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吕梁箫声》有感
《吕梁箫声》是李彦老师的一部小说自选集,里面一共收录了12篇小说和节选。这本小说集从回首熟悉的校园往事,到描述扎根异地的艰辛,在中西文化价值观比较与思考的基础上,同时探索人类命运的异同。整部作品文笔优美,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是一部值得我们再三品读的佳作。
在这12篇各有千秋的小说当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与小说集同名的《吕梁箫声》。初读这篇小说时,我并不是很理解里面错综复杂的情节内容和人物设定;只是觉得小说跨度很大,情节很跳跃。随即我便上网查询了小说中的历史背景,再读时许多原本疑惑的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首先,作者刻画的主人公“花和尚”是一个口无遮拦,心直口快的人;在整部小说中他显得与周遭的人都很格格不入。这个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长大的白人与1980年代刚刚改革开放的国人有着本质上的价值观差异和文化冲突。作者运用人物性格特点和细节描写使这种价值观差异和文化冲突被放大,进而让读者们产生共鸣。
小说在刻画“花和尚”的同时还穿插了露西和吹箫男子凄凉的爱情故事。作者运用婉转凄美的文字描述了这一对苦命鸳鸯因为种种原因终究还是情深缘浅,相爱莫及。我个人非常喜欢文中这样一段描写:“只是每到夜间,由破旧的小屋窗缝里流淌出的洞箫声,呜呜咽咽,在黑暗中盘旋得更久,更远。”作者并没有直面描写露西和吹箫男子离别时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画面;而是从侧面用洞箫声来营造出一种黯然神伤,欲哭无泪的无奈。我个人觉得后者反而能更好的直击人心,使读者在平常的故事中看到当时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
小说的创作背景是在1980年代,那是中国刚刚结束十年文化大革命并且提出改革开放政策的时代。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这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正如唐太宗李世民所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镜子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有所借鉴,以便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而中华民族浩瀚烟海般的历史正是这样一面明镜,每每抚今追昔,我们总能收获良多。我想《吕梁箫声》这篇小说不止是对校园往事的追忆,更是历史的明镜,让身处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无法回避对上世纪的忖量和沉思。(文/徐夏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