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lley Niro新作“咖啡馆女儿”

上周末,温哥华的华裔历史博物馆与温哥华美术馆共同举办了原住民多媒体艺术家、导演雪莉·妮罗(Shelley Niro)新作“咖啡馆女儿(Café Daughter)”作品研讨会。

妮罗也亲自现身,与历史博物馆总经理林李嘉敏等举行了对谈。影片展映前,妮罗接受了加广中文台的专访,谈及这部电影,谈及她正在温哥华美术馆(VAG)举办的大型个展“五百年之痒(500 Year Itch)”,以及作为原住民女性权益推动者,对当下整体社会与政治环境的看法。

咖啡馆女孩是根据肯·威廉姆斯(Ken Williams)同名舞台剧改编而成,它讲述了加拿大第一位原住民与华裔混血参议员莉莉·迪克(Lillian Eva Quan Dyck)的童年经历。她母亲是克里族原住民,而父亲是一位华裔。

影片开始于1958年的萨斯喀彻温省,少年莉莉和哥哥一起在父母经营的中餐馆帮忙,一家人很相爱也很努力,边缘人的一家希望能找到立锥之地。小莉莉非常聪明好学,但在学校却被安排在了慢班。她有一个强烈的梦想,就是长大后成为医生,为身体一直不好的妈妈治病。此后的日子里,她要面对学校里同学的霸凌歧视,母亲的去世,以及在被发现有一半原住民血统之后,对原住民身份认同的复杂又矛盾的过程。

妮罗说,“这部电影最重要的部分是母亲和女儿之间的关系。母亲曾告诉莉莉,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你只要专心致志就可以了,这是一个重要而强大的元素。”妮罗表示,当威廉姆斯带着剧本找到她,希望将作品搬上银幕之后,她花了大约三年仔细做了研究和修改,还和女主人公的原型、现已退休的参议员莉莉.迪克会面。

在剧情上,莉莉·迪克告诉她,自己从小和哥哥感情深厚,可惜原舞台剧中没有哥哥这个角色,于是,妮罗与莉莉的哥哥做了长谈,并最终加入了哥哥这个角色。影片中也出现了原住民在六零年代受到系统性种族歧视的经历,比如,原本善待莉莉的老师得知她是原住民的时候,竟然取消了她作为毕业学生代表发言的资格。

妮罗和她的朋友杰克告诉记者,可能很多华裔都不知道,那个时候,原住民是在社会最底层,受到的歧视与伤害也是最大的,比华裔当时的境遇还糟糕。比如,近年揭露出的原住民寄宿学校,就是当时主流社会希望文化和传统上灭绝原住民的明证。影片上映后,她曾特地前往拜访原型莉莉·迪克,莉莉表示,自己非常喜欢这部电影。

温哥华美术馆正在展出妮罗的大型个展,名字叫做“500年之痒”。妮罗从小生活在安大略原住民保留地的莫霍克族领地,父母是保留地的手工艺制作者。妮罗说,“我是个女性,原住民女性。在尝试成为艺术家的日子里,会不断有人说,你不行,不够好。但有意思的是,我并没有因此受到伤害,因为我认为,不,我很好,我只是完全忽略你。艺术家要有这样的自信。”她告诉记者,个展的名字是从电影“七年之痒”幻化而来,也源自于她曾穿着白色连衣裙模仿玛丽莲.梦露拍摄过一组照片。

“七年之痒”讲述婚姻生活到第七年,夫妻间会厌倦了彼此,是分开还是继续在一起?如何解决相互的矛盾?如果看殖民主义,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500 年殖民给原住民带来巨大痛苦,但我们该怎么走下去呢?

这是妮罗第一次的大型艺术回顾展,策展团队用了七年时间筹备,涵盖了妮罗四十年艺术生涯的超过70件作品。而“每一件作品都提供了一个有意思的视角,探索她作为莫霍克族女性的经历和身份核心。”展品包括了摄影、视频、绘画、装置、雕塑等不同形式,突出了她不断回归的主题:母系社会、过去和现在、以及家庭关系等,以及展示她时不时用幽默戏虐方式来突出自我、女权、政治带来的冲击。

这是一次巡回展览,共在七个美术馆举行,2023年纽约起步,目前在温哥华美术馆展出,此前还在加拿大国家美术馆展出,而四月份起,展览最后一站是萨斯喀彻温的Remai Modern美术馆。妮罗表示,尽管近几年,全球政治风气急剧右转令她感到“恐怖”,但是,除了继续努力向前,继续为原住民女性权益发声、抗争,没有别的选择。她还认为,过去几十年,女性在社会各领域的进步有目共睹。自己刚开始做展览时,女性艺术家凤毛麟角,但现在情况大大改善了。

加拿大社会过去多年也尝试对历史上对原住民的伤害道歉,试着和与原住民社区和解。不过,妮罗认为,一次“和解与真相听证会”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未来的和解之路是很漫长的。比如,那次公开听证过后,调查专员列出了84项改进的建议,现在做到了几条呢?

关于雪莉·妮罗:
1954年出生于安大略省纽约尼加拉瓜瀑布,属于莫霍克原住民。
她毕业于安大略省艺术设计学院,以及西安大略大学艺术系(硕士)。
她的作品多次在加拿大以及国际上展出。
妮罗曾获加拿大总督视觉和媒体艺术奖、Hnatyshyn基金会REVEAL原住民艺术家奖、以及Dreamcatcher慈善基金会的艺术和文化奖。(来源:RCI)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