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大熊猫从濒危降为“易危”物种–历经28年后,这一标签广受欢迎。如今中国科学家敲响了警钟:大熊猫在中国的自然栖息地正处于严重危险中。9月25日在《自然生态与进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指出,1990年以来,适合大熊猫栖息的地区面积持续显著减少。当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e,简称IUCN)首次将大熊猫列为濒危物种。这可能使得中国在保护野生大熊猫数量方面取得的成就成为短期的胜利。
该研究指出,伐木活动、人类侵扰、道路建设和农业活动,导致大熊猫的栖息地被分隔成了小块,也就是所谓的栖息地碎片化。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教授欧阳志云和他的团队研究了40年来的卫星数据,得出了相关结论,并敦促中国政府采取实际行动,恢复对大熊猫友好的环境。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家象征,中国也是世界上唯一现存有非圈养大熊猫的国家。多年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各项行动,如恢复竹林、建立国家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使得大熊猫数量减少的情况得以扭转。2016年9月,成年大熊猫的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约1200只的低点回升,据估计达到了1864只,大熊猫随即被认定不再属于濒危物种。然而,即使是这一好消息也伴随着警告:国际自然保护协会指出,从长期来看,气候变化和其它因素仍会对大熊猫栖息地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导致大熊猫数量的增长只是一个暂时的胜利。大熊猫的分散化分布加剧了这一问题:目前它们仅分布在六个山系中,被分割为30余个孤立的小种群,其中18个种群中大熊猫的数量不超过10只。
欧阳志云及其同事指出,近些年来,中国的恢复努力对于大熊猫的栖息地产生了积极的效果。该研究称,有计划的改变意味着“大熊猫及其栖息地所面临的多重压力将会有所下降”。但他们也补充说,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和其它侵害行为,可能会破坏这方面的成果。研究人员对中国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防止大熊猫再次面临灭绝危险提出了建议。欧阳志云说,中国必须“通过建设栖息地走廊和减少栖息地碎片化,改善孤立的大熊猫小种群间的连通性。”该论文还呼吁建立切实将大熊猫栖息地与人类开发活动隔离开来的“生态红线”、扩大大熊猫保护区、限制熊猫国家公园的旅游活动等。(转载自纽约时报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