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3月26日公布的3月利率决议会议纪要显示,若非美国加征关税的威胁引发贸易不确定性,央行原本可能将基准利率维持在3%不变。然而,面对潜在的经济冲击,政策制定者最终选择了降息25个基点,将利率下调至2.75%。这一决定揭示了全球贸易摩擦对货币政策走向的深远影响。
经济韧性VS贸易风险:央行内部的角力
会议纪要显示,尽管加拿大2024年下半年经济表现超预期,缓解了通胀过低的担忧,但美国3月12日对加拿大钢铝产品重启25%关税的举措彻底改变了局势。行长蒂夫·麦克勒姆警告称,若关税长期化,”经济影响可能非常严重”。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计划在4月2日扩大对包括加拿大在内的多国商品加税,即使《美墨加协定》(CUSMA)的豁免条款也可能失效。
在此背景下,央行理事会成员意见分化:
“观望派” 认为应维持利率,待关税政策明朗化后再行动;
“行动派” 则主张贸易风险已足以支持进一步降息,以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最终,不确定性压倒了一切。会议纪要直言:”贸易冲突很可能抑制经济活动,同时推高通胀压力。”
双重打击:就业市场与通胀前景承压
贸易阴云已开始侵蚀加拿大经济复苏的基石——劳动力市场。数据显示,企业招聘意愿明显降温,职位发布量下降。央行调查显示,多数企业计划放缓短期招聘节奏。更复杂的是,关税可能通过供应链推高物价。尽管理事会认为”传导至消费者价格的速度和程度尚不确定”,但强调需警惕中长期通胀预期的波动。央行承诺密切监控数据,确保任何通胀升温都只是暂时现象。
前瞻:政策路径仍系于贸易局势
分析人士指出,加拿大央行此次”预防性降息”反映了小型开放经济体的困境——当主要贸易伙伴政策突变时,货币政策不得不被动调整。若美国4月扩大关税范围,加拿大可能被迫进一步宽松;反之,若紧张局势缓和,利率或进入平稳期。值得关注的是,这份纪要罕见地承认了外部政治因素对货币政策的直接干预。在全球贸易规则重构的背景下,央行的独立性正面临新的挑战。对于市场而言,未来利率走势的锚点已从单纯的经济数据,转向了难以预测的地缘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