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迪威回國後,馬歇爾為他安排很多活動:培訓軍隊,參加公民晚宴,會見民眾,發表演說。傳媒也邀請他發言,安排他與新上任的杜魯門副總統(Vice-President Truman)會面。蔣介石將印緬公路(Ledo Road)命名為史迪威公路。這個名稱使人感覺有點驚奇,〝是誰賦予他這份殊榮呢?〞。史迪威和下屬合作,聯手為《中緬印戰場實錄(History of the CBI Theater)》撰稿。他總結地說:〝美國政策搖擺不定,浪費大量國家資源,一無所獲〞。他不肯取回批評蔣介石及英國的言論,引至文章後來受到封殺。
美國外交部提出這樣的一個概念:他們必須〝命令〞而非〝要求〞蔣介石和共產黨合作組成一個統一戰線。中國面臨內戰,不可能立即填補日本戰敗後留下來的空隙。這個推想不愧為塔奇曼傑出的「貢獻」。美國人仍懷有強烈的殖民主義思想,必須參與中國未來的事項,不許他們對國家前途擁有自決權。如果套用史迪威的言論來反映這種思維,美國人似乎覺得〝我們投入了龐大的資源,我們當然擁有塑造中國未來的話語權〞。國務院和外交部對共產黨的界定意見分歧,爭持不下。羅斯福接納赫爾利大使(Ambassador Hurley)的建議,下令〝除非蔣介石同意,美國不能自行其是,支助共產黨〞塔奇曼認為這個外交政策雖然「言之成理」,但不切實際。她受到史迪威對中國時局一面倒的判斷。塔奇曼也覺得蔣介石被下屬蒙蔽,掌握不到形勢的轉變:國民黨只有愈來愈衰弱,而共產黨則愈來愈強大。這個現象,只有傻瓜才看不透!我們不是曾經提過共產黨奉行的「七、二、一」政策嗎?
1945年二月,雅爾塔協定(Yalta Agreement)簽署,羅斯福未經中國同意便向斯大林作出讓步,允許蘇聯軍隊長驅直入亞洲戰場,向日本宣戰。假設史迪威率領九十個師中國軍隊的作戰計劃能夠付諸實施,並將日本打敗,雅爾塔會議便沒有舉行的必要。可惜事與願違,雅爾塔協定不但容許蘇聯染指亞洲事務,也將歐洲大片土地雙手奉獻給他們。我們只要攤開歐洲地圖一看,便看得到在冷戰時期,蘇聯的版圖是從太平洋一直伸展到波蘭及半個德國,向南則直達希臘的國境。假設史迪威不是這樣傲慢與固執,中國或可幫助美國人減少他們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傷亡。1942年六月,中途島戰役(Battle of Midway)之後,美國海軍控制了太平洋的主要海道,雖然未到100%,但已解除了登陸越南的障礙,保證由河內至昆明鐵路運輸的安全,可利用七十艘貨輪載運設施、武器及軍需品到中國去,將九十個師中國軍隊裝備完整,投入戰場。史迪威說過,中國軍隊英勇善戰,比較其他軍隊絕不遜色。雖然如此,史迪威決心不讓蔣介石擁有九十個師配備精良的軍隊,這是他解決不了的矛盾,猶如面對一把雙刃劍,不知如何取捨。史迪威或許不知道邱吉爾和羅斯福已簽署了三份協議,向斯大林保證從租借法案蘇聯可獲得軍需補給的數量及交貨日期。他們卻沒有向蔣介石作出相同的承諾。塔奇曼和史迪威一直以為向中國輸送物資必須克服西藏高原的障礙,路途遙遠,困難重重,所以只有少量到達終點。其實輸送物資到蘇聯去的距離也不小,必須越過北極圈才可到達阿奇安赫爾(Archangel)或摩爾曼斯克(Murmansk),或者從波斯灣通過伊拉克和伊朗才可到達黑海(Black Sea),或使用掛上蘇聯國旗的美國貨輪(1942年美國參戰之前)取道太平洋前往海參威(Vladivostok)。根據紀錄,太平洋運輸線的運輸量佔了一半,物資再由橫跨東西的西伯利亞鐵路運往歐洲前線去。其實美國也可利用相同路線將部分物資轉送到中國去,可惜他們沒有這樣做。
