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淘宝(57):搪瓷杯–“文化衫”的鼻祖

搪瓷制品早期称“珐琅”,即在金属基底表面涂上玻璃质的瓷釉,再通过高温烧制形成的一种复合材料。早在500多年前的明朝景泰年间就已有制作,即“景泰蓝”。可见搪瓷、珐琅、景泰蓝,其实是一回事。之所以有这几个不同称呼,其中景泰蓝制品体积比较小,在坯体上面镶点铜、黄金,比较小型、精细。而实用的搪瓷制品,比如杯子、面盆,体型就比较大。

搪瓷用品真正从贵族的工艺品转向民用,走进寻常人家的生活,已经是二十世纪的事。1916年,英国人迈克力在上海闸北顾家湾(现中山北路、恒业路附近)开设搪瓷工场,制造牌照、口杯、食篮、灯罩等搪瓷制品与日货竞争。当时中国机械工业还没形成,只能靠老工人手工敲打。主要生产杯子、盘子等,一些浅形、简单、颜色单一的产品。

tc1-1

tc1-2

1917年,刘达三与姚慕莲合资在闸北创设中华美术珐琅厂,这是中国人自办的上海首家搪瓷厂。在此之前,刘达三专门去奥匈帝国留学,学习美术珐琅工艺。1920年7月5日,中国搪瓷业历史上第一个研究机构–中华珐琅研究会成立。随着民族经济开始发展,各类搪瓷、珐琅工厂在上海滩开设出来。

1921年,上海益丰搪瓷厂开办起来,可以看到搪瓷产品有市场,受欢迎。1931年10月,由顾志廉等9人集资国币10万元创办的上海久新珐琅厂,正式宣告成立,后因受“一•二八”淞沪抗战影响,开工被拖延到1932年5月,设炉窑2座,工人262人,生产九星牌搪瓷产品。开工之前,厂方还请黄炎培先生题写了厂名。

搪瓷在最初的时间里,是一个家庭的体面象征。那时一般的老百姓可能还买不起,有钱人家的女孩就比较喜欢有情景的物品,比如有仕女图,或者金鱼的画。在脸盆里倒水进去,水在动,看上去好像金鱼的两条尾巴也抖了。随着搪瓷工业的发展,搪瓷器皿除了美观,它作为日用品的好处也越来越深入人心。搪瓷用品比较干净,没有污染,而且隔夜的食物放在搪瓷器皿里没问题。一些上海人小时候听过父母说,糖醋排骨这样的带点酸的东西不能放在铝锅里,要坏掉的,放在搪瓷碗里就可以。

tc1-3

tc1-4

轻便、耐用又美观的搪瓷用品大受欢迎。1949年以后,中国政府倡导大力发展搪瓷日用品工业,开启了搪瓷家家有、人人用的序幕。大批年轻人投入到搪瓷工业的建设中。当时上海有七家搪瓷厂,各有名字,比如华丰、益丰、锦隆、顺风,等等。后来改成了搪瓷一到七厂。

由于搪瓷制品要经过近900度的高温烧制而成,炉窑车间就成为工厂里最闷热、最危险的地方。最老的炉窑是蛋形的,有一个口。以前车间里有工人在工作中昏倒。虽然条件十分艰苦,但当时的年轻人还是对这个工作抱着极大热情。

那时候搪瓷杯既是一种商品,同时又有一点特殊,就好比后来出现的“文化衫–在T恤上印上字、词、句子,表达一些想法、态度等等。当然,那时候出现在搪瓷杯上的文字是带有政治色彩的,比如抗美援朝时期的慰问杯。上海各家搪瓷厂里的生产积极性都非常高。1963年,全国掀起学雷锋热潮,“雷锋杯”又成为当时最红火的纪念品。搪瓷跟整个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

在当年上山下乡运动中,知青们随身携带的行李中大多都有时兴的搪瓷杯、搪瓷碗等。白底红字,通常写着“上山下乡光荣”、“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等口号。很长一段时间里,搪瓷制品还是年轻人结婚时必备的“硬件”。带有万紫千红、花好月圆等花样的脸盆、痰盂等红色套件最受年轻人喜爱。

随着经济体制改变和不锈钢、塑料等新型材料的应用,中国搪瓷工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走向低谷,国营搪瓷厂大量停产和破产,沈阳搪瓷厂、西安人民搪瓷厂、上海益丰厂等中国搪瓷工业最具代表性的几家大型搪瓷厂都相继破产。目前,中国搪瓷工业仅存“哈尔滨搪瓷厂”,这家国营搪瓷厂仍在营业,但也仅以少量工业搪瓷维持生存。

tc1-5

tc1-6

山顶上有一个废弃的冷战时期加拿大空军雷达场

4月29日,笔者随Mindale Institute团队在Foymount调研时,看到路边有人在做Yard Sale。团队成员知道笔者拥有强烈的淘宝兴趣,自然将车让路边停住,让笔者去淘宝一番。笔者只淘到上世纪70年代生产的搪瓷杯三个,其中两个是金鱼牌,而另外一个确实丰收牌。笔者估计,原主人可能拥有四个或更多,只是在岁月中,有的磕碰,漆坏了,也就丢了!不过这一切,只能是笔者去想象罢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