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不少知识分子,似乎都是“普世价值”的拥趸者。
按照通行的解释,“普世价值”是“全世界、全人类”的价值,其核心内容是“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人权”。
“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人权”好不好呢?当然好了。好多年前,这些个词汇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就觉得不错,现在依然认为不错。
但是,经过观察和思考,特别是有了在西方国家生活的切身体验之后,我发现,这些所谓的“普世价值”,有点像中国人的老祖先构想的“大同社会”,属于“想得美”范畴,是一种难以实现,或者说是一种永远不能完全实现的“精神乌托邦”。
就拿人权来说。“普世价值”认为,人有生育的权利,有人身不受伤害、免于恐惧和饥饿的权利。可当今世界上,一些民族的人不愿意多生,常见的是一家一孩两孩;另一些民族则倡导“子宫革命”,一个男子可以与多个女子生下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孩子。人生下来就要吃要喝要生长要配偶要繁衍,那么,打个比方,一个地方,本来只能容纳一千个人,即生产的食物等生活资料仅够一千个人消费,现在多到两千人、三千人,甚至更多,而且越来越多……对这些多出来的人,你怎么讲人权?如何分配有限的生活资料?于是,我们看到了争夺,看到了抢劫,看到了暴力,看到了恐怖……“普世价值”不是讲选票民主吗?好,就让我们的族群通过生育,使人口呈几何级数增长吧!几十年、几百年后再看这天下是谁的天下?目前欧洲一些国家不就有面临如此困境的趋势吗?还有,普世价值讲博爱,好了,你们就好好地博爱我们吧,待我们的实力强大到可以控制局面的时候,我们就要求你们皈依我们,否则就消灭你们。
世界上从来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有些所谓的真理,用的词汇都是好词汇,但往往远离现实。人有脑子,会思维,这使人优胜于一般动物。但思维往往让人“想得美”。“想得美”有两面性,一方面,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提供精神正动力;另方面,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提供精神负动力。“想得美”往往导致“精神乌托邦”,“精神乌托邦”往往以“慷慨激昂”“豪情满怀”“正义在胸”“道德在身”“价值美好”“政治正确”的面目和姿态示人。“精神乌托邦”,忽视,或者说低估了人的复杂性、差别性、动物性、向恶性。一些“精神乌托邦”们,不但天真地把世界上的人都想成了自己所希望的人,而且总是以代表着“人类历史的主流和方向”自居,要求世人都认同他们、支持他们。否则,就是“右倾”,就是“保守”,就是“政治不正确”。
历史和现实已一再地、残酷地告诉我们:具有诱惑力和煽动性的“精神乌托邦”,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不是幸福,而是灾难。(文/庞进,2017年4月9日于龙凤堂,2017年12月30日再改于枫华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