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贸易战如约加码。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将对价值约2,0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从2019年起把关税税率提高到25%。如果中美之间没有达成协议,更多关税将会到来。子弹还在飞,也还会再飞一会。这并不意外,只是逐步兑现白宫之前的威胁。中国商务部则表示将不得不同步反制,晚些时候中国国务院税委会发布公告对美国输中约600亿商品加征5-10%关税。9月18日白天,国内媒体对美国贸易战升级一事很少报道,比起贸易战争,瑞典游客细末纠纷在国内激发了更多关注。
贸易战国内遇冷,是审美疲劳还是认识不足?某种意义上,不说政治外交影响,仅仅就经济影响而言,贸易战的负面影响也许并没有被足够认知。首先,宏观层次存在幻觉。这些年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有所减少,国际上常常用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来衡量国际贸易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这一数据这些年一路走低,2018上半年甚至是负数。技术精英官僚中也有不少人表示,贸易战对中国经济影响不大,中国前央行行长周小川与前财政部长楼继伟前后都对此表达过乐观态度,后者甚至认为“你的子弹也是我的子弹”,判断美国打贸易战来遏制中国经济难以奏效。
这是正确的么?仅仅观察宏观数据,不仅没有完整体现对外贸易对中国的重要性,甚至会带来有一些反向暗示。对外贸易是中国学习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最便捷的窗口,出口相关部门与行业是全要素生产率进步最快的部门与行业,出口相关民企是中国具有最大创新精神与效率进步的企业。从战后发展中国家追赶历史来看,实施外向型经济政策的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远高于内向型经济政策的国家经济,甚至可以视为实现快速赶超的必要条件。
事实上,很多实施外向型经济政策而取到快速增长的国家,其净出口常年为负数,这并不代表出口部门没有对该国的经济成功做出贡献。从略微长远的角度看,出口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意义怎么估计都不算过分,它的净效应难以被净出口占比所衡量。贸易战鼙鼓擂以来,中国出口表现不差,这也具有一定的误导性。其中,企业应激策略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比如,一些外资进口商为了避免关税效应,上半年增加了订单,一些出口商据此认为影响不大,岂不知进口商已经开始在寻找新的供应商与产业链。影响的一些先导指标在外贸大省广东已经出现苗头,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了2018年8月广东省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3,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据悉是2016年3月以来指数第一次回落至荣枯线(50)之下。
随着美国出台《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等法案,中国投资美国受到更多限制,这意味着中国在美国投资将面临减少,中国缺席的生态位也迅速被其他国家补上。据FT报道,日本企业目前已在美国达成177笔交易,总支出420亿美元,势头直追1990年年代。今年中美贸易战开打,同时也是美国金融危机十周年–如果以雷曼倒闭作为标准,2018年9月是金融危机爆发十周年。金融危机之前,“中国储蓄美国消费”构成了全球经济双引擎,二者看起来颇像相得益彰的婚姻,甚至有中美国之称。金融危机之后,这一模式被改写,中美“脱钩”的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在2010年超越日本,攀升至全球第二的位置,也迅速收窄了与美国的差距。
对比之下,美国则遭遇了痛苦的经济调整,期间祭出的天量货币宽松政策虽然最终使得经济走出谷底,阶层分化却在加大,甚至和中国出现类似镜像,进入一个阶层流动日益放缓的世界–我称之为软阶层社会。民众不满情绪累积之下,特朗普这样得到民粹支持的总统得以上台。中美双方都在调整,但是如果要彻底分开,贸易战无疑是一个节点,这一阶段是否会导致中美双方彻底“离婚”,取决于双方的应对路径。目前看来,美国路径比较清晰,即以关税为筹码,迫使中国做出内部调整,而中国的路径仍旧充满不确定。我过去分析过国内路线之争,即温和派与强硬派的不同取向,从历史看,强硬派有更大概率赢得民粹路线的支持,但却很可能恶化事端。
就世界而言,不仅特朗普总统明确表示出对自由贸易的反对,经济学家中也有不同声音。在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年代,英格兰的羊毛可以与法兰西的葡萄酒及弗兰德的精制呢绒交换,波兰的谷物亦与法兰西的葡萄酒白兰地酒及法兰西意大利的丝绒交换,大家都获得了好处,正是贸易促进了全球化的进步。
到了今天,当主导行业变为疫苗、半导体、智能手机等等之后,相同的问题有了不同的答案。经济学家拉尔夫•戈莫里和威廉•鲍莫尔在《全球贸易和国家利益冲突》一书中指出,时代变了,今天经济以技术以及大型企业为代表,从规模经济中获益的大型企业占据主导地位,这使得今天的经济与收益递减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农业经济不同。基于以上判断,的确可能出现的状况是,某一国生产能力的提高可能会损害他国的整体福利,尤其是生产力水平差距不大的国家之间。他们结论是国际贸易有可能导致各贸易国之间的重大利益冲突,而非全面提升各贸易国的福利。
当然,美国政府目前对自由贸易的抗拒,并非完全基于经济理论,更多地是以美国利益优先目标下试图获得对别国更为优越的贸易条件,尤其强调对等而不是自由。不论理论与实践谬误与正确的比例如何,可以确定的是,全球化的风出现逆吹。风暴中的世界一切秩序都被质疑,它过去之后,一个更好的秩序能否涌现出来,殊为未知。(转载自FT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