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从“歧途”走来

——丛汇泉《歧途》读后

惊心动魄的十年文革(1966-1976),一晃眼便过去了半个世纪!现在的青少年也许对那段陈年旧事知之甚少或不感兴趣,可我们这些现已七老八十、亲身经历过那场“内乱”的“五届生”“老三届”(注1),尤其是被“上山下乡”带入“歧途”、命运因之多舛的人,就难以忘怀了。

长篇自传体小说,既是纪实,又是文学,要求“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丛汇泉先生的大作《歧途》,以知青们的真人真事为基础,塑造出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使发生于东北边境萨尔图208冰天雪地数年间的生动故事跃然纸上。扭曲的时代、施虐的强权,“豆蔻年华”的青春,荒原劳作的辛苦,不能健全享有的人性、伦理、性爱、自由……令人惊叹、落泪。笔者于移居地加拿大多伦多社区图书馆、中文报刊杂志,读过多部描述知青生活之作品,唯《歧途》感人至深:这是一部文思并茂、寓丰意深的文革史、知青史,亦是一部将叙事、描景、议论、阐梦等诸种创作手法熔为一炉的长篇优秀作品。

cc1-3

阅读《歧途》,引发笔者回忆起当年不止一次地阅读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并观看其同名电影的情形。那是与《歧途》故事同一个世纪的20、30年代。林道静、卢嘉川等一代青年,于反动派黑暗统治之际,不顾生死,奋起斗争,他们无疑是“正义者”。而60、70年代的新中国,解放才十几个年头,《歧途》中江泉、表姐等一代青年,就被一场“史无前例”的“文革”错引、诱导,拐入“歧途”,成为“迷路者”。十年(1927-1937)国共内战,反动军队围剿、杀戮,白色恐怖笼罩,对当年的青少年而言,是逆境;十年(1966-1976年)文革“内乱”,一会儿“红卫兵造反”,一会儿大小“臭知识分子”上山下乡,对当年的“知识青年”(简称“知青”)而言,亦是逆境。面临逆境,怎么办?林道静、卢嘉川们不甘沉沦,丛迷茫中惊醒,提笔扛枪参加战斗;江泉、表姐们不怕挫折,从无奈里跳出,顽强地活着,努力奋争……

内因、外因,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哲人说:一定(有时是“特定”)条件下,逆境(之后,而不是它本身)会变为顺境。林道静、卢嘉川们于战斗中成长为令后世称颂的“革命家”、“英雄”,而江泉、表姐们的后来呢?于新潮流新时代之中,他们能成为“英雄”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衰。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注2)

长江后浪波波起,世上新人代代出。包括从东北208出来的知青一代,歧途知返,柳暗花明又一村。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我们又是亲身经历,耳闻目睹:当年的江泉、表姐们,已是工农兵学商各条战线之生力军,成为文教、科卫、经济、政治、外交多个领域之佼佼者;后来,五、六十岁的他们,一些出类拔萃者,于地方、直至中央的党政军各部门、机关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为国利民,尽心尽责……

由此想到,作者已写出《歧途》姐妹篇《征途》,准定会给广大读者送上一份更为厚重的礼物:208和非208的知青们中,会于时代的大潮中,洗练出劳动模范、专家、学者、科学家、外交家,以及一批又一批为人称颂的优秀的人民教师、医生护士、工人、农民、商人、船员、厂长、经理、飞行员、航天员、企业家、金融家……

丛汇泉先生:老头子我期待您的新作《征途》早日问世,尽快捧读。(文/林德曌亮,加国华裔老作家,2024年5月15日写于多伦多湖畔老人公寓)

注:
1、五届生:1967-1971年在校大、中专学生,“文革”期间停课“闹革命”。1968年秋统统被赶出校园,到乡村、山区、海边插队落户当农民,或去多地军垦农场开垦荒地、海滩,接受“工农兵再教育,改造(封资修)旧思想”。
老三届:1966-1968年在校初、高中学生。因“文革”停课“闹革命”,于1968年秋告别学校,城镇居民户口的被弄到东北、西北、西南边陲开垦荒地、沙滩等;农业户口子女则回乡村、海边家里务农或淘小海为生。
2、摘自清朝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诗句。

【编者按】林德曌亮,本文作者笔名,五届生,19岁参加高考笔试作文题,自此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老先生有句话:一个人的生命,其架构有长度、宽度与厚度。生命的长度(指寿命)就是我创作的长度。自励要活到老、学到老、写到老;生命不息,创作不止!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