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的未来世界

当今世界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正处在二战以来的新变局中。

二战之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格局演变,大致经历过两个历史阶段,也是两次重大的演变。第一个阶段是二战结束直至1991年苏联解体的“冷战”时期,美苏两强构建的冷战对垒格局持续了46年,直至苏联解体这一“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普京语)发生。第二个阶段是从2001年9•11事件开始延续至今,其主题是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性反恐行动以及相关的不对称战争。这一阶段的世界纷争,既与经济和资源相关,更与宗教和文明因素有关。在上述两个阶段之间–从苏联解体到9•11事件的十年,是美国空前鼎盛的“单极世界”时期,同时也是极端伊斯兰逐渐对美国霸权滋生不满的时期,不满情绪的积累演变为对美国的恐怖袭击。这十年可视为从冷战时代演变到反恐时代的历史链条。

安邦咨询(ANBOUND)的智库学者认为,当今世界正面临第三个历史阶段的来临,有多种变化显示了这个新阶段的特点。比如,全球地缘政治的重点发生了变化,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优先目标从反恐转向了抑制长期战略竞争对手,而中国首当其冲。反全球化、反自由贸易浪潮空前高涨,严重冲击了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成果,全球贸易与投资环境明显恶化。全球和区域的国际合作出现倒退,英国退欧、欧洲国家裂痕加大、WTO的破裂加剧、美国孤立主义加剧等。一些明显逆时代潮流的现象让人担心:全球化进程是否还能持续下去?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世界格局的改变。最有代表性的现象是美国与欧洲关系的疏离,尤其是美国与德国的裂隙越来越大。德国总理默克尔与特朗普关系一般,明显“三观不合”。在特朗普5月8日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后,德国对其行动的反应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默克尔直率地表达了自己的“挫败感”。她直言,特朗普的决定“损害了对于国际秩序的信任”,如果每个人都只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那对全世界来说都是坏消息。美国媒体评价,德国企业反对的可能只是特朗普,但德国人则变得越来越反对美国。

国际影响力正在上升的中国,在这种形势变化中需要尽快找准定位,展示态度,找到与国际局势变化相处的方式。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陈功在内部讨论中,提出了未来世界可能出现的一种新格局–“1+3”的世界结构。这既可以看成对当前国际形势变化的总结,也是认识未来世界格局变化的新框架,还是中国未来寻求正确的发展策略的一种方法和主张。所谓“1+3”,是指美、中、日、德这四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经济大国,因为对全球化的态度不同,而分为两个阵营。其中,“1”是指美国,代表了正在兴起的保守主义浪潮;“3”是指中日德三个国家,它们在经济主张上继续坚持全球化,坚持自由贸易。由于美国坚持要搞保护主义,实行的是“美国优先”的策略,它与仍然支持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中、日、德三个国家,就有了经济利益和观念上的重大差别,也导致这几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主张上逐渐与美国相去甚远。

对于中国来说,在美国走向孤立主义的过程中,中国显然不能追随美国,这不符合中国的利益和发展阶段。在复杂的国际经济利益的博弈中,中国无力也没有必要单独与美国的反全球化分庭抗礼,而是需要与经济价值观和经济实力都相近的国家达成合作。在全球主要经济大国中,中国唯一能寻求抱团取暖的国家是日本和德国,中国必然要向这两个国家靠拢,可以考虑在双边经济关系中对日本和德国做一些让步,以达成与他们的更多合作和一致行动。最后,世界格局可能就是一个简化的“1+3”的格局,一个体量最大的国家是美国,而另外三个国家是中、日、德。必须承认,这是世界保护主义浪潮兴起的一种结果,但在这个结果之下,国家和企业仍然有不小的发展空间。

有人会问,“1+3”的世界格局是否意味着全球化被割裂了,形成了新的“分庭抗礼”?安邦咨询的回答是:并非如此。“1+3”的世界格局虽然反映出全球化的波折和变化,但并不意味着完全扭转全球化的大方向,世界仍然会继续坚持全球化。当然,既然有“1+3”的分化,说明世界不会沿着过去的全球化一成不变,而是有变化、有调整,但大方向仍然是全球化。

我们还要指出的是,今后中国将面临的“1+3”的世界结构,是一种与过去有关联同时又有很大区别的新格局。尤其是几十年来的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所熟悉的大背景,在此之下,认识和理解“1+3”的发展新格局并不容易,有时还很难转过弯子。但在安邦咨询的研究团队看来,从经济角度来分析和预判,世界出现“1+3”的格局是完全有可能的。旧的全球化面临挑战和变革,未来的世界可能形成“1+3”的新结构。(转载自FT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