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回顧一下緬甸戰爭的始末,看看聯盟中到底哪個國家沒有對日本侵犯作出積極應戰呢?答案顯而易見,責任完全落在美國人的身上。他們派出一個與任何盟友都不能合作的將軍到前線去,但沒有提供軍隊支援,也沒有提供足夠的軍需補給,一旦敗跡呈現時便拼命逃走。史迪威不是曾誇言會”戰鬥到最後一人”嗎?史迪威和塔奇曼似乎都忘記了蔣介石曾經主動提出可調派第五、第六和第六十六軍團到緬甸協助英國抗敵,但英國人拿不定主意,因此坐失良機。當時的中國軍隊沒有接受過美國人的培訓,也沒有得到美國的裝備,但蔣介石仍然願意向史迪威提供最傑出的中國部隊。史迪威和塔奇曼似乎也忘記了孫立人率領的第三十八師及第133軍團在仁安姜(Yenangyaung)將日本第三十三師打敗,救出了七千個英軍和五百個平民。兩個星期後史迪威和亞歷山大(Alexander)卻下令從緬甸撤退,但沒有作出妥善的安排,只帶領了一小隊人員從緬甸叢林地帶逃離。史迪威面對危機時完全沒有對策,也缺乏指揮的能力,此乃明顯是一個將領的失責。除此之外,美國也沒有及時作出任何支援。誰要負起”什麼也不幹”的責任呢?看來仍然非美國人莫屬!蔣介石曾要求盟軍在仰光進行兩棲登陸作為對中國部隊的支援,英國人說計劃行不通,美國人則完全反對這個主張。蔣介石也要求增加空運,越過西藏高原將物資輸送到前線去,美國人說做不到,因為飛機數量不足,似乎是要防止蔣介石將物資囤積起來。誰要對”什麼也不幹”負責呢?說來說去都是美國人在緬甸戰爭開始時便表現出懦夫的態度,沒有積極對付日本的侵略,當形勢逆轉後,”什麼也不幹”便成為最佳對策,還可用來掩蓋他們沒有對中國伸出援手的錯失。史迪威一直堅持我行我素,似乎只有他的方法和他的策略才可達到目標,他對其他人的主張都不感興趣,而且認為他們都是懦夫、腐化、無能、無知,也包括羅斯福總統在內。
史迪威從溫蓋特(Wingate)手裡奪回率領突擊隊(marauders)的權力,保存”面子”沒有受到損害。溫蓋特雖然是一個經驗豐富的將領,曾負責訓練突擊隊,但史迪威卻為了保存自己的”面子”,委任一個不但患有心臟病而且欠缺戰場經驗的美林(Frank Merrill)去填補空缺,然後獨自返回緬甸欣貝廷(Shingbwiyang)。雖然如此,溫蓋特仍願意在因多(Indaw)附近遣派他的”遠距離滲透戰略”部隊(LRP Force)把緬甸北面的敵人纏住,分散他們的注意力。溫蓋特的助手弗格森(Ferguson)曾將這些作戰計劃記錄下來,史迪威在日記中卻半點也沒有提到,他只抱怨:”孫(立人)按兵不動,卻不斷要求增加空軍支援,多給彈葯及增加炮兵部隊的支援”。史迪威不在前線,孫立人是不會越權代他發號施令的,所以那些對孫的指責是缺乏理據的。史迪威不是一直都關注軍隊是否有足夠糧食供應,武器配給和支援物資嗎?他為什麼會指責孫立人這樣做是超越實際所需呢?回顧太平洋戰爭發始時,史迪威駐守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南部,他曾不斷發出武器和彈葯供應的要求。在1941年十二月,他這樣抱怨說:”我們未能及時將彈葯運抵前線……假若日本人知道這個秘密的話,他們可隨時登陸加州海岸;我們的彈葯也很快會消耗殆盡,敵人便可任意宰殺我們。我們只有一千萬發30口徑的子彈,幾百發75, 266及155口徑的炮彈,但完全沒有迫擊砲。麥克阿瑟在羅斯克蘭斯(Rosecrans)的海岸炮兵司令部(The Coast Artillery Command)也大概只有180發……”估計孫立人當時擁有的彈葯可能會更少,而且必須對付強大的日本第十八師,情況之惡劣絕非史迪威所能想像得到,而當年登陸加州的敵人也只不過是史迪威無中生有的威脅。
