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拜登(Joe Biden)以一个领跑者的姿态加入了民主党总统选战,哪怕不一定是唯一的领跑者。他有着近乎覆盖全球的知名度,与奥巴马当政时期的太平日子(至少对民主党来说是这样)有着密切的渊源,还在民主党资金捐献者网络当中有广泛的人脉,有可能通过这种传统的方式筹得巨额的竞选经费。
当然了,2015年的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状况也一模一样,但是我们都知道了最后的结果。和那位前国务卿一样,拜登在他的竞选宣发视频当中,对自己的定义似乎既来自于他想要做的事,也同样来自于强调他是另一种人–就是特朗普–的反面。他说,历史将会作出判断,特朗普的第一个总统任期是“历史中的一个反常时刻”。他强调说,在接下来的总统竞选当中,“令美国成其为美国的一切都将在存亡之间”。
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拜登将要做的是罗列出他的政纲,为一个国家画出一幅图景,而不是像他现在正式宣布参选之后给出的第一印象那样,仅仅是驳斥现在的白宫主人。将焦点放在强调选特朗普当总统会有多危险,这正是2016年希拉里竞选策略当中最常被批评的地方。但是,现在特朗普上任两年后,拜登似乎还是将宝押在这上面,认为大多数美国人在看到特朗普主义的实际操作之后已经受够了–他认为这样自己就有最大的胜算。
从单纯的政治视角来看,拜登吸引的是中西部那些当年从民主党转向支持共和党,从而将特朗普送上总统之位的选民。拜登是一个温和派,比起他那些口舌招尤的党内主要对手,他对于独立选民和共和党选民或许更有跨阵营的吸引力。不过,拜登也同样有着一些与希拉里的竞选战役相同的政治弱点。她在公共视野当中存在时间太久,令她有长久的纪录可以让对手找把柄,并将她与很多美国人已经不再信任的现存建制现状捆绑在一起。可以期待,这位前副总统在1970年代反对校巴结束隔离政策,他在1991年确立克拉伦斯·托马斯(Clarence Thomas)为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听证会担任主席的过往,他在2003年对伊拉克战争的支持态度,以及在反犯罪和破产法案等问题上的严厉立场,这些都会被他那些背景多元、才智过人的初选对手所利用,来作为打击他的因素。然后,还有他的年龄,他口齿不清的倾向,有关不恰当身体接触的指控,以及两次参选总统失败的历史。这位前副总统有很多的优势,也有很多的劣势。他的竞选能有多大的持久力,将是2020年民主党初选初期的一个大问题。这些问题都将要很快地得到回答。
小乔瑟夫·罗宾内特·拜登(Joseph Robinette Biden Jr)于1942年11月20日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是一个爱尔兰裔天主教家庭当中的四个小孩之一。1972年,拜登在29岁时当选美国参议员,几周后在刚过30岁的时候正式上任–这是进入参议院的最年轻议员。就在上任之前,他遭遇了一场悲剧:他的妻子内尔利娅(Neilia)和幼女娜奥米(Naomi)在一场车祸中去世。拜登在1988年第一次参选美国总统,但是后来他承认剽窃了时任英国工党领袖尼尔·金诺克(Neil Kinnock)的演讲稿,不久后退出。此后,他花了一些时间在参议院一步一个脚印向上爬,最终成为司法与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2008年,他再次参选总统,但是未能积攒到所需的政治人脉,再一次退出竞选,并转而加入奥巴马的班底。(转载自BBC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