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背后有“普京阴谋”?

俄罗斯世界杯赛在即,英国媒体重提8年前国际足联申办投票背后的“普京的阴谋”和可怕的“俄罗斯足球流氓”。《太阳报》,《卫报》和其他英国网络媒体都刊登了英国著名体育记者康大卫(David Conn)的文章,讲述了俄罗斯申办世界杯投票背后的国家政治和间谍活动。康大卫的文章说,普京在享受俄罗斯举办世界杯,英国军情六处的努力并没能阻止俄罗斯当初申办成功。尽管英国足球界都曾希望国际足联允许世界杯在英国举行,但是他们的努力付之东流。2010年12月在国际足联投票时,俄罗斯总统普京到达苏黎世现场看到俄罗斯申办获得成功,现在普京又能通过世界杯赛向世界展示其主宰下的国家。

《卫报》文章说,当初英国在为期两年的申请过程中总共投入2,100万英镑,试图争取国际足联24名执委的支持,但英国只得到两票支持。后来发现国际足联执委中17人受到腐败违规指称,或被证明有腐败行为。瑞士,法国和美国都开始了对他们的刑事调查,其中大部分执委投票支持卡塔尔举办2022年世界比赛,他们也投票支持周四开始的俄罗斯举办的本届世界杯赛。调查没有什么进展,至少没有多少相关报道。俄罗斯和卡塔尔的申请团队和政治领导人都否认在争取选票中有不当行为。

康大卫提到最近在ARTE电视频道播出的由丹麦制片人霍尔姆和阿德尔斯滕制作的 “世界杯间谍”的纪录片。在纪录片中,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组委会总裁阿列克谢·索罗金承认,世界杯对展示俄罗斯形象有好处。其中一位俄罗斯官员笑着说,一说俄罗斯,人们脑子中就有一手拿伏特加,另一手拿枪的形象。索罗金说,对于俄罗斯人确实存在一些格式化看法。因此世界杯对俄罗斯意义非凡,俄罗斯可以借此机会让世界了解俄罗斯这个新型的民主国家,展示俄罗斯人民取得的很多进步。

不过康大卫(David Conn)认为,在英国发生前俄罗斯间谍斯克里帕尔和他女儿成为神经毒剂攻击的目标,以及俄罗斯被指发动了许多次网络攻击后,俄罗斯在英国的形象十分糟糕。不过《卫报》文章说,英国足协也雇佣过情报人员,包括在俄罗斯的前军情六处官员克里斯托弗·斯蒂尔。斯蒂尔后来因为提供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俄罗斯的活动情报而广为人知。一位知情人对《卫报》透露,克里斯托弗·斯蒂尔花了8个月事件为英国争取举办世界杯的机会。

英国议会文化、媒体和体育委员会2014发表的报告中提及《星期天泰晤士报》的一封信,该记者同据信是克里斯托弗·斯蒂尔的”前军情六处知情人”进行过交谈。这封信说:”据信普京召集了许多寡头,让他们用各种必要手段确保俄罗斯2008年世界杯申办取得成功,包括同投票人达成个人交易。”切尔西足球俱乐部的老板、俄罗斯亿万富翁阿布拉莫维奇成了申办努力中公开奔走的人物,在宣布申办成功的时候, 阿布拉莫维奇就在苏黎世的大厅当中,站在索罗金身后高兴地鼓掌。

这位军情六处的知情人告诉记者说,”没有任何书面证据”,一切都能被”否认”。但是信件说,知情人说,一幅毕加索的画被送给了欧足联主席普拉蒂尼,比利时的国际足联执委德胡赫得到了珍贵的艺术品,后来的报道说该艺术品也是一幅毕加索的画。普拉蒂尼否认上述指称,说那是”完全编造”。国际足联的调查也接受了德胡赫的说法,即他得到的画出自无名艺术家之手。

国际足联的调查认为俄罗斯在申办过程中并无不当行为,也没有违规。国际足联的道德委员会副主席、瑞士检察官科内尔·博贝利裁决说俄罗斯并无任何过错。但是《卫报》报道说,科内尔·博贝利并没有认为申办投票由租赁来的电脑进行处理有何不妥。这些电脑来自一个足球基金会,而该基金会”似乎同阿布拉莫维奇有关”。博贝利汇报说,申办投票产生结果后,那些电脑被交还给那个足球基金会,之后”(电脑的)所有者证实那些电脑被销毁”。在世界杯开赛前,”俄罗斯足球流氓”也是英国许多媒体报道的内容。许多报道说,”俄罗斯足球流氓”由于其组织性和纪律性强而成为全球足球暴力中最可畏的力量。报道都例举了2016年欧洲杯赛期间在法国马赛,”俄罗斯足球流氓”把英国球迷打得头破血流,落荒逃走的”马赛之战”。

今年早些时候在BBC纪录片中,一个参加过2006年欧洲杯暴力冲突的俄罗斯球迷说:”尽管他们人数(英国球迷)占绝对优势,我们让他们明白他们没什么了不起。”报道把”马赛之战”渲染成俄罗斯足球流氓暴力的顶峰标志。在6月14日世界杯赛在俄罗斯开始前,英国议员开始表示担心可能会发生暴力事件。”俄罗斯足球流氓”一时间成了英国的全国报纸和地方报纸的报道内容。《太阳报》报道,在马赛被俄罗斯球迷打伤的英国球迷格雷呼吁英国球迷抵制俄罗斯的世界杯赛。《独立报》上月报道说,去俄罗斯的英国球迷得到俄国方面到提醒说,要他们适应比赛场馆附近部署的大批俄罗斯军警。去伏尔加格勒(以前的斯大林格勒)的球迷被提醒不要对当地人展示旗帜或敏感的纪念品,或唱能够刺激当地人的歌曲。不久前《卫报》刊登西蒙·帕金的文章甚至说,20多年来(普京执政时期),俄罗斯极右的暴徒球迷受到俄罗斯国家的鼓励。(转载自BBC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