當史迪威個人遇到任何困難時,不論是真有其事或言過其實,他都會大聲疾呼求助,但當軍隊真正有所需要而向他求援時,他往往不問青紅皂白便嚴責他們貪得無饜,甚至惡意批評。塔奇曼似乎對此有所不知,還一直稱讚史迪威處事小心,無微不至。她只從”孫(立人)按兵不動……”這一句話便推斷”史迪威急切尋求美國軍隊的介入,以推動開始在胡康河谷 (Hukawng)放下武器的中國軍隊,鼓勵他們繼續走上前線。
史迪威從欣貝廷回到前線,譴責孫立人按兵不動,並懷疑蔣介石暗下命令要他這樣做,”避免再次被打敗而重複首次慘敗的經驗”。”孫立人一直猶豫不決,因此造成傷亡”。筆者曾審閱史迪威和蔣介石的日記,都沒有發現任何指責孫立人按兵不動的記錄,只能推想此乃塔奇曼憑空想像出來的結果。塔奇曼還須留意的是:造成緬甸遭受重創並非因為孫立人按兵不動,而是美國沒有及時作出支援,英國人也不願走上前線迎戰敵人。撤退命令也非由蔣介石那邊發出,而是亞歷山大和史迪威的草率決定。首先撤離戰場的也非中國部隊,而是美國和英國軍隊。史迪威的助手曾經這樣說”讓我們趕快離開這裡吧!”
“一月的全部時間都浪費在尋求一個安全的方法撤離已陷入敵方的泰魯平原(Taro Plain)地區”。塔奇曼指出:”史迪威向孫立人解釋此項行動的重要性並懇求他同意……”,但史迪威的日記並沒有記載這次行動。在一月八日蒙巴頓(Mountbatten)一面反對這項行動,一面提出另一計劃(AXIOM),主張放棄防守印緬公路和滇緬公路,改由海路反攻,重奪馬來半島、蘇門答臘、香港及東南亞的失地。史迪威和蒙巴頓同時派出代表團到華盛頓去,向參謀長聯席會議推銷他們的計劃。史迪威在一月底那天從泰魯安全回到德里,經歷了”二十一天”沒有沐浴的旅程。塔奇曼再一次不厭其煩地誇耀史迪威的能耐,似乎以”沐浴”或”沒有沐浴”的次數作為標準,看作影響大局的因素之一。美國將軍魏德邁(Wedemeyer),邱吉爾和陳納德都支持蒙巴頓的AXIOM計劃,也得到阿爾索普(Alsop)的贊同。那些B-29型轟炸機機師也反對史迪威以軍事行動奪回緬甸的計劃及保障印緬公路運輸的安全。最後決定當然操縱在華盛頓和倫敦的高層手裡。羅斯福最終並不支持AXIOM方案,只接受麥克阿瑟和尼米玆提出的”兩島跳動”戰略,直接向日本國土進攻,避開和日軍在中國戰區接觸。
1944年一月三十一日美國第七陸軍師在太平洋瓜加林 (Kwajalein)島成功登陸,塔奇曼藉此機會為史迪威大肆宣傳,唯恐天下無人知。史迪威在1940年至1941年間曾負責培訓這個師,但後來這班學員都被新兵更替或調走。佔領瓜加林的部隊顯然並非原來的第七師,而隸屬於美國夏威夷海軍陸戰隊,並受訓於史密斯將軍 (USMC General Holland Smith) 的旗下,曾經負責執行1943年的太平洋兩棲突擊行動。除此之外,塔奇曼又企圖在史迪威的臉上貼金,使他洋洋得意:史迪威的代表波特納 (Boatner)在華盛頓的遊說任務達到預期目標,促使羅斯福向邱吉爾表示,美國反對英國提出的太平洋戰略方案 (AXIOM),並以史迪威主張反攻緬甸密支那 (Myitkyina)的戰略計劃取代。
當英國軍事行動受到約束後,日本便趁機進攻印度英帕爾(Imphal),英國唯有竭盡全力保衛印度。戰後蒙巴頓被追封為緬甸的”蒙巴頓伯爵”,以表揚他的功績。不過塔奇曼,史迪威或蒙巴頓似乎都忘記了西方盟友在最關鍵時刻卻沒有和蔣介石及中國將領取得聯繫,共商對策,仍舊獨行獨斷。這種藐視盟友的態度還可算是同一陣線的嗎?
