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和痛苦、快乐和悲哀、开心和沮丧,人们一般都本能地倾向于前者,未必始终能够如愿,但追求快乐、幸福,让自己开心,似乎是毋庸置疑的人类默认设置。幸福快乐可虚可实,可大可小,人性喜快乐恶痛苦;祝他人幸福快乐,助他人追求或找回幸福快乐,在世界各地都再平常不过。但对快乐幸福的看法,则因人而异,而且可能天差地别。两位对快乐和幸福态度截然不同的人,与BBC分享了他们的看法:一位英国钢琴师,认为执意追求快乐反而令人沮丧,另一位是耶鲁心理学教授,认为感受或追寻快乐是一种能力,需要也可以训练培养。
罗兹:适得其反
无论开心、快乐还是幸福,都只是人七情六欲的一种,是主观感受,而追逐快乐、追求幸福这件事本身,却可能让本来无所谓开不开心的人感受到压力,引起不开心,甚或忧虑,终致抑郁。英国钢琴师罗兹(James Rhodes)就这么认为。 他从小受精神疾患困扰,经常思考开心、快乐、幸福这件事。在他看来,人这一辈子本来就不可能一直快乐,人生的不同时期其实都处于持续不断的”精神疾病”过程中不同的阶段,所以我们应该礼赞、拥抱各自内心的”乱糟糟”。
罗兹有这样几点体会跟读者分享。我们不可能永远快乐幸福,任何时候都开心。追求快乐幸福,听上去很高大上,但其实它有一个根本性的缺陷。跟哀伤或愤怒、希望或爱相比,快乐或幸福并不是人们应该更努力追寻的心态。快乐幸福也不过是心境的一种,是流动变化的状态,有时转瞬即逝,有时无处寻觅,或者遥不可及。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心理自助式书籍除了给我们本已脆弱的心灵增加负担之外别无所长。我们生活在一个节奏之快前所未见的时代;我们的”永远在线”心态营造了一种根本行不通而且难以持续的环境。我们的麻烦可不小呢。Instagram上那些修饰完美的自拍,无法企及的完美形态,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完美,PS修图至死方休,还有那无数让我们痛快地匿名吐槽的社交网站空间……那些都于事无补,没用。
什么是精神病?
“精神疾病”这个概念需要重新定义,重新构造。这事刻不容缓。甚至于”精神疾病”这个词汇本身都必须改掉。现在已有的证据足以支持我们用一种”人类的状态”来代替它。在不同的时间节点,我们的心绪会处于不同状态:焦虑、沮丧、平和、哀伤、满足。偶尔,我们有些人会在情绪状态光谱上滑出去更远一点,进入抑郁、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自杀意念的区域。
五彩缤纷,混乱纠结
俗话说,”生活恰如色彩斑斓的绣帏”。有人这么说的时候,我确信他们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生活充满了混乱、挑战、纠结和艰难处境。否认、抗拒这个现实,或者为之道歉、假装这些不存在,都是与直觉本能相悖的,只会适得其反。我们可以是不喜不悲;不是快乐的、开心的(Not happy),未必就一定是不快乐、不开心(Unhappy),更不一定是心绪晦暗、哀伤沮丧。有时我会厌恶自己,鄙视自己。我想自残,想死。有时我会觉得活在这世上很舒坦。这些对我来说都很自然。也许我们可以把拥抱和礼赞自己内心的”乱糟糟”定为一个目标。这样可以让我们所有的人以一种更诚实的方式团结在一起。
快乐能力练起来
幸福快乐是普天下人类共同的追求,无论罗兹和跟他有同感的人们是否喜欢。联合国为了追求幸福这个”基本人生目标”,在2012年将3月20日定为”国际幸福日”,肯定幸福和福祉事关全球百姓,需要在公共政策中体现,因此专设一天以幸福冠名,为追求幸福呐喊。在快乐和寻求快乐问题上跟罗兹完全不同的是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劳瑞·桑托斯(Laurie Santos)。她告诉BBC,科学研究表明,快乐和幸福不是天生的,需要付出努力,有意识地去争取。缺乏这个能力的人, 快乐临门也未必有感应。桑托斯整理了五个练习,帮助学生们提高感受快乐的能力。当然,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开心、快乐、幸福与否,更主要的还在于自己。
练习一:列一个感恩清单。为期一周,每天晚上入睡前写下自己这一天里有哪些值得感恩的人或事。桑托斯教授发现,经常这么做的学生比其他人更快乐,幸福感更强。
练习二:增加高质量的睡眠时间。这个简单的任务其实很困难。目标:每晚保证8小时睡眠,坚持一周。睡眠充足可以减少抑郁的几率,令人心态更积极。
练习三:打坐冥思 – 每天10分钟,坚持一周。打坐冥思和其他助人集中精力的活动可以提高幸福感,令人感到更快乐。
练习四:花更多时间跟亲友在一起。有科研数据证明,跟家人和朋友在一起度过”优质时间”令人愉悦、快乐,感到更加幸福。时间就是财富,幸福就是财富。
练习五:减少网络社交,增加实际联络。对社交媒体带来的虚假快乐、幸福感保持警惕,不要被它蒙蔽、主宰。桑托斯说,最新研究显示,最热衷于使用Instagram的人幸福感通常低于其他人。(转载自BBC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