四月一日,沖繩島戰役爆發,美國派出三個師海軍陸戰隊,四個師陸軍,三十七艘航空母艦,數百戰艦及數千架戰機;日本出動九萬七千陸軍應戰,由數百戰艦和數千戰機支援,並派出神風敢死隊(kamikaze pilots)打前鋒,造成盟軍嚴重傷亡,戰艦損毀無數。六月二十二日,戰事結束,12,520個美軍陣亡,55,162個美軍受傷,26,000個士兵在戰後患上精神病。日本那邊犧牲了十一萬人,七千被俘虜。六月二十三日,美國第十陸軍團司令巴克納將軍(General Simon Boliver Buckner)被炮彈碎片擊中死亡。麥克阿瑟決定由史迪威接任第十軍團的司令,準備登陸日本。史迪威卻沒有即時執行任務,只在埋頭策劃作戰方案。七月十六日,陳納德被馬歇爾及阿諾德撤職,為史迪威報了一箭之仇。陳納德將中國的厄運歸咎於史迪威的無能,寫下一份詳盡的紀錄。
曼哈頓計劃(The Manhattan Project)設計的原子彈接近成功階段。七月十七日至八月二日,盟國召開波茨坦會議(Potsdam Conference),杜魯門,邱吉爾和斯大林迫使日本投降。八月六日,美國在廣島(Hiroshima)投下第一枚原子彈。八月七日,蘇聯向日本宣戰,八月九日,美國在長崎(Nagasaki)投下第二枚原子彈。日本在1945年八月十四日向盟軍投降。史迪威對戰爭結束感到高興,因為兒子可避免從軍。蔣介石曾提議史迪威參加登陸中國的行列,享受勝利之成果,殊不知杜魯門反對,大掃史迪威之興。塔奇曼指出中國根本沒有作出準備,接受日本投降,重新接管眾多曾經失守的市鎮。其實不然,中國在各戰區已準備就緒,等待日本投降。中國還派了一個將領去接收香港,看管日本戰俘,直到英軍重返這個殖民地。當時中國已擁有足夠的運輸機,將戰勝隊伍送到各大城市舉行祝捷會。美國派出船隻把分散在中國各地的日本戰俘及平民運送回國。日本佔領軍和日本勞工都受到中國人和美國人的善待。史迪威在八月十九日在日記寫下:〝我們必須立即撤離〞。
在日本宣佈投降的前兩天,史迪威搭乘美國海軍戰艦「密蘇里」號(USS Missouri)前往東京。他目睹日本國土受到美國空軍轟炸造成的損毀,感到他們罪有應得並在日記中寫下:〝這些眼前看見的損毀實在值得使我們感到快慰〞。九月七日,他前往琉球群島接受日本投降。他也打算前往北平參加日本投降儀式,但遭受蔣介石的婉拒。十月十八日,他返回美國,原本準備在1947年三月退休,但陸軍部改變初衷,委派他到三藩市普雷西迪奧(Presidio in San Franscico)第六軍團擔任一份文職工作,辦公地點離開他卡梅爾(Carmel)的家只有兩小時車程。
日本投降後,華盛頓政界開始討論有關援華的計劃是否應該隨著中日戰爭完結而中止。不過國民黨和共產黨之間的鬥爭又相繼展開,雙方均向外尋求援助,以增強實力,擴張地盤。蘇聯揮軍進入滿洲地區,在三個星期內將日本關東軍逐出,把奪得的武器與裝備雙手奉送給毛澤東的軍隊。蘇聯也將滿洲政權的首腦溥儀俘虜,把他軟禁了五年,最後將他轉送給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處理。蘇聯佔領滿洲之後,將日本關東軍在統治十四年內興建的工廠拆卸,利用鐵路將設施運往蘇聯去。蔣介石雖然提出要求由國民黨在滿洲接受日本投降,但蘇聯指揮馬連諾夫斯基(Marshal Robin Malinovosky)一直守住滿洲不放,等待中國共產黨軍隊到達之後才撤離,由他們接收日軍留下之大部分地區,國民黨負責接受投降的軍隊由美國空軍運送到,只佔據了一些大城市。