美國只派出了二千八百名突擊隊(Merrill’s Marauders),英國卻沒有作出任何承擔,與此同時,四萬中國軍隊已在緬甸北部的前線,奮不顧身抵抗敵人。盟友只會強迫中國投入更多軍隊,卻忘了邀請中國人參加那些軍事會議,和他們從詳計議及共謀對策。中國人的參與素來沒有受到重視,他們的意見也完全被忽略。身為蔣介石參謀長的史迪威並沒有代表中國的利益發言,他只按照自己的意向辦事。艾森豪威爾在未得到英國統帥同意之前,是絕對不會調派兩個師英國部隊到前線作戰的,也不會強迫英國增加派兵,否則美國停止履行租借法案作威脅。
史迪威重返緬甸的叢林地帶,設置陷阱誘捕日本第十八師駐守在胡康河谷邁昆(Maingkwan)的軍隊。碧格將軍(Pick) 負責興建印緬公路 (Ledo Road) 的工程”進展順利”,他還會在泰巴 (Taipa)舖設一條飛機跑道,保證”能冒著戰火以十四小時完成一條四千六百英尺長的跑道,並保證質量盡善盡美”。
每年的一月和二月正逢緬甸的旱季,史迪威竟然抱怨天公不造美,一月份下了十天滂沱大雨,二月份下了十八天,三月和四月也各下了十天雨。他怎能對緬甸天氣的特性這般陌生呢?他應該早已知道緬甸每年的雨量是多於二百英寸的,遠遠超出他美國東岸背風山坡下的故鄉,那裡每年只下四十英寸的雨。他沒有對地理環境作出準確估計便盲目策動突襲及啟動築路工程。他和以往一樣將責任推向中國軍隊身上,歸咎中國第二十二師的第六十六團沒有盡忠職守,結果日本軍隊可趁機逃脫。眾所周知在戰場或商場上,我們不時會遇到突發的事件,所以必須有所準備。史迪威似乎欠缺了這方面的能力。他只會預先定下計劃,依賴他人執行。如果失敗,便可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
1944年二月,美林 (Frank Merrill) 率領突擊隊由印度利多 (Ledo)徒步走到史迪威的指揮中心。經過一百三十英里長途跋涉之後,士兵都感到疲憊不堪。美林不只沒有作戰經驗,而且性格頑固,不肯接受他人的意見將士兵用卡車運來。這群”烏合之眾”既欠缺紀律性,而且體質欠佳,是絕對不宜參與叢林戰的。他們只接受過溫蓋特 (Wingate)主持的遊擊戰訓練,史迪威堅決要將溫蓋特調走,並由美林填補空缺。美林雖然曾經到過菲律賓服役,但並沒有實際叢林戰的經驗,也患有心臟病,實在不宜賦予重任。史迪威罔顧這些因素,同時減少士兵的配給。由於缺乏防水衣物,士兵被迫睡在潮濕的土地上,引發疾病,甚至死亡。塔奇曼莫名其妙地將史迪威和潘興 (Pershing)相提並論,稱讚潘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有效地將厚厚的兩冊戰略計劃縮減成十四頁紙那麼簡潔。史迪威指著華羅本 (Walawbum)對美林說:”三月三日前你必須佔領它”。其實塔奇曼可利用艾森豪威爾作為更佳的效率示範。據聞他曾要求下屬將軍情報告簡化成一頁紙,否則他不會看。
