳瑞尔·乌尔里奇(Laurel Thatcher Ulrich)此言道出了女权运动标杆式先驱和里程碑事件背后的复杂现实。2012年,海伦·格雷·布朗(Helen Gurley Brown,1922-2012)去世时,知道她的人已经不多,但世界上大部分人都知道《时尚》(Cosmopolitan)杂志。她生前在这本被尊为时尚圣经之一的期刊主编位置上坐了32年,上任后第一期封面图片就用金发深乳沟美女取代了以往的端庄娴静淑女。她办公室沙发靠垫上绣着她的人生箴言:“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在1960年代美国民权、女权运动铺天盖地的时候,她也曾叱咤风云,开先河拓疆域,称为20世纪西方风云人物之一。她身上贴着作家、编辑、出版商和商界女杰的标签。她是《欲望都市》女主之一,记者凯丽·布莱德肖的原型。

将格雷·布朗推上女性解放运动神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她1962年出版的《性与单身女孩》(Sex and the Single Girl)。这不仅仅是一本畅销书;现在尽人皆知的经济独立、性解放、不急于结婚嫁人的时尚女性形象,实际上就诞生在她那本书中。BBC广播四台2012年一档女性节目用“石破天惊”来形容格雷·布朗这本处女作。1965年,布朗成为《时尚》主编,又开启了女性杂志的新纪元,打破了传统上女性刊物只关注时装和家务的传统,理直气壮地建议”单身女性”尽情榨取青春蕴含的快乐,尤其是性的愉悦。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女权主义标杆式人物。然而,如此光鲜靓丽的背后,争议和质疑不断。
图片版权 Susan Wood/Getty Images

保守派攻击她自然不出意料,她确实代表了对传统的家庭模式和性别角色的攻击。但另一方面,女权主义阵营也在质疑她是不是“假冒”,因为她对外表的极度注重,为买名牌服装不惜拿出吃饭钱,跟女权主义的主张有悖。格雷·布朗还有一句名言:“永葆瘦身材,为瘦不惜任何代价。”格雷·布朗的词汇表上似乎没有姐妹、闺蜜,因为在她看来,独立于家庭和潜在夫君的单身女性虽然身心解放,但在职场和情场遇到的所有其他女性都是竞争对手,已婚男性都是调情、勾引的对象。她在为年过半百的女性写的一本书中指出,过了中年,可供选择的男性不多了,一个取巧的办法是偷偷勾引闺蜜、熟人的丈夫。她主张对别人的老婆采取“骑士态度”,不是骑士对女士的彬彬有礼,而是骑士杀敌之勇。曾有评论者认为这个主张催生了“破坏家庭的一代”。1990年代,布朗还对职场性骚扰问题嗤之以鼻,认为那属于男性对女性的欣赏和恭维。站在2018年的角度来看,很难判断布朗究竟是超前还是落后于时代,因为她早30年就预见到热播电视剧《欲望都市》(Sex and the City)的灵魂内核。

特蕾莎修女(1910-1997),堪称历史上一个旗杆性标志人物,毕生致力于消除贫困,是举世闻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1950年到1997年,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在印度加尔各答为穷人服务。她创建仁爱之家,在艰苦简陋的条件下教孩子识字,为穷人治病,为身患绝症的人提供基本的食宿,让他们在人世弥留的时间保持基本的尊严。她还对导致这种贫困的政策提出激烈批评。1969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一部展示特蕾莎修女在加尔各答仁爱之家的纪录片,使她一夜成名,家喻户晓。到她去世的时候,仁爱之家的规模已经扩大到在133个国家,有修女4,500人,开设医院、孤儿院、临终关怀、老人院、妇女院和学校,来自各国的志愿者数以万计。

特蕾莎修女1979年获诺贝尔和平奖,2003年被教宗保罗二世列入天主教宣福名单,2016年被天主教会封圣。她的生平事迹写入历史教材,见诸各类文字,代代相传。总之,特蕾莎修女成了大爱无疆的化身。但背后的现实则复杂得多。特蕾莎修女筹款数百万兴建的仁爱之家收容、医疗机构简陋、破败、业余,卫生状况极差,有些还收钱,而仁爱之家拒绝向审计员公开账目。批评者说,仁爱之家旗下的医院的医疗服务离基本要求相差很远,而劝人皈依天主教经常被放在首位,而提供必要的护理屈居此要地位。

特蕾莎修女在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发表讲话时直言不讳地谴责堕胎是“破坏和平的最凶猛的力量”。稍后,她又倡仪把禁止离婚写入爱尔兰宪法。即使放在天主教的语境中,特蕾莎修女上面这两个立场都称得上极端,而且受到广泛批评,认为这两条建议的最大受害者是贫穷的女性。还有人指出,作为一名欧洲白人,来自天主教会的“救赎者”,特蕾莎修女在印度的存在本身就是西方对印度的政治和精神殖民主义的化身。她出生在马其顿,祖籍阿尔巴尼亚。

关于仁爱之家旗下医疗机构的脏乱差,网上有不少亲历者陈述和间接评论。较猛的抨击更主要针对的是天主教会,认为仁爱之家收到的捐款不计其数而去向不明,很可能是被私下输送到梵蒂冈金库。她创办的仁爱之家在她生前身后争议不断,2018年甚至爆出贩卖婴儿的丑闻。还有人对她晚年生病时在条件最好的医院治疗提出异议,认为这是言行不一 。(转载自BBC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