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加征新关税的措施在2月4日生效之际,中国政府宣布实施报复性行动。这些措施包括:对美国煤炭和液化天然气征收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皮卡货车和大排量汽车征收10%关税。此外,中国亦对谷歌(Google)进行反垄断调查;对25种稀有金属产品实施出口管制;以及将Calvin Klein(简称CK)等品牌的母公司PVH公司和美国生物技术公司因美纳(Illumina)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特朗普早前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对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10%关税,直到中国遏制芬太尼的走私行为。他此前已承诺会对中国商品加征60%关税,并曾考虑对部分汽车进口征收200%的关税。这项命令在2月4日生效。
同一日,中国财政部发表声明,批评特朗普政府严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美国单边加征关税的行为严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不仅无益于解决自身问题,也对中美正常经贸合作造成破坏。”中国的公告表明,北京愿意采取以牙还牙的方式回应美国的关税,这让一些观察家感到惊讶。然而,与美国针对所有中国商品的关税不同,中国的进口税仅针对某些类型的产品。
北京的其中一项反制措施是对谷歌进行反垄断调查。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宣布,谷歌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不过该局并没有公布调查详情。尽管谷歌的搜索服务自2010年以来在中国被封锁,但它在中国仍有一些业务活动。例如,它通过与本地开发商的合作,仍向中国市场提供应用程序和游戏。
什么是中国的“不可靠实体”清单?
作为对特朗普关税措施的报复的一部分,北京已将两家美国公司列入其“不可靠实体”清单。这两家“被列入黑名单”的公司分别是拥有Calvin Klein和Tommy Hilfiger等美国时装品牌的控股公司PVH公司和美国生物技术公司因美纳(Illumina)。在一份声明中,中国商务部指控这些公司对中国企业采取“歧视性措施”。声明还指出,此举旨在“依据相关法律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被列入清单的公司可能面临一系列制裁,包括罚款和撤销其外国员工的工作签证。
什么是关税,它们如何运作?
关税是对从其他国家进口的商品征收的税款。大多数关税是按商品价值的一定百分比设定的,通常由进口商支付。因此,一件从中国进口到美国价值4美元的产品将面临额外1美元的税收。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旨在鼓励消费者购买更便宜的国内产品,以促进本国经济增长。美国总统特朗普认为,关税是推动美国经济增长、保护就业和增加税收收入的一种方式。但是,对关税影响的经济研究,包括特朗普在他的第一个任期内施加的外部关税,表明这些措施最终使美国消费者的价格上升。
特朗普关税计划的时间轴
2月1日,白宫声明称,特朗普将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实施25%的额外关税,对中国的进口商品实施10%的关税。他说这是为了让这些国家对阻止非法移民和毒品流入美国负责。墨西哥和加拿大誓言将以自己的关税进行回击,中国则表示将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
2月3日,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辛鲍姆宣布,她与特朗普达成协议,暂停关税30天——墨西哥同意向边境派遣1万名国民警卫队成员。当天晚些时候,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表示,他和特朗普进行了最后一刻的通话。加拿大同意加强边界安保,以换取30天的关税延期。
但是,由于今日早上00:01美东时间(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5:00)之前未能与北京达成协议,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的10%关税生效了。不久之后,北京宣布对一系列美国产品实施报复性关税,包括对煤炭征收15%的关税和对原油征收10%的关税。
我们曾经见过中国和美国在贸易上针锋相对
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关系首次在2018年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内演变成全面的关税战。当时,特朗普正在实施他的“美国优先”议程,一轮又一轮地对外国商品征收关税。数千亿美元的中国商品面临新的或更高的关税,导致北京的报复。在乔·拜登总统的任期内,美国保留了大部分这些关税,甚至增加了一些。拜登采取了更具针对性的方法,瞄准了关键的高科技领域。他提高了关税并限制了半导体和电动车等产品的贸易。尽管紧张局势加剧,但世界两大经济体依然紧密相连——许多评论人士表示,他们之间的双边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国是彼此最大的贸易夥伴之一——去年前11个月,美国从中国的进口额达到4,010亿美元,而中国从美国的进口额为1,310亿美元。(转载自BBC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