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2月21日,美国时任总统尼克松应中国时任总理周恩来邀请,实现历史性上首次访华,期间与领导人毛泽东会面,结束两国多年彼此孤立和敌对局面,亦为之后两国建交以及中国加入国际外交舞台奠下基础。近日,中美两国举办尼克松访华50周年纪念活动,希望“回顾历史,展望将来”。
但在中美关系因贸易、新冠疫情、人权等问题恶化之际,当年破冰会晤又对今天转冷的中美关系有什么启发和借鉴之处?历史的地缘政治尼克松的中国破冰之旅最大诱因来自地缘政治。美国和苏联当时处于冷战,美国在进行多年的越战中处于弱势,国内反战情绪高涨,要做到从越南体面撤兵,以及向苏联施压,中国成为了一个潜在的合作伙伴。
与此同时,中国和苏联在1950、60年代开始,因共产主义路线以及军事威胁等因素关系转差,中国担心苏联的军事威胁,苏联不满中国的人民公社运动和大跃进。1969年,两国间发生了珍宝岛事件,双方军队在黑龙江流域发生武装冲突。香港大学历史系徐国琦教授接受BBC中文採访时表示,中美当时就像一对互相有好感的男女,但由于彼此没有可信赖的渠道,有着相互不信任的巨大障碍,都担心自己是否一厢情愿但。同时,两国领导人均野心勃勃地想留下自己的政治遗产,最终促成这场中美大和解。
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的周仁华博士则对BBC中文表示,当时身陷“文革”当中的中国面临国际孤立,高层也对中国应该如何面向世界有不同的看法。周恩来希望寻求中国对世界开放,而林彪则倾向效仿莫斯科模式,这次与美国总统见面的决定,意味毛泽东认同周恩来的想法。结果,1971年的中美“乒乓外交”和时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秘密访华促成了这次外访,也出乎各界预期。尼克松的这次访华更被指“改变世界的一周”。
众多历史学者的分析都认为,那段时期中美致力改善关系,均达成了双方的目标:苏联不敢为所欲为,美国得以从越南撤兵;因为外交上的突破,尼克松获得更多国民支持,以压倒性姿态成功连任。因此,他和基辛格一起被称赞为外交高手。而中方则透过此次访华,让美国透过《上海公报》承认“一个中国”政策,并借此重返国际舞台。
徐教授说:“尼克松访华是中国重返国际舞台的重大一步,此后北京取代台湾在联合国代表地位;中美对抗苏联、正式建交,以至后来中国全面崛起。乒乓外交和之后中美领导人互访,无疑都是中国内政外交重要转折点,如果没有发生,则没有之后的发展。”周仁华博士则认为,美国好像在谈判过程中放弃的更多,例如基辛格曾向周恩来承诺会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让北京得到联合国代表地位以及讨论美国从越南撤兵与中方分享有关苏联的情报。
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者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接受BBC中文访问时表示,中美两国在当年实现双赢,中国能够利用低成本生产,实现以出口带动的增长,增加工人收入和减少贫穷;美国也在初期受惠,收入受压的美国消费者可以买较便宜的产品。中国对美国国债的需求,对受困于长期预算和国内储蓄双赤字的美国提供资金很重要,而中国也逐步成为美国出口的一大市场。
罗奇说:“尼克松访华首次出现在美国电视上,让神秘的中国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普通人的客厅里。随着社会主义的死敌尼克松前往中国,美国人突然开始关注现代中国的希望和梦想。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两国之间的文化和教育交流,以及不断深化的商业联系,为大多数美国人带来了与中国交往的机会。”
台湾是最大输家吗?如果在尼克松访华后的十数年谈论各方得失,台湾会被视为一个输家,中华民国失去了联合国合法地位。 在该次访华行程中,美中两国发布了《上海公报》,其中,美方承认(acknowledge,部分历史学者认为是应译作“认知” )海峡两岸所有的中国人都坚持“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重申美国对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并随着地区紧张局势缓和逐步减少驻台美军。之后,美方逐渐减少驻台军队,并在1979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
