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蜗居,羡慕新加坡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走了,香港传媒爆热报导。与此炽热一谈,还有香港出现新楼盘三百方呎蚊型会所、16方呎佣人房伸不直双手、窗台大过厨房……,令港人目瞪口呆的缩水空间,随之也不期然对李光耀投以特别崇敬的怀念。

无论私楼的设计如何备受讥讽与批评,近日销情可观,一天便卖个满堂红。大埔岚山197方呎(不足20平米),去年卖165万港元(逾20万美元),非常抢手;该楼盘散卖25个迷你单位,录得超过700宗登记,28位准买家争一个单位。蚊型、“奇则”单位销售这么火热,不能美言为香港经济繁荣,实质是反映了港人居住的悲哀。

香港楼价高,市民负担能力下降,只有愈住愈细小。差饷物业估价署公布的2014年楼价指数,面积431方呎以下楼宇升幅达15%,比整体楼价13%为多。中原城市领先指数(中型单位)达135点,创出历史新高。市区私楼400万以下单位已绝迹,连二手公屋、居屋呎价也屡创新高。2015年初,全港最贵公屋接连打破纪录,市区以外的公屋呎价也有过万。大角咀居屋海富苑,实用213方呎的单位,以309万成交,呎价超14,500港元,贵绝全城居屋。

除了私楼、居屋、公屋呎价每创新高之外,出租单位也啧啧称奇,令人触目惊心。有的旧楼在厕所内把上面空间设置成床位出租,网民笑言租客大可方便方便了;有的单位则间隔成棺材床位,高四呎、阔三呎、长约八呎,以木梯上落;有的设计成太空舱,面积三呎乘六呎,月租二、三千;也可蜗居到工厦劏房……这些“骑呢”(广东话,意即怪异)单位,愈见愈多。

关键的是,劏房呎价贵过亳宅,远离市区的上水及粉岭劏房,租金已上升至呎租28元,较亳宅呎租25元还要高。调查显示,逾三成劏房住户月入少于一万元,但每月须负担平均近4,000元租金。

据Demographia报告指出,本港楼价中位数是家庭入息中位数的17倍,是该调查历来最高比率。该研究机构认为,比率为3或以下是可负担水平;澳洲楼价负担比率为6.4,已足令人担忧。如今,香港楼价超贵,动辄每方呎过万港元。大学毕业生毕业一般负债近二十万元,待清除债务后,经多年工作也无法储得首期买楼。因此,不少父母把自住楼宇二按,以取得首期为子女买楼。有专家指出,二按造成了私楼泡沫。

事实上,香港楼价已超高至一般人难以承担,青年人甚至看不见前路。为了未雨绸缪,香港青年排队轮候公屋,现有三万多名35岁或以下拥有专上或大学以上申请者。港人有骂他们“废青”,也有责难他们放弃自己。然而,港楼已颷升至如此高昂,公屋空间与设施却愈趋完善,甚或比私楼的居屋环境更美好;青年人选择轮候公屋有其道理,已不能简单地批评他们的抉择。

占中运动之后,青年对清场行动的关注立即下跌。关于居屋预售的消息,在社交媒体的热门议题高踞第四位,反映青年对住屋相当渴求。今年1月,排队递交申请表的场面墟冚,属历来罕见。乐富居屋销售中心一天之内收到41,000份居屋申请表,约1,800份为绿表(公屋居民)、白表(非公屋居民)则有39,200份,超额认购18倍。白表配额只有864个,即白表申请者是最少45人争夺一个单位。

观看新加坡,现时逾8成人住在较宽大、且又负担得起的组屋(公营房屋)。在新加坡,以65万坡元(370万港币)可购入一个实用面1,100方呎单位;但在香港则只能在市郊买入一个不足400呎的小单位。对港人来说,新加坡是买楼安居的典范。

讽刺的是,李光耀很早已学习香港公共房屋政策。1953年香港石硖尾木屋区火灾后,港府在原址建徙置区安置灾民,是香港第一个公共屋邨。李光耀借镜香港经验,且予以改良。1959年他上台后,便成立建屋发展局,不久便发展组屋。组屋主要不是出租,而是售予民众的公共房屋,由政府开发、以低价出售。组屋有点类同于香港的居屋。

李光耀离世,一些港人对他的政制未必认同,但对他的房屋政策多为叫好。这不得不令人佩服李光耀的先见:市民安居乐业,政治稳定。可以想象,香港特首梁振英要是能好好处理香港房屋问题,他所面临的反对声音将大大减少。事实上,有意置业的港人正在期望降温魔术棒的出现。市场相信随着美国加息以及香港建屋落成量增加,楼价将会回调。届时,无壳蜗牛将可较轻松的一圆业主梦。(来源:BBC中文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