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大山侃大山”之后
5月28日晚,加拿大国家电视台举办了首场“大山侃大山”活动,非常成功。其实,这是记者第二次观看“大山侃大山”的节目,第一次看是滑铁卢地区华人联谊会举办的春晚上,不过那一次只是作为一个10多分钟的节目。第二次当然是完整的,整台节目耗时近两个小时。
开场劲舞
开场劲舞
看完“大山侃大山”,记者的感受是,在很大程度上,大山已经是一个在血液里流淌着中华文化的加拿大人,比中国本土老百姓还了解中国人的“老外”。正是由于这份了解和传承,他的节目才让现场的华人泪笑不止,看似皮毛或生活中小故事,但寓意却十分深远。
与春晚穿插节目一样,开场白还是打趣自己开始放弃上电视节目,热衷打造“大山侃大山”这一品牌节目,常常接到中央电视台邀请,这一次接到“法制栏目”邀请,套用华人熟知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估计大部分人都会联想到中国政府正在实施的“反腐行动”。
活动主持人介绍
正如大山本人对中国曲艺节目的理解,形式各异,但实现手段有两个,一个就是贬自己,一个就是黑别人。事实上,世界本来就是由“我”和“非我”组成,从这个角度,当然不难理解这两种手段。
从自己名字开始,就打趣学中文是命中注定的,因为哥哥的名字是Daniel,简称Dan(蛋),而弟弟的名字是Benjamine,简称Ben(笨),而自己的名字是Mark,肯定不合适直译,但大山就弥补了这一缺陷,挺好的组合“大笨蛋”就出来了。
谈到自己学中文,大山介绍说高中毕业后在渥太华一家华人照相馆工作,因而接触到华人与中文比较多。在这里,他甩出的包袱有两点,引发大家哄笑。第一,他将粤语和普通话叫做老百姓说的话和政府官员说的话,诙谐地告诉大家他最初学的是粤语。当然,在学习语言中,大山也指出骂人的话可能是最容易学到的。第二,加拿大和中国教育制度反着说,也就是前者是应试教育,而后者是鼓励式教育。不过,扪心自问,他说的还真有几分道理,听到西人说上简单一两句中文,我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会很自觉伸出大拇指赞扬或者使劲鼓掌吗?
在多伦多大学学了四年中文之后,大山获得奖学金,前往中国顶级学府北京大学进修三年。对于北京大学的生活,大山赞誉有加,尽管只在北京大学呆了三年,没有上过一场课,参加一次考试,当然也没有拿文凭,而只是一纸进修证明。他指出当年主要是走着学习,简称“走穴”,惹得大家哄笑。不过,大山也感觉有点搞笑,如此学生竟成为中国100名最优秀外国留学生,在北京大学100年校庆时作为杰出外国留学生代表发言。
接下来,大山为大家介绍了自己名字的来历。其实,在大学读书的时候,大山就有了自己的中文名字,“路士玮”。他打趣说,有了中文名字之后,很激动,拿回家给父亲看。父亲也很高兴,但搞不清楚,名字中间怎么还要加上“加减号”。“大山”一名其实是他首个相声中的艺名,从此就叫开了,流传至今。
可能是自身的体验吧!大山说,作为一个外国人,中文说得越好,好处多多的同时,可能也有负面的东西。他用大家熟悉的两个字“特务”来描述,惹得哄堂大笑。
对于中国式送礼,大山当然不会放过,指出那是绿色环保。也就是说,一份礼物甲方送出,乙方接收,乙方送出,丙方接收,如此循环。他拿他的恩师姜昆给的礼物,“空军特供大米”,他还特意有图有真相,上面还有战斗机的图标。为此,大山说,“这可是军用物质哦!”调侃说,自己看到这个礼品之后很紧张,怎么处理呢?正好楼上有家日本人,每天叮当烦人,他就将这个礼品放到这个日本人家里,然后匿名报警,从此消停了,因为这家日本人给关起来了!又引得大家哄笑,讽喻了中日关系。
说完送礼之后,对于中国式造假,也拿自己的体验做一番。当然是许多人接着大山的名字在做各式各样的广告。对于这部分内容,大山还挺上心的,搜出了一些照片,然后讲出这些照片后面的故事。让观众哄笑的同时,也不得不去思考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中间穿插的快板,大山把观众逗得满堂大笑,将当年中国学习雷锋的故事编程快板,再“合情合理”的加入自己的元素,能让大家不笑吗?最后部分,大山就讲述自己如何在中国成名,但没有在美国成名的机会。据他调侃,其实他也有在美国主流电视台出名的机会,可是没有及时回答出“您在中国到底多有名?”这个问题时,美国的机会也就放弃了。值得高兴的是,大山的儿子已经说了,“中国是您的地盘,那我就去美国发展吧!”
从记者感受看,“大山侃大山”活动很成功,笑声不止。唯一的缺陷可能是,当天我带小孩在场。究竟是全程中文,无法吸引小孩。当然,这可能的原因也是我们中文没有抓好,学好。假若大山能照顾华裔下一代的话,也许会更为完美,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