雨天及混戰阻延了盟軍向邁昆(Maingkwan)推進。空軍支援對叢林戰起不了什麼作用,蒙巴頓故意將部分運輸機調往英帕爾(Imphal)接載軍隊到若開邦(Arakan)去,加強對地面部隊的支援。史迪威對此表示不滿,因為運輸機是用來運送物資的,戰鬥機才適用於戰鬥。當時公路受到降雨影響,使卡車行走起來十分困難,蒙巴頓是迫不得已才這樣做的。在若開邦的英軍獲得增援後士氣大振,粉碎了日軍的攻擊,並奪回一些失地。史林姆(Slim) 利用溫蓋特 (Wingate)的空降部隊,在六天內飛行了六百五十次,將九千人和一千三百頭騾子空降到史迪威前線的南面。蒙巴頓在三月六日專程飛來與史迪威會面,並使用了十六架戰鬥機護航。史迪威批評蒙巴頓這個旅程所消耗的燃料,等於史迪威空軍隊伍七天的用量,實在過於浪費。塔奇曼對英國人的浮誇亦感不當,表示他們喜歡誇耀戰績,藉此表揚帝國的偉大。史迪威卻喜歡保持低調,接受批評,以增強他與蒙巴頓和英國人的和諧關係。
牟田口將軍(General Mutaguchi)率領日本第十五軍團向英帕爾及阿薩姆-孟加拉鐵路(Assam-Bengal Railway)發動進攻。他們渡過親墩江(Chindwin) 抵達游克流河 (Ukhrul),迫近三十五英里外的英帕爾,在三月二十九日將英帕爾通往科希馬 (Kohima)的公路切斷,使它和外界失去聯絡,來往只能依賴飛機。史林姆發出緊急要求,必須從愛鹿坎 (Arakan)空運後備軍增加力量,協助他保衛英帕爾。美國將軍蘇丹 (Sultan)提出質疑:日本軍隊能夠穿越緬甸的山脈和叢林而英國軍隊卻做不到,原因在哪裡呢?
美國空運部隊(ATC)在完成任務之後,飛行員及他們的嚮導在前線逗留了兩個半月,負責把物資運到前線及把受傷的士兵運回後方。史迪威利用無線電話向馬歇爾提出要求,希望能促使羅斯福和邱吉爾向蔣介石施壓,強迫他將駐守在雲南的Yoke兵團投入緬甸戰場,蔣介石對這個要求不予理睬。
史迪威在緬甸叢林度過他六十一歲的生日,馬歇爾準備好了巧克力為他慶祝並贈與美麗的賀詞:”閣下之任務對這場戰爭和中國的前途具有重大的歷史價值”。憑事實而論,盟軍在緬甸的軍事行動無助於將日本打敗,對中國的政治前景的變化也沒有產生什麼重要的影響。三月二十七日史迪威飛去重慶和蔣介石會面,獲得蔣介石同意空運第十四師及第五十師的部隊到阿薩姆去,接受重新裝備,再空運到胡康河谷地區作戰。史迪威曾向史林姆表示可從中國第三十八師調派兩團人協助他保衛英帕爾。不出所料,史林姆被他與生俱來強烈的英國人自豪感影響,拒絕接受史迪威的提議。史林姆感覺向中國人求助乃奇恥大辱之事,有甚於被日本人征服。除此之外,史林姆也具有信心將日本人擊退。
史迪威感覺形勢好轉,立即返回沙都拾(Shaduzup)的指揮中心,召開會議,邀請美國及中國副手參加,會後決定”加速佔領加蔓(Kamaing)”。盤踞在加蔓的日本人卻誓死要守住這個地方。史迪威調派兩營美林突擊隊員(1200人)執行任務。這些突擊隊員經歷過長途跋涉的旅程,已筋疲力竭。他們曾在印康伽團(Inkangahtawng)嘗試將敵人的退路切斷,但遭受到頑抗,必須退避到哪浦伽 (Nphum GA) 的山區去,等待援兵。四月八日,日軍撤出加蔓,但對中國軍隊和美林突擊隊背後的威脅仍然存在。由此可見盟軍的包圍網並沒有將敵人牢牢圍住。
