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說(1097):疫後湧現的消費行為

在2020年爆發的新冠疫情,受到感染的人數可算是空前,死亡的人數也絕對驚人;影響遍及全球,無遠弗屆,對生活方式引發了意想不到的變化,消費慾望及模式和疫前的習慣也截然不同。

在疫情期間很多活動都受到限制,飛機停飛,遊輪停航,來往各地的交通幾乎都停頓下來,連社交活動也受到規範,人們感覺突然失去一切自由,無奈之感前所未有。

差不多三年過去了,疫情逐漸趨緩,禁制措施逐步放寬,日常生活慢慢回復正常,但人們的心態與行為卻起了極大的變化,最顯著的是消費模式的改變,愈來愈不理性。

長時間的禁固使很多人感到寶貴的光陰被無情地奪走了,過去三年的日子過得一片空白,心有不甘,必須盡力補償。有人尋求美食,三天一小宴,十天一大宴,尋求味覺上的滿足;有人馬不停蹄,到處尋幽探秘,足跡遍及全球;有人瘋狂購物,以物質來補償損失。被壓抑多年的消費慾望與行為突然得到了䆁放,就如山洪爆發一樣,一瀉千里。

有人形容這種消費模式為「報復性」的消費。我有點莫名其妙。到底是向誰報復呢?不可不知,狂飲暴吃,對健康是有害的;不停出門遠行,對體力也是一種負擔,必須適可而止;物質帶來的滿足感是非常短暫的,日常生活所需的東西不缺少就足夠了,何必浪費。

在疫情期間,有些人利用「宅家」的時間來進修,學習,提升自己的素質,不會感覺光陰虛度。有些事情以前沒有時間兼顧,如今可從容面對,一氣呵成。他們接受疫情對生活造成的不便,接受現實的改變,以不變應萬變,如常生活。疫後也按照過往的習慣如常生活,想也沒有想過如何彌補疫情造成的「損失」,他們也沒有感覺失去了什麼東西。

其實「不理性」的消費者都是一群經濟條件比較優厚,有餘錢也願意花錢的人,他們的行為產生積極的作用,對沉寂的經濟是一根強心針,加速它的復甦。社會需要多樣化,過分「理性」的消費者,雖然不一定是「窮光蛋」,但肯定是花錢十二分審慎的人,消費市場不能依賴他們,否則會變成一潭死水。(2023/7/28)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