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有人會被迫嫁給不想嫁的人,有人會被迫繼承不想繼承的家業,但不會有人被迫移民的。”這是出國前經驗豐富的移民顧問說過的一句話,至今記憶猶新。當今沒有第二個國家像加拿大那麼地廣人稀,而又寬宏大量地吸納如此大量的移民了;新移民落地以後面臨種種的生存危機,反差之大而且人數之多卻非中國莫屬。每當見到熟悉的身影走馬燈似地進出ESL,或蜂擁至學校學院,或架著眼鏡文質彬彬匯入體力勞動的大軍,這一切其實早已注定:在你到來之前。
移民加拿大實在是太容易了。不需要經濟擔保,不需要在加親屬,沒有預定工作也不成障礙,一千多種職業怎麼套都套得上,於是乎一個個滿懷憧憬,通過本身的努力和奮鬥就成功登錄加拿大。絕大部分人雖有思想準備,為自己訂好目標,做出吃苦多少年的預算,經過數載的煎熬,又有多少能填平理想和現實的鴻溝?
加拿大實在太大了,大到對人口幾乎可以不加選擇地照單全收。1995年6月實施的加拿大移民法案,描繪未來10年(1996-2005年)的美好前境,作為趕潮者和當事者現在差不多有資格“評頭品足”了,究竟誰得益,問題出在哪?
國家是最大的贏家。省下牛奶金和教育醫療等等巨額開支,還憑空得到資金、技術和年輕的人才,不管經濟高低起伏,移民帶來了消費,填補了各行各業的空缺,最重要的還是提升了Canadian的地位。然而移民部不是公司老闆,除了撥點款增加社區服務和語言培訓以外,其他事情它就愛莫能助了;僱主牢固相信花得起價錢就請得到十足成色的員工,除非時間和事實讓其低頭。在這點上“主人”沒有錯,他們邀請的是來拓荒的,不是來分蛋糕的。加拿大在七大工業國中保持最穩定的增長,政策和方向在收穫。功勞卻得記上新來者一筆。
移民是冒險家和探險者,自己拔根還等擇木而栖,自生自滅。百年前在沒有乘客沒有機車的年代,成千上萬的華工在此修鐵路,再苦再累還有機會將工程完工;百年後在沒有顧客沒有效益借助地球村的概念,好幾十倍的華工(工程師)越洋修網路,剎那間說不玩就不玩了,蹉跎泯滅了無數英才,苦苦等待轉機。以前的說法,移民史是一步血淚史,現在好像少見這些字眼了,人類社會畢竟在進步在日趨文明,尋找另路生存,艱辛努力實為補出國移民太容易的課。這個國家沒變,潮起潮落平常事,變的是你自己,該磨練重拾當初的理想,回歸實實在在的生活。多倫多不相信眼淚,多倫多其實不太差。
据一月份美國一家公司的評估報告,多倫多的經濟實力位於北美各大城市第一位,源於經濟前景、低營商成本和有吸引力的稅率三大因素,能把握機會的,還靠你自己。(文/黃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