三月二十四日溫蓋特因航空事故死亡,由倫泰恩少將(Brigadier William Lentaigne)接替,史迪威與他一開始便合作不來,爭執不停。史林姆委任與史迪威交手的聯絡代表德提阿提(Demetriadi)上校說:”假若沒有緬甸北部作戰指揮中心 (NCAC)的參與,英帕爾一早便已落在日本人的手裡。” 塔奇曼在她的著作中加上這小段評語,目標只在表揚史迪威曾作出的貢獻。史迪威的參與或許起到一點作用,但日本失敗的主要原因是缺糧和裝備不足。據傳日本士兵要四出偷取食物充饑,才可勉強活下去。在同一時間,英國軍隊得到蒙巴頓的安排,美國空運隊(ATC)將糧食及配備源源不絕運來,將傷兵從英帕爾運走。英國人是在自己的殖民地打仗,佔有地利之宜,日本遠征軍的補給線卻設在仰光那邊,距離較遠。除此之外,日本人輕視英軍的戰鬥力也是造成他們失敗的原因之一。史迪威的參與其實和戰果無關。
史迪威計劃迅速攻佔加蔓(Kamaing),但未能及時實現,因為據聞率領第三十八師的孫立人將軍和率領第二十二師的廖耀湘將軍接到蔣介石的指令,必須阻延史迪威的行動。史迪威在日記裡並沒有這樣提過,恐怕又是塔奇曼另一次無中生有的創作。如果確有其事,那麼也許因為史迪威率領盟軍在緬甸戰場曾被日本人打敗,蔣介石對此記憶猶新。史迪威在1942年又再次要求中國派兵,蔣介石雖然答應了把最精良的部隊調到緬甸去,但這次對他的要求變得比較謹慎,避免重蹈覆轍。
馬歇爾曾高度評價史迪威的能力,說他是美國陸軍眾多將領中最傑出的戰略家,而且熟識中國的情況。在各方期待之下,史迪威卻一籌莫展。美國一直沒有派兵到前線支援他,英美兩國對緬甸的戰略與指揮層次沒法達成一致。英國反對中國派兵到緬甸戰場去,但美國卻要求中國參與。中國終於響應美國的要求,可惜前線一片混亂,英國人和史迪威之間矛盾百出,使中國軍隊無所適從。戰事爆發後中國軍隊被遺棄,造成重大傷亡,最後被迫向中國和印度邊境撤退。前車可鑒,蔣介石當然行事審慎。蔣介石在日記裡批評史迪威欠缺戰場的實際經驗,擔當不起指揮的重任,他或許熟識中國的地理環境,但毫無意義,因為戰爭是在緬甸境內進行而非在中國境內。史迪威在戰事發生之前從未踏足緬甸,對這個國家完全陌生。中國的地理環境和緬甸的山脈、叢林、氣候,雨量截然不同。雖然史迪威多年前曾到與緬甸為鄰的泰國旅遊,但他對東南亞的認識僅此而已。
史迪威接受緬甸任務時已經五十八歲,早以超越青壯之年。假設麥克阿瑟和史迪威是同齡的話,不知他會否使勁地在新幾內亞或婆羅洲的叢林穿越呢?艾森豪威爾,布拉德利(Bradley)和巴頓(Patton)都比史迪威年輕,只有麥克阿瑟和馬歇爾比史迪威年長三歲。馬歇爾一直在華盛頓的指揮中心發號施令,麥克阿瑟則在澳洲的指揮中心調兵遣將。
史迪威希望馬歇爾和美國陸軍部使用他們的影響力,促使羅斯福向蔣介石發出最後通牒,迫使他遣送Y軍團到緬甸支援。史迪威提出的交換條件是,蔣介石若不滿足他提出派兵的要求,美國租借法案(Lend Lease)賦予中國的物資補給將會中斷。在1944年四月十四日,這項最後通牒由史迪威重慶的助理參謀長赫恩將軍 (General Hearn) 負責交到蔣介石的參謀長何應欽將軍手上,回條蓋上了蔣介石的印章。史迪威將結果向馬歇爾報告,並補充說:”中國人主動接受我們的條件,沒有受到任何外界的影響”。