1945年戰爭結束後,世界政壇發生巨變。四大盟國之中的三個在勝利後不久更換首領:英國戰時首相邱吉爾在競選連任中失敗下台;法國總統維希(Vichy)由戴高樂將軍(General DeGaulle)取代;美國羅斯福總統死於任內由杜魯門繼承。與此同時,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的領導人也改變了。從1941-45年,八個曾經主導戰爭的元首只有蘇聯的斯大林和中國的蔣介石仍然在位。除了領導人及政治制度改變之外,地緣政治的互動也和以前截然不同。美國和蘇聯成為世界政治舞台的主導者,影響地球上80%的土地與人口,並延續了四十年。這兩個國家迎來「冷戰」時代,依賴核武威力互相威嚇,維持了一個「沒有戰爭」卻充滿危機的局面。邱吉爾下台後不久,杜魯門總統邀請他訪問美國。邱吉爾在1946年三月五日來到密蘇里州富斯頓的威斯敏斯特學院(Westminster College in Fulton, Missouri),並發表演說,指蘇聯為「鐵幕」國家。「鐵幕」從此成為了專制獨裁政權的代名詞。邱吉爾也是一個有「帝國主義」傾向的政客,在德黑蘭會議時己看穿斯大林向世界擴張的野心。
中國的政治與軍事形勢在1942年史迪威被調派到緬甸之後都沒有過大改變。國民黨和共產黨一直爭持不下,各自努力加強控制中國的力量。史迪威、斯諾(Edgar Snow),史沬特萊(Agnes Smedley)和很多西方人都被毛澤東,周恩來和朱德迷惑。共產黨開始累積資源,增加人力,擴展佔領區。杜魯門政府面對兩派「中國說客」:一派主張支持蔣介石及國民黨,另一派則主張支持共產黨。塔奇曼說美國政府〝希望能夠保持現狀,但當時的境況仍無法確保現狀不變〞。按照當前環境,可說並沒有其他選擇。美國政治制度並不容許將一個合法政權雙手奉送給共產黨的,因為這樣做恐怕會引發政治危機。史迪威認為最可行的是美國必須〝立即撤離〞中國,結果美國在一年半後決定撤離這個多事之邦。塔奇曼明顯地想告訴讀者史迪威具有外交遠見。塔奇曼並指出史迪威在「綏靖時期」曾經向西方陣營提出一些他認為適當的立場及對策,他的遠見也比其他人最少早了一年半。其實西方國家可採取的對策不少,只不過沒有實施。杜魯門派馬歇爾前往中國向國民黨和共產黨倡議停火。史迪威預測馬歇爾的努力將會失敗,除他之外,蔣介石、毛澤東,馬歇爾和很多人都對這個行動表示缺乏信心。如果杜魯門和馬歇爾仍看不出國共兩派絕對不能和平共享管治中國的權力,他們對中國當時的形勢實在完全掌握不到。塔奇曼和史迪威一直認為華盛頓高層得不到正確的消息,因此造成了決策的錯誤。其實不然,1945年,史迪威和他的新聞界朋友不斷向世界高聲疾呼,紐約時報也將記者安德生(Anderson)的中國「實況」報告及時登出。美國人怎會不知道中國發生的事。他們卻無動於衷,袖手旁觀。史迪威對中國局勢「忠實」的報導沒有改變杜魯門政府對中國推行的政策。史迪威感覺責無旁貸,願意將自己武裝起來和朱德攜手並肩,扶助中國。但他卻沒有坐言起行,只說說便算。不過,很多醫生、教師和救火員卻紛紛前往中國協助共產黨革命,受到毛澤東的讚揚,有些人甚至接受毛澤東的推薦,成為中國人。塔奇曼雖然誇獎史迪威料事如神,但史迪威向美國政府提出必須〝立即撤離〞中國的主張沒有受到重視。美國依舊和中國糾纏不清,直到今天。
