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三邦易手對潮僑的影響

潮州民性,敬業樂群,善於經營,這是各方所公認的。譬如越南,應該是廣府幫的人先到,廣府人已在西貢、堤岸等都市,建立起相當穩固的經濟基礎。潮州人除了有部份僑領,可以在西貢等大城市立足外,大多數還是在鄉下的小市鎮,做些小本經營。不過潮州人勤儉成習,刻苦耐勞,生意可以從小做起,越做越大,日積月累,而財富也就越聚越多。到了生意發展之後,便需在大城市設立機構,作較具規模的經營。到了越南三邦易手之前,在越南的西貢與堤岸,以及高棉的金邊,潮州同鄉,在經濟文化各界均極蓬勃;而各種行業的領導人,潮州同鄉所負責的也不少。反之,廣肇幫的人士,以大城市的皮費過重,無法維持,為了節省費用,退居小市鎮者,為數亦不少。有的人是這樣說:潮州人因為勤,勤則藝精;而且儉,儉則有所積蓄。一個人既然精於某種行業的技藝,手頭又有資本可以經營,發展自較容易,而失敗也自然減少。所以潮州鄉親的生意,能越做越大,往往自零售做到批發,由批發做到出入口,甚至遠洋貿易,潮州同鄉都佔有相當的席位。

自越南、高棉、寮國三邦易手後,我潮州鄉親,在該地損失的生命財產,固然無法估量,而冒九死一生的危險,能逃出生天的,多能於新到的地方立定腳跟,站了起來。原來居住於越南三邦的潮州同鄉,多數是冒險出海,先逃到泰國、香港、馬來西亞或印尼等地,然後才以難民身份,移居到美國、加拿大、法國或澳洲等地方。但潮州鄉親的適應力極強,往往到了一個新的地方經短期之後,便能適應當地的生活。我曾於洛杉磯、三藩市等地,面晤過幾位由越南或高棉移居到美國的僑領,他們都有這樣的感覺:越南三邦的易手,潮州僑居於該地的同鄉,固然損失慘重,但到了美國之後,大家都能從頭做起,往往一家人中丈夫外出做工,太太在家裏一方面照顧小孩,另一方面又領手工到家裏去做,藉以幫補家務。較大的兒女可以讀書,生活很安定,這兒的工資高、收入多,潮州人又勤儉成風,大家都有積蓄。美國是科技先進的國家,發展的面較闊,兒女不愁沒有受教育的機會,而且這裏的交通方便,建立國際關係容易,進身的機會較多,所以我們在過去的損失雖大,只要能逃到美國、加拿大、法國或澳洲等地方,未來發展,較諸原僑居地是好得多的。

比方在「戰火屠城」(The Killing Fields)一片中,獲得第五十七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男配角獎,成為華裔在國際電影獲得最高榮譽的得獎演員,也是第二位獲得此項榮譽的非職業演員的吳漢先生。他出生於高棉,父親是我們的揭陽鄉親,母親是高棉人,早年家境富裕,他曾受過高等教育。高棉易手後,他憑個人的機智逃到泰國,在難民營住了一年多,便被接運到美國,現在洛杉磯中南半山難民輔導就業中心工作。吳君獲獎,不但為個人之榮,也是中國人之榮,如果他不是逃到美國一一特別是住在這個以製作電影而聞名世界的洛杉磯荷里活的環球片場,是世界最大的攝影場——相信吳君是沒有機會獲得此次入選而一舉成名的。(文/林萬任)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