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掌控人阿道夫-奥克斯
世界上几乎所有关心时事的人,没有不知道《纽约时报》的。它是一份在美国纽约出版的日报,在全世界发行,有相当的影响力,是美国高级报纸和严肃刊物的代表,长期以来拥有良好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它自19世纪末诞生起,跨越三个世纪,一百多年长盛不衰。而德裔犹太移民的儿子阿道夫-奥克斯正是这个百年报业帝国的缔造者。市面上流传着许多关于阿道夫的传奇和虚构的故事,而事实的真相要比这些更为复杂,也更加有趣。
家中收入的来源和男性劳力
阿道夫从小就担当起他父亲未曾尽责的养家糊口的重任,他是家中收入的来源和男性劳力,不光要养活他的母亲,还有后来降生的五个弟弟妹妹。
阿道夫的父亲曾利用当地对物资的极大需求买进卖出,发了一笔不小的财。由此父亲被虚幻的繁荣所陶醉,大举外债,买房买地。一家人生活富裕,极尽奢华,马车往来,群仆环绕。然而好景不长,1867年发生经济恐慌,债主们开始找上门来。由于扩张无度,父亲宣布破产,将所有房屋、农庄和实业变卖一空,一家人搬进一座简陋的出租屋里。
父亲的耻辱对阿道夫产生了转变性的影响。他下决心要凭自己的聪明才干和勤奋努力成就一番事业,来拯救家族的财富和荣誉。
1877年,阿道夫与保罗等人合伙创立了《查塔努加每日快递》。然而,粗制滥造、近乎无法阅读的《查塔努加每日快递》从一开始便注定命运多舛。保罗实际上是个酒鬼,还是一个离开鸦片就不能活的瘾君子,他只在工人们以离职相逼的时候才付给他们工资。不久,《查塔努加每日快递》因堆积如山的欠款单而宣告破产。尽管此经历令阿道夫沮丧,但他依然醉心于创办自己的报纸。当濒临倒闭的《查塔努加时报》的老板问他有无兴趣收购这家已有九个年头的报纸时,阿道夫毫不犹豫地点头。1878年6月2日,阿道夫名下的《查塔努加时报》发行了第一期。在付完预付款、租金、一周工资等后,阿道夫只剩下12.5美元来经营他的报纸。
最初的三年异常艰难,但在阿道夫出色的管理下,《查塔努加时报》稳步发展壮大。到了1880年,阿道夫已然成了家中情感和经济的支柱。他将父亲聘为簿记员,弟弟聘为记者。他购买了一栋佐治亚风格的大房子,把父母、弟弟妹妹,以及听力严重受损的祖父全都安顿在这里。
阿道夫对奢华铺张有着天生的才能。1891年,他的这种才能在修建《查塔努加时报》新办公大楼时得到了充分宣泄。然而,他也为此欠下了巨债。同时,投资房地产失误也进一步加剧了他的危难处境。但阿道夫拒绝步父亲的后尘,宣布个人破产。他打算收购一家报纸以产生收益,并且还是纽约的报纸。
美国新闻业最贪心的人
1895年,第一次机会来了。有人告诉阿道夫,《纽约水星报》正等人收购。但阿道夫心存顾虑:这家报社规模很小,毫无名气,而且要价16万美元。阿道夫认为自己只能借到10万美元,同时,阿道夫发现,报纸的业主无法将合众新闻社的特许权转让给新的发行人。这笔交易的谈判最终破裂。
尽管收购《纽约水星报》是一次沮丧的经历,但这却为阿道夫拥有一家纽约报纸的梦想插上了翅膀。1896年3月17日,也就是阿道夫38岁生日后的第五天,他收到了1890年在查塔努加认识的《纽约时报》华尔街记者哈里·阿罗维的电报。阿道夫在初识阿罗维时,曾向阿罗维提及,他认为当时每况愈下的《纽约时报》蕴含着“美国新闻业最辉煌的机遇”。阿罗维知道阿道夫想要拥有纽约一家报纸的贪心,因此,他的电报简短而切中要害:“今对《纽约时报》有意否?速回电。”
当时,《纽约时报》的发行量已跌至9,000份,每日的亏损额高达1,000美元,而这是《纽约水星报》一周的亏损额。相比之下,《纽约时报》更加资不抵债。然而,当业内人士提起《纽约时报》时,仍然满是崇敬钦慕之情,就如同谈论一位迟暮的美人明星,说它是“美国报业最引人注目的老朽”。
阿罗维的电报,点燃了阿道夫掌管“美国发行人最梦想拥有的报纸”的热情。在他看来,有着辉煌历史的《纽约时报》尽管衰败萧条,却是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宝。将名誉视为生命的阿道夫明白,《纽约时报》的“名声”就是它“最大的价值”。
阿道夫与美国橡胶公司创始人查尔斯·弗林特、《纽约时报》财政危机解决方案委员会会长斯潘塞·特拉克斯等《纽约时报》的股东大佬,展开了就收购《纽约时报》的艰苦谈判。最后的方案中,阿道夫自己必须购买公司7.5万美元的债券。这对仅有750美元备用金的阿道夫来说,无疑是个严峻的考验。在近乎绝望的情况下,阿道夫还是设法筹集到了7.5万美元。他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一直是个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未吐露半句。