蔣介石在日記裡表露他的不滿,感覺自己的地位比不上一名乞丐,必須卑躬屈膝向人求助,而最終才發現對方竟是一群不講情義的盟友。與此同時,身為虔誠基督徒的史迪威、馬歇爾和羅斯福,不但對自己的惡劣行為無所顧忌,還盡量使用強制,無情,不道德的手段去令對方屈服。為達到目的,他們會利用威脅和勒索的手段。這樣做法,目的何在呢?是為了幫助中國人打勝仗嗎?是為了協助中國人解決問題嗎?是為了支援中國軍隊繼續作戰嗎?是為了替蔣介石解決困難嗎?看來都不是。很明顯地,美國人的所作所為是為了滿足史迪威的個人願望,協助他重奪緬甸,為了報仇泄恥,不惜任何代價,使他能夠繼續留在中緬印戰區,將日本人徹底打敗和取得最後勝利。這都是史迪威所希望達到的目的,和美國政府的政策背道而馳。
史迪威一直誇耀自己有能力將中國軍隊訓練成才,幫助他們改善裝備,這樣他們在戰場上便能展示實力。塔奇曼支持史迪威的說法,而且事實亦証明史迪威的確具有這個本領,由他率領的中國軍隊在1944-45年曾經將日本人打敗,重奪緬甸。眾所周知,中國軍隊在美國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已紀錄下不少光榮的戰績。塔奇曼和很多西方觀察員並不重視中國軍隊的表現,懷疑中國傳媒將他們的戰績誇大,事實上中國軍隊沒有受過嚴格訓練,裝備又差,而且群龍無首。往後的歷史紀錄卻提出不少鐵證,反駁塔奇曼和史迪威評估中國軍隊的錯誤。史迪威也死得過早,沒有機會親眼目睹中國軍隊令人讚嘆的表現。
1950-51年的冬天,中國軍隊在朝鮮半島與中國交界的地方,迎戰美國人率領的聯合國部隊,包括裝備精良的英國裝甲團在內,將他們一直推到三十八緯度以南,奪回漢城。這些中國軍隊並沒有受過美國人的訓練,也不擁有美國的先進裝備,而且更非由美國人率領,卻表現出色,和世界任何軍隊都可比個高下。這些中國志願軍既沒有空軍掩護,也沒有坦克車支援,只有少量砲兵助戰,卻能應付聯合國部隊的猛烈進攻,而且節節勝利,最後越過三十八緯度之南,在朝鮮半島東面的長津湖 (Chosin Reservoir) 重創美國海軍陸戰隊,造成美國有史以來最慘重的一次挫敗。
他們都是中國軍隊嗎?到底從哪裡來的?他們都受過訓練嗎?他們受誰指揮呢?其實這就是中國解放軍的第五十軍團,前身是中國國民黨東北地區的第六十軍團,國共內戰末期向共產黨投誠。幾年前他們仍服役於國民黨旗下,預測蔣介石政權會因為得不到美國的支撐而很快倒下,所以趁早脫離國民黨。共產黨取得政權後,將投誠的國民黨第六十軍團改組及編入解放軍第五十軍團。朝鮮戰爭發生後,中共將新編的第五十軍團和其他投誠的國民黨部隊遣送到朝鮮半島去,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美國聯軍雖然擁有先進的武器及絕對的空中優勢,但仍敗於共產黨手下。美國人似乎很快便忘掉了這個慘痛的教訓,盲目介入越南戰爭,從1960到1972年,經歷了漫長的十二年,再一次以失敗告終。
由於西方傳媒如白修德(Theodore H. White) 這類記者及塔奇曼這類作家的誤導,中國軍隊在美國人心目中總是一些烏合之眾、缺少訓練、素質低劣、不善打仗,比起日本軍隊遜色。這種偏見直到今天仍然普遍存在。他們到底要等多久才會明白呢?
