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双语话剧《推销员在中国》

1983年美国著名剧作家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应邀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亲自执导自己最著名的作品《推销员之死》(Salesman in China),成为戏剧历史上的一段佳话。而促成这件事情的是中国艺术家英若诚(1929 – 2003)——他还是这部剧的中文翻译,并饰演了剧中主人公威利。

本周末,《推销员在中国,Salesman in China》 开始在加拿大斯特福德戏剧节(Stratford Festival)上演。正式的开幕时间是8月23日,演出将一直持续到10月。这部戏的编剧和导演施崇梵(Jovanni Sy)最近接受了媒体的专访。

施崇梵说,“这部戏从构思剧本到正式搬上舞台用了六年的时间。它让我想到,是艺术是让中美双方发现了共同点,发现分享的价值观,艺术把人们连接在一起,带来和平,艺术家引领了中美建立关系之路。”他表示,自己在九零年代曾经读过阿瑟.米勒关于他中国之行的回忆录,但直到他的太太、也是这部戏的共同编剧Leanna Brodie重新阅读这本书,并认为这是个很好的舞台作品题材,两人才开始着手创作剧本。那是在2018年。2019年,剧作被斯特福德戏剧节酝酿原创作品的实验室(The Lab)接受,但因为新冠疫情,用了四年多的时间才完成剧本。

重心转为英若诚
从剧本创作到搬上舞台,几易其稿。施崇梵导演告诉媒体,剧本最大的变化是,原先是从阿瑟米勒的视角讲述,引领故事发展,现在舞台上最终呈现的变成了英若诚的视角。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创作过程中,他们接触到了英若诚晚年回忆录《水流云在》(Voice Carry)。他俩与这本书的英文作者、学者康开丽(Claire Conceison)教授保持了联络,了解到更多回忆录背后的故事。也是在2018年,他俩经康开丽介绍,前往北京,参观了阿瑟米勒当年排练这部戏的人民艺术剧院演播厅,也和英若诚的前同事,包括杨立新、李世龙等会面,了解英若诚对人艺的贡献,以及这部剧作对中国艺术界的影响。

施崇梵说,“英若诚是中国文化偶像。他一生跌宕起伏,犹如虚构戏剧般精彩。最让我着迷的是,无论是出演好莱坞巨制,还是在监狱,英若诚都能永远以正能量应对,用艺术来沟通,让人与人接近,他是位先锋,内心强大,豁达、有幽默感。”

英若诚是钱钟书的学生,毕业于清华大学英文系。他的祖父英剑之创立了《大公报》和辅仁大学,他的父亲英千里继承发展了辅仁大学,之后曾在台湾大学担任英文系主任。到了他这一辈,赶上了中国巨变。英若诚拒绝跟随父亲逃往台湾。之后,他与夫人吴世良加入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既做翻译,又是演员和导演。五、六十年代,俩人曾经为中国政府作线人,报告在中国的外国知识分子状况。但也因此在文革时被捕入狱三年。晚年,良心不安的英若诚向康开丽透露了这家事情。曾有分析说,聪明的英若诚之所以这么做,一是共产主义的信仰,再有就是自保。1979年,他曾将老舍的《茶馆》等作品搬上美国戏剧舞台。

加拿大戏剧人布莱克(Christopher Blake)曾在1987年,成功邀请英若诚访问加拿大。他形容,“英若诚令我最感叹的是,他的英文如此之好。他的英文比我好,他的英文可能比他在西方见到的所有人都要好。”英若诚还曾在《末代皇帝》,以及《小活佛》等好莱坞制作中担任角色,令人印象深刻。1983年起,英若诚担任文化部副部长。1989年六四天安门事件后辞职。

施崇梵表示,年轻一代人已经不了解了,在五十年前,中国和西方的关系和现在完全不同,中国在1949年之后,经历了与外界隔绝,中西方之间有很多不信任,谨慎小心。施崇梵说,“还有,英若诚是一位非凡的艺术家。他对自己的中国人身份非常骄傲,他没有改变自己,而是以中国艺术家的身份和姿态走进国际艺术圈,显示中国艺术家也可以和世界顶级艺术家合作,这非常重要。”

华裔观众:你们感兴趣吗?
施崇梵表示,自己生长在多伦多,13岁的时,正是在斯德福特看到了人生中的第一部戏剧,大受震动,种下了日后从事戏剧的种子。目前,他在BC省的列治文,经营一间剧场,目标也是希望能够加拿大社区和华裔社区之间用艺术搭建一座桥梁。施崇梵说,“整部戏都会配有中英文字幕。扮演英若诚的是新加坡著名戏剧人彭耀順(Adrian Pang )。而全剧19个有台词的角色中,13个只有中文台词。可以说,这是久负盛名的斯德福特戏剧节第一部中英双语戏剧,希望能够把华裔观众带进剧场。”

因为是中英双语,施崇梵用了很长时间,在多伦多、温哥华、卡尔加里、以及蒙特利尔挑选华裔演员。他形容这次的演出汇集了许多有天赋的华裔加拿大演员,非常精彩而且难得。他说,自己13岁去看戏的时候,周围没有亚裔面孔,他是在很多年之后,才意识到自己可以在加拿大从事戏剧。而现在,华裔家庭的孩子们,因为看到了《推销员在中国》的演出而意识到这一点,埋下艺术的种子,那将是非常有意义的。(来源:RCI)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