1896年8月13日中午,《纽约时报》出售仪式在三一教堂对面的纽约地产交易所悄无声息地举行。根据协议,唯一的竞标人–阿道夫,如果连续三年让报纸盈利,他将不花一分钱地取得《纽约时报》的绝对控制权。
改革旋风的制造者
在纽约当地充满火药味的报业竞争中,阿道夫经营的《纽约时报》在最受打击的四家严肃报纸中首当其冲,它的不足是显而易见的,即使是最不挑剔的读者也能够感觉到。《纽约时报》纸张质地差,照片灰重,铅字又小又模糊,原因是印刷设备陈旧,甚至都可以当作废纸卖掉。版面设计也没有新意,专栏之间没有间隙,显得异常原始,毫无吸引力可言。
《纽约时报》的竞争对手都幸灾乐祸,称它“枯燥乏味,前景渺茫,缺乏理性”。阿道夫丝毫不理会这些批评,他形容《纽约时报》就像一栋牢固但有些荒废的房子,“根基没有问题,只是上层建筑需要修整”。
为此,阿道夫开始了一系列的清理整顿工作。
首先,阿道夫提出《纽约时报》的“最终目标”–公正报道新闻,无所惧,亦无所私。摆脱两党偏见,摒弃宗派分歧,不受利益所惑。同时,阿道夫要让报纸的外观焕然一新。他删掉了社论版面上的固定通知栏,换掉了容易使眼睛疲劳的玛瑙体活字,并且提出要求实施技术改造,那些吱吱作响的印刷机最终竟然表现得极为出色。阿道夫就任仅仅九天,《第四等级》就称赞《纽约时报》“印刷精美大方……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出现了一缕明媚的阳光”。
其次,阿道夫早在收购报纸的谈判阶段,就发现报纸改观的一大障碍就是管理不严。报纸的总编只要兴致好就去俱乐部,在那里度过了大部分的夜晚,沉醉于香烟美酒之中。而员工中有多少编辑就有多少秘书,即使对运营良好的报纸而言,这也是一种奢侈行为。阿道夫在没有雇用新人的情况下,对《纽约时报》实施了彻底的改造,还无情地解雇了一些老员工。同时着手解决排字车间“严重人浮于事”的现象,他从车间每周工资总额中扣除1,000美元,还解雇了工头。
第三,阿道夫清楚,仅仅降低成本并不能使《纽约时报》成功,它的发展应该依靠刊登新广告,吸引更多的读者。他没有像其他报纸一样发行增刊来吸引读者,而是通过调整内容来适应当地商人和金融家的需要。这些创新的做法,以及对市场报告和华尔街新闻报道力度的加强,给《纽约时报》增加了许多新的订阅者。不久之后,业内人士逐渐发觉,《纽约时报》简直就是“商界的圣经”。
除此之外,阿道夫还利用一切宣传手段提高《纽约时报》的知名度。《纽约时报》的发行量大增,广告商也增多了。
登顶美国发行人
经过阿道夫整整一年的妥善管理,《纽约时报》版面清新,特点鲜明,格调高雅,再次成为了受人推崇的典范。当时,美国总统只阅读三份报纸,其中就有《纽约时报》。但报纸每年仍然亏损6.8万美元。此时华尔街经济出现瘫痪,报纸的销量大幅萎缩,经营状况不断恶化。阿道夫却谎称报纸“没有每况愈下,而是蒸蒸日上”。
然而,更大的危机考验着阿道夫。引发危机的人叫伍尔诺,是《纽约时报》发行部以前的会计,刚刚被解雇。为了报复,伍尔诺写了一封告密信,发给报纸的广告商。伍尔诺说,“为了得到广告商的支持,阿道夫对发行量故意含糊其辞。事实上当时《纽约时报》销售不到1万份,而不是所宣扬的2.5万。”伍尔诺揭露了《纽约时报》的欺诈行为,并威胁将阿道夫告上法庭。阿道夫为此做了一系列的公关工作,甚至亲自出马说服伍尔诺,但伍尔诺根本不买账。阿道夫几乎无计可施。
就在这时,阿道夫做出了一个一生中最冒险的决定:他下调了报纸的价格。1898年10月11日,读者们突然发现,原来卖三美分的报纸只卖一美分了!这一举动震惊了纽约城,所有人都担心,下调价格造成的损失将使《纽约时报》在短期内陷入困境。
阿道夫认为,如果这一策略奏效,发行量就会很快增加,不仅伍尔诺的言论可以休矣,还可以留住原先那些宝贵的广告商,说不定还会带来更多的广告商。
事实证明,阿道夫这个“高空走绳索”的冒险举措取得了成功:到了1898年12月,《纽约时报》日发行量一跃超过了6万份,而新世纪伊始,发行量达到9万份以上,报社的收入也相应地增长。几年之后,《纽约时报》的发行量更是超过了当地所有的报纸。
《纽约时报》后来的历史证明,一美分战略是一种优势,是阿道夫“最伟大的灵感”,也是他的“天才之举”。不过,阿道夫再也没有对报纸的发行量夸大其词,他顶多是闭口不谈而已。
1900年8月14日,这几乎是阿道夫收购《纽约时报》之后整四年的日子。虽然阿道夫没有实现连续三年盈利,但经过他的努力,说服股东投票确立了他合法控制《纽约时报》的权利。阿道夫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纽约时报》已经属于阿道夫了!从此,《纽约时报》开始了它一百多年的辉煌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