史迪威受命前往比基尼(Bikini)及馬紹爾群島(Marshall Islands)視察原子彈爆炸後產生的幅射後遺。1946年八月,他在完成任務之後回來,妻子察覺他身體似乎有點不適。九月二十八日,史迪威被送入三藩市萊特曼陸軍醫院(Letterman Hospital in Presidio, San Francisco )接受治療,不幸於1946年十月十二日中午,在睡夢中死去。根據他的遺志,遺體火化,骨灰散發到太平洋去。他身後,在華任務的功過沒有被提出來評估。蔣介石為了悼念史迪威,在南京一個私人住宅舉行了一個簡單的基督教儀式,邀請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Ambassador John Leighton Stuart)和數位美國友人參加,除了他們之外,沒有其他中國人出席。塔奇曼說史迪威走得太快,看不到他提出撤離中國的主張受到官方之接納。其實不然,他的建議始終沒有受到重視。
1945年十二月,馬歇爾接受杜魯門的任命,以特使身分前往中國,遊說國民黨與共產黨展開和談,並希望於1946年達成停火協議。蔣介石的代表張群(Zhang Qunn)和共產黨代表周恩來,參加了馬歇爾主導的和平談判,並於會議結束後聲明同意組織聯合政府。根據和約定下的條件,國民黨和共產黨軍隊的比例必須調整至五比一的限額。為達到這個目標,國民黨裁減了一百萬士兵。這些退伍軍人,謀生困難,為了生存,紛紛加入共產黨的軍隊去。共產黨沒有遵守和平協議的條款,同時從蘇聯那邊得到日本戰敗後留下的大量軍火,而在此期間,馬歇爾卻下命禁運武器給予國民黨。馬歇爾也強迫國民黨將具有戰略重要性的道路重新開放,讓共產黨軍隊安全通過,返回他們的「老家」。共產黨受惠於一面倒的優厚條件的保護,在半年內將軍隊及裝備大量增加。毋庸置疑,蔣介石和國民黨都感到和約無法執行,內戰於是在七月再爆發。馬歇爾的任務全盤失敗,責任在於他不願辨識共產黨的真面目,同時也一直持有對蔣介石及國民黨政府的偏見。馬歇爾在1947年一月,無功而返。從那時開始,共產黨在軍事上已佔了優勢。1945年,國民黨擁有三百萬至四百萬軍隊,這些軍人曾在中國及緬甸戰場上對抗過日本人,具有作戰經驗。當時共產黨只擁有大約一百萬農民兵,裝備不足,也缺乏作戰經驗。到了1947年,雙方軍隊人數仍然差不多,共軍從投誠的國軍那裡獲取很多實際作戰經驗,也學會使用新式的武器。到1949年,國共實力開始倒轉,共產黨的軍力已增加到三百萬,國民黨的軍隊則縮減到一百萬。
塔奇曼說:〝馬歇爾確信不疑,國民黨是無法在內戰中取得勝利的,除非美國插手。但他堅決反對插手中國內政〞這樣明確取態引來麥克阿瑟的異議,他嚴厲批評馬歇爾的中國任務,〝․…..是戰後美國在外交政策上犯下最嚴重的錯誤,直到今天自由世界仍不斷為這個錯失付出沉重的代價……〞麥克阿瑟發表這些指責時正在參加韓戰。塔奇曼說,馬歇爾曾向蔣介石提出警告:〝共產黨力量太強,無法以武力遏制他們,談判是唯一可解救瀕臨崩潰的經濟〞。蔣介石對此卻充耳不聞,置之不理。這種建議當然不切實際,而竟然是盟友提出的。以往蔣介石向史迪威要求增加武器及軍需支援,得到的回應則是:放棄,投降,猶如叫他走向死路一條。