周仁华说,美台关系没有因为这份公报而告终,虽然两边只能以非官方式维持联络,但美国国会透过《台湾关系法》重申美国对台湾的承诺,长期以来,以“战略模糊” 的方式处理台湾问题。但50年时间过去,台湾问题仍然悬而未决,台海之间仍然存在外界担心擦枪走火的可能,例如近期解放军机“扰台”,引发广泛关注。
罗奇说,“模糊”路线已经逐步被强硬路线所取代,中国在东海、南海展示强硬外交政策对美国是一大忧虑,美方的亚太战略,例如现在的AUKUS,也同样引起中国深切关注。因台湾问题而引发交火的风险与日俱增。不过美国著名中国学者蓝普顿(David Lampton)则提出一个观点认为,中美改善关系,造就了相对稳定的地区环境,台湾可以繁荣发展走向民主化,如果当年两岸关係持续转差,台湾或没有今天得来的成果。
在中美关系因为贸易、人权、科技等问题上对抗愈演愈烈之际,美国政界将尼克松访华在改善对华关系上作出不一样的解读,有些人认为,昔日与中国交往的模式可能已经过时。2020年,时任国务卿蓬佩奥到访尼克松总统图书博物馆时,一边承认尼克松改善美中关系的贡献,一边认为他当年的理想达不到。蓬佩奥引用尼克松在1967年的文章指出,尼克松认为就世界安全的角度而言,中国不该被孤立,他的目标是引导中国改变(induce change)。但蓬佩奥认为,尼克松展开与中国交流的策略,在当时可能是最好,他是想要更自由、更安全的世界。但时过境迁,美方所期望中国的改变并没有发生,而美国曾给予中共及其政权特别经济待遇,换来的是中国拒绝西方国家进入,以及对人权的漠视。
但多数专家认为,中国崛起并非当时的领导人能够预测,中国的经济和人权,均不是尼克松政府的考量范围。周仁华说,尼克松和基辛格是属于外交政策务实主义者,对别国政治制度及政府如何对待其公民都没有兴趣,而当时美国并不会觉得中国有巨大的商业潜力。是在中国提出改革开放后,一些外国观察人士才开始认为,与中国进一步接触和经济增长可以对中国产生某种形式的政治自由。
不过,这种看法已受挑战。周仁华说:“中国从全球经济中受益匪浅,尽管中国从自由世界秩序的规则和制度中受益,但它选择挑战这种秩序,同时也变得不那么自由和开放。这是对现实的简单化描述,不过却是现在华盛顿盛行的观点,尤其是在共和党人中。到目前为止,拜登政府并没有改变这些观点。”罗奇则说:“我认为美国政客和所谓美国对华专家的广泛共识,未能领会中国政治经济体制中独特的中国特色。相反,有一种错误的印象,即中国最终会趋同于西方和美国的规范。2001 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强化了这种印象,大多数美国领导人错误地、天真地认为该协议会将中国锁定在以规则为基础的西方贸易体系中,导致中国变得更像我们。”
罗奇说,当年美中领导人改善关系,可以形容是“权宜婚姻”,但如今这场婚姻已经破裂,贸易和科技战令双赢走向双输,有别于冷战时期的苏联,今天的中国强大得多,而美国国内外面临的挑战也大得多。“尼克松访华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因为它把信任、尊重和共同利益摆上了台面。今天,我们几乎忘记了那些重要的教训。当前的美中冲突反映了两国政府之间日益增长的不信任和不尊重感。也没有太多证据表明两国有兴趣在解决全球健康和网络安全等共同利益方面开展合作,”他说。“如今,这种关系陷入了严重的困境,贸易战迅速演变为科技战,现在又呈现出另一场冷战的态势。美中两国都需要深入研究 1972 年尼克松访华的教训,以免为时已晚。”周仁华则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当前的中美冲突将继续存在。他说:“很难想像每一个棘手的双边问题,贸易、地区安全、网络安全、技术竞争、人权等,都可以解决,尽管它们或许可以管控。也许时机到来时,两国领导人会看到机会之窗,并会像50年前尼克松和基辛格那样采取行动。”
在如今的国际舞台上,中国似乎与俄罗斯联手抗美。 港大的徐国琦教授认为,如果从民间互动的态势来看,中国和美国现在的关系比与俄罗斯的关系更为密切。但他说:“中俄之间有历史、现实和战略问题,中国人和俄国人是不是友好,是一个大问号;然而,中美之间,某种程度上,两国人民还是比较友好,美国帮助了中国发展,对外人文交流、国际化都跟美国分不开。”
徐教授认为,中美两国并非处于新冷战状态,也不是此前美苏冷战的零和游戏,中美之间虽然有口角,但仍保持外交关系,经贸各方面也非常密切,有利益上的交汇。而中美贸易问题的严重性,也比不上1980年代的美日贸易磨擦,中美双方仍有化敌为友的可能。“对政客来说,如果他们找出一种新的‘乒乓外交’模式,对中美两国有利,也对世界和平有利。为什么今天我们做不到?不仅有可能,也是有理由,甚至是必须做到。如果分道扬镳,则会是不归路,摧毁国际化,中美都是失败者,世界和平也受到巨大影响,”他说。(转载自BBC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