在1944年四月二十八日,一千四百名美國突擊隊員,四千個中國士兵和六百名克欽(Kachin)嚮導,聯手將密支那(Myityina)空軍基地佔領了。史迪威選派那些疲憊不堪,患了病,士氣低落的美國突擊隊參與這項艱苦的任務,受到塔奇曼的質疑,她非常同情那些突擊隊員的遭遇。中國士兵和克欽嚮導也和美國人一樣曾經穿越叢林,夜裡睡在潮濕的地上,長途跋涉而來。塔奇曼為何厚此薄彼,只對突擊隊表達同情呢?
史迪威對美林說,當密支那空軍基地得手後他便可將突擊隊撤走。孫立人和廖耀湘繼續向加蔓(Kamaing)進攻。蒙巴頓和英國人事前估計不到密支那會被盟軍佔領,在四月十四日便將東南亞指揮中心 (SEAC)遷往錫蘭康堤 (Kandy, Ceylon) 去,距離德里一千五百英里。
美國聯席參謀長同意派兵登陸菲律賓,台灣及中國海岸,美國海軍上將甘格(Admiral King)對中國陸軍充滿信心,預計他們將會成為亞洲大陸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最終會打敗日本人。尼米茲海軍上將也支持這個戰略,或許可將登陸菲律賓的行動延遲,目標有可能會更早達到。但如果照著這個計劃,麥克阿瑟豈非失去了反攻菲律賓的機會,報仇的目的也難以達到了嗎?麥克阿瑟曾經許下諾言,要反攻菲律賓,拯救數百萬菲律賓人的生命,義不容辭。美國陸軍部一心一意只想利用中國作為重型轟炸機升降的基地,沒有寄望中國軍隊投入戰場。美國聯席參謀長後來也按照這個作戰方案,在五月三日發給史迪威一道秘密指令:”佔據密支那是他未來的首要任務,可獨行獨斷,縱使英國東南亞戰區指揮中心不參與也必須進行,目標是開闢通往中國的陸路交通,在中國境內另設基地以支援美國在太平洋的軍事行動”。這項指令或許有助於澄清進攻密支那的真正目的,除此之外,仍有不少疑點未能化解。這個指令亦有助於解除史迪威和英國指揮部保持聯繫的責任。由此至終,這個秘密發出的指令並沒有明文記錄,實在耐人尋味。
進攻密支那的部隊要在泥濘地帶行走,也要穿越懸崖絕壁,進度很慢。史迪威雖然感覺自己”年紀不小”,但仍抱怨士兵行動還不如他,不停鞭策。很多軍人因此疲勞過度,患病死亡,但計劃仍於五月十七日執行,由第五十師的第一百五十團首先向基地進攻。負責防守的日本軍隊只有七百人。突擊隊其中一營負責偷襲附近的一個飛機場。三時三十分,使用”威尼斯商人”作為代號的的電訊傳到現場,表示空軍運輸隊可安全升降。史迪威立即命令空運隊馬不停蹄把物資運到前線去。一切進展順利,史迪威喜出望外,英國軍方對這項行動的目標仍被蒙在鼓裏。戰地記者可跟隨空運隊前來訪查,並受到史迪威的歡迎。美林將軍心臟病復發,由飛機在五月十九日將他運走。蒙巴頓一直都沒有接到戰情的報告,當然感到氣憤。邱吉爾為了息事寧人,發信公認史迪威在密支那一役的功績,同時也向英國的神獅隊祝賀。
由於盟軍G-2’s有關日本防守市區軍力的情報失誤,史迪威只遣派第一百五十團的兩個營向市中心進攻,卻遭遇猛烈抵抗。塔奇曼懷疑那是中國軍隊發生互相射擊的事故,軍事行動必須中斷。日本能夠及時增加駐軍,並派出神射手向中國士兵狙擊,造成重大傷亡。為了應變,美國空運隊從速將高射砲運來,暫停了步兵及糧食的運輸。在同一時間日本將駐軍增加到五千人,而盟軍的空運行動卻受到季候風的影響。很多盟軍隊員的糧食只足夠一至兩天之用,形勢十分危急。六月份,史迪威加速空運援兵以填補突擊隊的傷亡,也將工程隊空運到前線去,以便應急。根據波特納(Boatner)的報告:”這些援兵缺乏訓練,一看見日本人便怕得要命,尤其那些美國大兵”。他們違背上級的命令,貪生怕死,一聞見槍聲便逃之夭夭。史迪威命令所有仍在康復中的突擊隊員重返前線,認為他們體能已達到要求。在士兵的眼中,史迪威是一個”沒有血性,冷酷無情,欠缺人性的人”。據聞曾有士兵這樣說:”假設某天他突然出現在我來福槍射程之內,我會毫不遲疑擠出一發子彈,誰又能証實不是日本鬼子把這個雜種幹掉呢?”