塔奇曼記述:〝美國向國民黨售武協議重新啟動……四億美元貸款由1948援華法案批准延續……蔣介石夫人向華盛頓尋求三十億美元經濟支援,可在未來三年分期提供〞。根據維基百科檔案,〝美國曾協助國民黨訓練五十萬軍隊……中日戰爭結束後不足兩年,國民黨從美國方面獲得四十四億三千萬貸款,主要花於軍事用途之上〞。但在進一步查核後,四億貸款都是用於運載日本士兵及平民回國,其餘則用於運載中國軍隊到中國各地接受日本投降的,將這匹貸款當作軍援乃美化之言,不足為信。蔣夫人再度訪問美國時,在華盛頓得不到杜魯門的接見。馬歇爾和陸軍部可能故意或因官僚作風使然,將美國批准和中國急切需要的武器與裝備,延遲了八個月才啟程運往中國去,當國民黨收到時,中國四份之三的土地已落入共產黨的控制。由此看來,美國對蔣介石和國民黨的支援只是有名無實。除了這次運輸延誤之外,美國還設立不少障礙,藉以否決,阻延,節外生枝,罔顧蔣介石燃眉之急,使他無法維持國家之正常運作。麥卡錫參議員(Senator McCarthy)毫不諱言,指責〝馬歇爾對中國的失敗須要負起全責〞。至於說美國曾協助國民黨訓練五十萬軍隊,又是另一「天方夜譚」之言,無根可尋。眾所周知,史迪威和他眾多之顧問在印度蘭㑄加費盡心機才能培訓出三萬華兵。可想而知,培訓五十萬大軍所需之人力和物力將會非常巨大,比蘭㑄加的需求超出十七倍之多,還需要足夠的營地才可達到目標。更荒謬絕倫的是,訓練完成後的國軍卻不准出動剿共,能言之成理嗎?
盟國召開波茨坦會議(Potsdam Conference)時,由於杜魯門缺乏遠見,雙手將朝鮮半島奉獻給斯大林。日本曾經佔據朝鮮半島長達五十年之久,戰爭結束後,在第三十八緯度將它一分為二,成為南韓與北韓,再過五年,舉行自由選舉,由人民決定治國的制度。一切似乎言之成理,所以受到盟國的支持。盟國也曾經按照這個模式,將戰敗的德國分為東德(由蘇聯管轄)和西德(由美英法三國共管)。杜魯門對待南韓的態度,猶如史迪威處理中國所使用的手法一樣令人反感,而且一敗塗地。麥克阿瑟接管日本之後,猶如該國的太上皇,無暇兼顧朝鮮半島的事務。美國總統杜魯門在戰後,忽視國防之重要性,裁減國防開支,與此同時,斯大林卻反其道而行,擴展軍備。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奪得政權後,也受到斯大林的指使,為北韓訓練軍隊。到1950年之夏,北韓軍隊比美國培訓及裝備之南韓軍隊竟高達五倍之多。南韓軍隊不但缺乏空軍支援,也沒有坦克車及重型武器的裝備。中國支援北韓是回饋北韓曾派出五萬到七萬軍隊,越過邊境協助共產黨贏得內戰。曾受史迪威指揮在沖繩島作戰的第十軍團,由於戰後缺乏適當的補充,已淪為失去作戰能力之軍隊,無法保衛南韓的安全。朝鮮戰爭一開始,美國和南韓的軍隊便抵不住北韓軍隊的火力,很快便被迫向斧山(Pusan)的邊緣撤退。杜魯門立即向新成立的聯合國(United Nations)尋求武力干預,結果由聯合國組成一支以美國為主(80%)的聯合國部隊,在南朝鮮登陸。麥克阿瑟以1848年美墨戰役(Mexican-American War)為師,部署他的反攻計劃。當年,美國波爾克總統(President Polk)手下名將斯科特將軍(General Winfield Scott),率領軍隊在麥拉克魯斯(Veracruz)敵人的後方登陸,避開了在數百英里外的墨西哥主力軍。