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否会效仿瑞士取消汇率限制?

瑞士上周意外取消瑞士法郎兑欧元上限的做法提醒人们,各地央行掀起汇率战会带来不可预料的附带损失。随着市场逐步消化上周混乱局面带来的影响,预计关注焦点将转向全球汇市的其他问题上。

说到这一点就不得不提到中国。和瑞士一样,中国暗中实施的汇率挂钩政策正越来越难以维系。

由于很长时间以来人民币都是和美元挂钩的,因此人民币兑几乎所有其他主要货币都在升值。日本推出被称为“安倍经济学”的经济政策以及随后实施的量化宽松措施致使日圆大幅贬值,作为全球最大出口国的中国面临这种情况已经有两年时间。现在,欧洲央行也似乎准备好推出量化宽松措施。瑞士的决定也意味着瑞士央行减少了维持瑞士法郎兑欧元上限所需购买的欧元数量,再次表明欧元必将贬值。

人民币进一步走高可能对中国经济来说不是一件好事。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将于本周晚些时候公布,如果像一些人预计的那样,无法实现政府7.5%的增长目标,那么中国的GDP将出现24年来最低增速。与此同时,中国经济面临通货紧缩威胁,同时还新出现了一股外资撤离风潮。

上周的汇市骚动对经济增长构成了新的不利风险,因为中国的出口商品将更难在欧洲市场上售出。欧洲是中国的第二大出口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中国面临的另一个风险是人民币升值放大了通缩力量。在过去近三年里,生产者价格不断下跌,而原油价格的暴跌加剧了通胀进一步下降的倾向。房地产市场彷佛也在果断推动物价走低。周末公布的最新官方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中国新建住宅均价同比下跌4.3%。

摆在北京眼前的一道难题是,外部的货币汇率波动是它所无法掌控的。如果瑞士央行允许欧元兑瑞士法郎贬值的做法引发新一轮竞争性货币贬值,那么中国可以容忍人民币再升值多少?

虽然瑞士央行和欧洲央行上周采取的政策行动看起来截然不同,但两者还是有一个共同点:当它们无法忍受更多痛苦时,才不情愿地采取了行动。

通缩之所以是央行的头号公敌,原因在于在通缩的环境下,债务的还本付息难度加大,随着消费者推迟消费采购、企业推迟投资,经济增长和就业可能受到抑制。

以中国的债务水平,如果发生通缩,无疑是令人担忧的。估计目前中国的债务总规模超过GDP的250%。中国12月份低于预期的银行贷款增幅也显示出经济中的需求已经疲弱。

随着投资者不再押注人民币升值,另一个值得担忧的领域是资本流动状况。近几个季度,已经出现了热钱流出中国以及外汇储备减少的迹象。

2014年第四季度的数据显示,中国外汇储备减少480亿美元,至3.84万亿美元。根据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最近的一份报告,这可能反映出,在当季欧元和日圆兑美元分别贬值4.2%和9.3%的情况下,外汇估值变化的影响和资本外流的双重作用。

美国银行称,去年第四季度资金流出规模从第三季度的680亿美元扩大至1,200亿美元。

同时流动性也有趋紧迹象。最新数据显示去年12月中国货币供应减少,M2增速从11月的12.3%降至12.2%。美银指出,由于中国央行购买的外汇骤减,M0(最窄意义上的货币)增长非常缓慢。

资金流出加上流动性趋紧,这凸现了中国央行面临的挑战。如果资本流出加速,那么维系汇率挂钩政策将需消耗更多外汇储备。

这势必导致流动性减少,除非中国央行能出台新的宽松措施,比如像市场预计的那样,在明年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

但危险在于市场可能对人民币丧失信心,这时即使流动性增加,也可能只是方便更多资本流出而已。这种情况下,中国效仿瑞士、放松汇率管制的可能性将变大。(来源:华尔街日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