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是个收获的季节,农人劳作有了果实,荡漾着喜悦之情。我虽不是农人,没有在大地上耕作,可我在稿纸、键盘上笔耕不辍。就在昨天,加拿大社区网刊发我的原创文学作品整整一百篇了,我的感受与如同农民在金秋十月,堆满粮仓的金黄稻谷是一样的。
我是今年农历二月二龙抬头那天邂逅加拿大社区网的。记得那天春光明媚,雍老师邀请我们几位同事到他老家去赏油菜花。那天中午,我们正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欣赏大美油菜花海时,接到我曾经教过的学生,现任职西安财经学院的白忠德副教授的微信,他在微信里对我的几篇文章的点评,也多是溢美之词,并给我发来了加拿大社区网总编龙先生的微信号,鼓励我把散文随笔给龙先生发去。白忠德在文学上是很有成就的,已出版了几本散文集,《我的秦岭邻居》获得“冰心散文奖”这样一些全国性文学作品大奖。有了他的鼓励,我就把那天上午的经历,写成一篇文章《到槐树关赶集》,从微信上给龙总编发过去了。半夜两点多,我听到手机有微信提示音,打开看了看,竟然是龙先生给我发过来了文章网页链接,我急忙打开网页,看到了这篇在文学专栏上刊发出来的文章。我非常兴奋,又认真把这篇文章读了一遍,读完后我像吞一只苍蝇一样难受,文中发现了一个错别字,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给龙先生发了条微信说了这事,没想到龙先生马上修正并给我回复了,还向我道歉,让我深受感动,这在其他微信公号平台上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作为国外华人社区综合网,龙先生是非常忙的人,为这样的小事打扰他,我还真有些不好意思,但我也了解了龙先生是一位严谨务实、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的媒体人。我们这儿的夜晚,正是他们那儿的白昼。他为了影响我的休息,我发过去的文章,他总是挤时间在晚上十点钟以前编辑好,刊发出来并在第一时间给我发来文章链接。
我是学中学数学教育并长期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工作,写散文随笔也是近三年的业余爱好,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不少文章,自从在加拿大社区网刊发作品以后,其他刊物上我几乎不再投稿。加拿大社区网刊发的每一篇文章,对我就像注射了“兴奋剂”一样,激励着我去写下一篇。从那以后连续三个月,几乎两三天写一篇,发过去的文章,龙总编修改后都给刊发了。去年十一月,我的第一本散文随笔集《秦岭深处》由团结出散社出版,到今年五月中旬,我的第二本文稿《秦岭有情》即将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准备出版发行。从五月中旬至今,将加拿大社区网刊发的作品集结已有十多万字了,预计到明年初,第三本文集将完稿。
我何以有这么大的动力?这要感谢加拿大社区网龙总编!加拿大社区网是以时政新闻为主,文学是网页上一个小专栏,我的文章在社区网刊发后,龙先生将我的大多数文章又在微信中分享转发,并写出热情、风趣的推介语,我又在微信朋友圈中连同这些推介语一起分享。看到微信圈中的朋友纷纷点赞、点评,那种感觉真好。比如,五月初,加拿大石油重镇麦克默里堡(Fort McMurray)遭遇特大森林火灾,不仅加拿大全国上下众人关注,也引起世人的揪心。我写了一篇文章《大火无情》,五月七日在社区网刊发了,龙总编写了如下推介语:“这是中国陕西的一位作家,也是社区网的长期专栏作者,在看到Fort McMurray林火之后所写的文章,述说山火无情的现实。谢谢作者的分享,也祈求更多的人关注和关爱Fort McMurray的林火以及这个地区的灾民。至目前为止,林火没有减弱,相反有加强之势,更多的人将通过空运转移。本网将积极关注林火情况,并对社区义举和爱心活动。”在微信上平台上转发。又如,我写了一篇《多彩的故乡》在社区网刊发后,龙先生在微信中分享,并写下了推介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但每个人对故乡的情感是不一样的。或者至少可以说,每个人对故乡情感的解读是不一样的。作者通过对颜色多变的故乡的描述,那份热爱故乡的感情跃然纸上,让人感动。”……而能多次享受这种荣幸的作者,仅我一人。
龙先生经常回祖籍国,他为了使我的作品及时刊发,主动给我发微信,“我已到上海了,作品直接发我微信。”因平时作品发电子邮件,十几天他不在加拿大,担心我着急,就让我把作品发他微信上。前几天他又回内地,上飞机前他给我发了短信:“在机场候机,马上飞上海。”还在微信上进行了一些交流。从认识龙先生开始,我与龙先生不仅是作者和主编的关系,似乎成了老朋友,加拿大社区网也成了我最常流览的网了。
时常有朋友问我:“在社区网发一篇文章,能给你多少钱的稿费?”我不愿回答这样问题,我是为兴趣爱好,利用业余时间来写作,若是为了挣稿费,可能就写不出这些作品,甚至会因写作带来痛苦。我的作品传递的都是正能量,歌颂的是真善美,借社区网这一平台,让更多的人读到我的作品,我又能找到写作的动力,这才有了文集的集结出版。我的收获是拿钱买不到的。
感谢加拿大社区网,感谢总编龙先生!(2016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