與此同時,泰勒(Zachary Taylor)率領的美國部隊正在北方抗敵,斯科特的軍隊向著墨西哥首都長驅直入,迫使聖安娜(Santa Ana)的墨西哥守軍棄城而逃。麥克阿瑟在仁川(Ichonn)登陸,迅速拿下漢城(Seoul),打破釜山(Pusan)的防線,將北朝鮮軍隊推回中朝邊境的鴨綠江(Yalu River)。美軍滿懷希望,期待在聖誕節前可結束戰事返國。可惜事與願違,美軍在1944年阿登斯突圍戰(Battle of the Bulge)取得勝利後也曾預期戰爭將快完結,但估計完全失誤,歷史在朝鮮半島重演。1950年十二月,中國加入戰爭,直接對抗美國人。史迪威曾呼籲美國立即撤離中國,難道不是誤判了嗎?美國不但無法抽身而退,而且愈陷愈深!
1949年十月一日,毛澤東宣佈解放戰爭取得勝利,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當時他手下擁有一百萬國民黨投誠的軍隊,將他們編入人民解放軍的隊伍。朝鮮戰爭發生後,北朝鮮元首金日成向毛澤東求援,毛澤東向斯大林轉達這項要求,得到蘇聯答應提供武器及飛機,但不會派地面部隊。這些國民黨殘餘部隊曾被史迪威譏諷為缺乏培訓,群龍無首,無心打仗。毛澤東卻將一百五十萬人改編成志願軍,然後送他們上戰場,在中朝邊境將充滿信心的美國及英國部隊重創,越過鴨綠江,奪回漢城。中國志願軍雖然只有小量飛機掩護和小量坦克車支援,但能利用晚間行動,改變劣勢,阻擋盟軍的進攻,並將美國海軍陸戰隊包圍在長津湖(Chosin Reservoir)的邊緣,使敵人無法突圍。蔣介石有秩序地從大陸撤退到台灣去,很快便穩定下來,並向美國示意,可派兵參加韓戰,合力對抗共產黨。杜魯門將他的注意力全部轉移到蘇聯的事務去,由於蘇聯在1949年成功試爆了一枚原子彈,時間比美國特工(OSS or military intellegence)向總統作出的預測提早了。杜魯門為了防止斯大林有藉口干預朝鮮半島的戰事,猶如羅斯福一般,態度慎重,婉拒了蔣介石的善意。杜魯門只派出美國第七艦隊到台灣海峽佈防,保證地區性安全便算。杜魯門這樣部署實屬多此一舉,因為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海軍那時仍未擁有兩棲艦艇可以登陸台灣。
杜魯門一直受到史迪威對中國前景表示悲觀的影響,相信〝國民黨軍隊的結構盤根錯節,必須全面改革,而改革則必須從根拔起,否則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從歷史過程的衍變,我們發現史迪威的主張行不通,國民黨軍隊的結構不必全面瓦解才可進行改革。蔣介石在1949年接管台灣之後,將中華民國政府延續下去,直至1975年他逝世為止。中日戰爭結束前,台灣經過五十年的日本殖民統治,變得民窮財盡,蔣介石卻能在二十五年內將它建設成為一個富裕的社會,並獲得亞洲四小龍的美譽。蔣經國繼承父親的遺志,以和平手段繼續擴展經濟,最後把政權交給第三代總統李登輝,一個曾經服務於日本皇軍並效忠於日本裕仁天皇的台灣人。李登輝的兄長李登欽也是日本皇家海軍成員之一,在前線犧牲。李登欽的亡魂在靖國神社(Yasukuni Shrine)受到供奉,和其他為國犧牲的日本軍人一樣享受共同之光榮。直到目前為止,台灣已經歷了五次權力更替,總統都是通過民主選舉產生的。史迪威曾經斷言民主制度永遠不會在中國實施的。與此同時,毛澤東成為中國共產黨的主席,享受終身制,直至1976年他逝世為止。在毛澤東統治的三十年,中國一直是個貧窮落後的國家,並受到大躍進、無數打擊反革命運動及長達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的衝擊與破壞;毛澤東妻子進入權力中心,成為崇拜的偶像。按照估計超過二千萬人遭受饑餓、牢獄、再教育及虐待而死。家庭破碎,夫妻分離、父子分隔……數之不盡的悲劇不停上演。
