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在香港,父母督促子女读书时常说:“读英文,读英文,中文没有用!”当时香港经济的骨干,是小工厂和家庭生意,如塑胶花、假发等,不必雇佣受过教育的年青人,所以我们普遍出国留学,然后留下。在我大学预科毕业班三十六人中,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英国、美国和加拿大,就有三十人。我们都在西人的机构工作,可算是打进了主流社会,但社交生活,还是滞留在华人圈子。早上吃面包牛奶,中午在外面吃西餐,晚上回家则仍吃中餐,用筷子。到了周末,全家去中式酒楼饮茶,路上买个汉堡包给小孩子。大人吃叉烧包、喝茶,小孩子吃汉堡包、喝冰水。饮茶后,就把小孩送去读中文。
父母叫我们读英文,我们却把小孩送去读中文。这是不听话,但是否不孝呢?孔子是能哭能笑,能喜能哀,有血有肉的智者。他口述“孝经”,由曾子笔录,全书仅一千八百字。但对孝道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曾子有一次锄地,不慎把瓜的秧也锄了,他爸爸用大木棒打他,把他打晕过去,当时还好像说过:“打你是为你好,打错了又怎样?”。孔子认为曾子不对,“小杖则受,大杖则逃”。中国的父辈,经常把“听话”等同“孝”。孝经中认为不必绝对听爸爸的话:“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昔曰刘备在蜀国禁酒 , 命令凡拥有酿酒具的都杀。有大臣进言,“我国不但禁酒, 而且禁淫。凡男人都拥有一套淫具, 所以都要杀。”这就是臣争于君。李世民跟随爸爸李渊一起打仗。有一次李渊决定连夜拔营,世民认为不可,李渊不接纳。李世民于是在帐外大哭,爸爸终于取消了行动, 后来打了大胜仗。本来李世民应该遵循父亲,才称得上是孝顺,但在中庸者看来, 他拒绝了爸爸不智的要求,因而没有使爸爸因失败而背上煳涂的恶名,这才是真正的大孝。
父母的价值观,形成于他们的少年时代,与我们相距约三十年。以前中国社会数千年不变,现在社会转变很快,所有价值观都要经常重新估价,所以无法完全听从老爸的话。那么孝是什么呢?“孝经”的阐释,最为恰当:“始于事亲,终于立身。”善事父母是孝的开始,立身行道,使父母都感到光荣,这就是孝的终极。
在中国父权中心的社会,“孝经”深刻的道理,和现实社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不用。在父权中心的家庭里,父亲是绝对的主宰,女人和孩子没有人权,是他的奴隶,他对家人拥有生杀之权。在封建时期的中国农村,爸爸可以把儿子杀死,而官府不追究。农民可以把妻女卖掉,偿还自己的赌债。爸爸在外面,可能对人点头哈腰,满面笑容,可是一进家门,表情就发生戏剧性的变化。他脾气暴躁,不讲情理。爸爸无错天无错,他定下家规,随时藉口孝道,打骂俱下。这样的爸爸,实在是威不可言,乐不可言,丑陋不可言。家庭的目的之一,是保护家人,但在这样的家,家人不但受不到保护,反而受尽欺凌。今天成年的中国男性,很少没有受过爸爸的欺凌。“孝经”说:“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对奴僕婢妾,都以礼相待,更何况对妻子、儿女?这样的治家方式,才可以得到全家的欢心,大家和睦相处,人人都会去孝顺自己的父母。礼是什么?“礼者,敬而已矣。”爸爸在家中天天暴跳如雷,好像一隻大猩猩,是“非礼”的行为。
爸爸可能把自己一生的精力和满腔心血,都交付了给儿子,他自己不吃,也要给儿子吃。但他不擅长表现爱的感情,只能表现怒。他对儿子讲话,都是用命令、呼喝、嘲笑的口气,从来不好好地跟儿子说一顿话,以致父子缺乏沟通。中国人是全世界最不了解爸爸的民族。中国人对爸爸,心里忿恨,但表面上驯服、听话,对任何横暴,逆来顺受,不敢据理力争,恐怕惹来更大的凌辱和麻烦。人们很少谈及自己的爸爸,与爸爸有深厚感情的人也很少,但也不会公开骂爸爸。当他做了爸爸,他并不能回想往事,为下一代解除那当儿子的痛苦,因为他没有见过别的教导儿子的方法,不知不觉,他又用了爸爸那一套。丑陋爸爸的儿子,长成了丑陋爸爸,父权中心的家庭,因此世代相传,传了几千年。
中国父权中心的家庭里,爸爸在,不许有私财,一切钱财都要交给爸爸统一管理。朱自清,浙江人,一九一六年考进了北京大学。他乘火车去上学,爸爸去送他。他把当日的情景写成散文“背影”。这是文学大师文采斐然,脍炙人口的名篇,凡是中学生都读过。朱自清毕业后成为大学教授。爸爸要他把薪金全部寄回家,他不肯,爸爸即把他的太太和子女逐出家门。这后事甚少人提及,因人们不愿意破坏“背影”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
西风东渐以来,孝道又到了另一极端。我们年轻时敬老,现在老了,竟然没有人敬我们,甚至有青年叫我们做“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西方人不敬老,不讲孝道,有其历史原因。西方文化,源自希腊和罗马。希腊山多地少贫瘠,但多海岸线,要有成就,必须出海经商、殖民、掳掠。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老年人没有作用,希腊的法律,十八岁即可不听命于父毋。至今西方法律,还是沿用此传统。罗马位于意大利半岛,会三面从海上受敌,而北面的阿尔卑斯山,不能阻止日耳曼民族的入侵。为了生存,罗马成为军国主义国家,不断向外扩张。农民参军可以脱贫,而且可以因军功升迁,有一两个甚至掌军权而成为皇帝,因此老年人也缺乏壮年人的功能和作用。
有大陆人从乡间到香港找同乡,见客厅坐了一个老太婆,是同乡的母亲。同乡的太太说:“这个老东西我们不要她,你把她带回乡下吧。”孝是我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中心,现在到那里去了?“孝经”是孝的中庸之道,既可纠正父权中心家庭的粗暴,又可抵挡西方不孝的歪风,足以在这东西文化交流的时代,建立人道的价值系统。应该大量编印通俗宣传读物,使之深入每个人的心灵。每个中国家庭,都必须有一本“孝经”,使父母和子女可以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使孝道的正途,一代一代的传下去。(文/林达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