蔣介石邀請史迪威在六月四至五日前往重慶,要求他增加第十四空軍大隊的補給。蒙巴頓也要求史迪威用飛機把表演者科沃德(Noel Coward) 送到利多 (Ledo)勞軍,但遭受拒絕,因為中國軍人和美國軍人都不懂欣賞這個藝人的演出。不過科沃德終於來到利多,而觀眾對他反應十分冷淡。
史迪威或許會預料不到,但蔣介石卻遵守他的承諾,Y軍團終於在五月十一日渡過怒江(Salween River),跨越一萬多英尺高的山峰及險要的峽谷,向怒江西面的龍凌(Lungling)進發,深入兩年來一直被日本佔據的陣地。Y軍團現改稱中國遠征軍,由衛立煌將軍(General Wei Li-huang)率領,在六月十日攻佔龍凌,日本反攻並將中國軍隊逐出,兩個月後中國軍隊捲土重來,再把龍凌佔領。塔奇曼有意將中國軍隊的優越性淡化,說他們比日本人多出十倍,她猶如一個軍事專家那樣,根據敵對雙方軍隊多寡而定勝負。其實戰爭並沒有必然的結果,三百個斯巴達勇士(Spartans)可將十萬波斯大軍(Persians)在塞莫皮萊(Thermopylae)打敗,誰說不可能呢?在較近期的戰爭中有以下的紀錄:四萬德國軍隊在義大利蒙特卡西諾(Monte Cassino)和二十個聯軍師對抗,戰爭持續了四個月,傷亡達到五萬五人之多才能將入侵的敵人擊退;孫立人苦戰了一個月才能將加蔓拿下;第七十七神獅隊將孟關(Mogaung)佔領了,但勝利之光榮卻被其他盟友盜取;日本第十八師撤退到曼德勒(Mandalay)時只剩下五千人;進攻密支那的行動雖然進展緩慢,但日本的抵抗逐漸減弱;在英帕爾英軍穩定下來,日軍由於缺糧,受到疾病和季候風的侵襲,到七月時傷亡竟高達85-90%,牟田口被迫下令撤退;在緬甸整個戰場上,日軍遭受猛烈反擊,終於潰不成軍。
过往章节:
(十七)凱旋歸來,1943年12月至1944年7月(上)
(十六)中國在開羅的遭遇,1943年11月至12月
(十五)史迪威必須撤職,1943年6月至10月
(十四)總統定下的政策,1943年1月至5月
(十三)”花生和我同舟共濟”,1942年8月至1943年1月
(十二)客戶:1942年6月至10月
(十一)”遭遇重創” 1942年3月至5月
(十)隨時隨地候命,1941年12月至1942年2月
(九)倉促準備,1939-1941
(八)軍部副官: 中日戰,1937-39
(七) 軍部副官: 中國的最後機會,1935-37
(六)”刻薄的喬”1929-1935
(五) “全能”軍團及蔣介石勢力擴張的年代1926-1929
(四) 北京任務:1920-1923年軍閥割據時期
(三) 世界大戰:聖米耶勒(St. Mihiel)與山東
(二) 1911-辛亥革命時的美國來客
(一) 史迪威的簡歷
為《重新審視史迪威將軍在華任務》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