毛澤東接受周恩來的建議,邀請尼克森總統(President Nixon)及基辛格(Kissinger)在1972年來華訪問,開展了中美之間之「乒乓球」外交。毛澤東死後,鄧小平和葉劍英當機立斷,從江青及她領導的四人幫手裏奪回政權。經歷過萬里長征及國共內戰的鄧小平,清楚看到中國必須大力推行經濟改革才可改變它的命運。他利用實驗的方法逐步推行經濟改革,將臨近香港的深圳闢作經濟特區。鄧小平的理念是〝不論白貓或黑貓,能捉到老鼠便是好貓〞,很快在深圳實施成功,從此一日千里。到2016年,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只落後於美國,但預計在數年後便可超前。雖然中國的經濟制度愈來愈朝向資本主義的路線,但它的政治制度仍舊是一黨專政,並行之有效,成功將七億人口提升到貧窮線之上,達到溫飽無缺的水平。中國推行限制生育的「一胎化政策」,雖然受到非議,但減少四億人口的增加,對環保、防止地球暖化及減低碳氣排放量卻作出巨大貢獻。可惜史迪威的生命太短速,無緣看到中國今天的成就,也難以預料共產黨的貢獻竟然會超越蔣介石。
最後塔奇曼借用了荷蘭學者伊拉斯謨(Erasmus)的名言來概括史迪威中國使命的成敗,〝但問耕耘,不問收獲〞。毋庸置疑,”史迪威曾肩負國家之命,在中國盡心盡力而為,以達到目標。因此凡事他都會親力親為,盡善盡美,永不放棄,絕不言敗。但他仍然以失敗告終,只因為目標定得過高,永遠達不到”……”結果中國只有自行其是,猶如美國從未參與一般”。
过往章节:
(十九)〝什麼都行〞的局限性,1944年9月至11月(下)
(十九)〝什麼都行〞的局限性,1944年9月至11月(上)
(十八)”亞洲未來岌岌可危”,1944年6月至9月(下)
(十八)”亞洲未來岌岌可危”,1944年6月至9月(上)
(十七)凱旋歸來,1943年12月至1944年7月(下)
(十七)凱旋歸來,1943年12月至1944年7月(上)
(十六)中國在開羅的遭遇,1943年11月至12月
(十五)史迪威必須撤職,1943年6月至10月
(十四)總統定下的政策,1943年1月至5月
(十三)”花生和我同舟共濟”,1942年8月至1943年1月
(十二)客戶:1942年6月至10月
(十一)”遭遇重創” 1942年3月至5月
(十)隨時隨地候命,1941年12月至1942年2月
(九)倉促準備,1939-1941
(八)軍部副官: 中日戰,1937-39
(七) 軍部副官: 中國的最後機會,1935-37
(六)”刻薄的喬”1929-1935
(五) “全能”軍團及蔣介石勢力擴張的年代1926-1929
(四) 北京任務:1920-1923年軍閥割據時期
(三) 世界大戰:聖米耶勒(St. Mihiel)與山東
(二) 1911-辛亥革命時的美國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