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潮汕地區,從小說潮州話。
孔夫子說,民以食為天。這個“食”字,( 潮州話讀“遮”),在潮汕地區,可說被發揮得淋漓盡致。不管吃或喝,凡是入口落肚的舉動,潮州話都叫“食”。吃飯叫食飯,喝酒叫食酒,飲湯叫食湯。熟人見面時,客氣問一聲,食未?(吃飯了嗎?)
潮州人嗜愛喝工夫茶。家家户户備有工夫茶具,紫砂茶壺,小瓷杯。除了自家晚飯後或閒暇時,冲幾杯品嚐外,客人來了,工夫茶是待客第一步,禮貌,約定俗成,表示尊重。茶冲好,主人家會擺手向着熱氣騰騰的三個小杯,對客人說,“請,食茶。”務必客人先舉杯。有時謙讓,互相催促,食、食之聲交融,好不熱鬧。可見“食”字在潮州話中出現的頻率,是很高的。
不少來自外省,在潮汕地區工作的人,尤其是北方來的幹部,聽潮州話可說一頭霧水,聽不懂,猜不透。有人把潮汕話比喻為“學老話”,意思是要學到老才明白一點。不過,生活中的接觸,尤其一些常聽到的口語,也讓他們緩慢學上幾句。而最先學到的,恐怕離不開“食”字。他們常常學着潮州人的口吻,生硬地說“食茶”、“食飯”。發音雖不純正,但大家莞爾一笑,氣氛頓時輕鬆活躍。當然,在職場和正式場合,人們都用普通話交流。
潮州話中,食字聽得多,令人印象深刻。不過,潮州美食燴灸人口,更讓人讚嘆不已。潮汕地區得天獨厚,處於北回歸線,氣侯宜人,四季如春。又位於韓江、榕江出口,面臨南海,物產十分豐富。各式蔬菜水果全年絡續不絕,應有盡有。海產、河鮮和池貨更不在話下,可說日日鮮。外地人到了那里,多會乍舌驚嘆,這麼多好食的東西!
潮州人刻苦耐勞,精工細緻,又敢於創新,厨師也如繡花姑娘般心靈手巧,利用本地豐盛食材,製作出精美可口的潮州菜式。不論大酒樓、小餐館,甚至街邊攤檔,都能讓人的味蕾得到極大享受。有香港的朋友說,她從未踏足粵東潮汕地區。近日,為嚐試久負盛名,被列入「中華美食」的潮州牛肉丸,她與友人特地坐高鐵到潮汕一日行,又吃又玩,品味正宗潮州菜,又遊覽了當地名勝湘子橋和韓文公詞。雖然時間短,馬不停蹄,有點累,仍盡興而歸,滿載“食”的美好回憶。
特色的方言和傳統美食,也造就了獨特的潮州民俗文化。潮州話俗語豐富多彩,十分傳神,與食字有關的多不勝数。其中一句常聽到的“食定正知”,可謂大人小孩都熟諗。據說該句出自著名的“老媽宮粽球”。因其餡是咸甜兩味,既香又甜,與一般的咸香粽球不同,所以只有當你食進口中,才知箇中滋味。此後不少食肆酒樓,形容其出品上乘,與眾不同,也喜歡用上這一句,大冽冽說,食定正知!發展到後來,有時在其它方面也用上,變成譏諷。譬如,某人某事不被看好,有人會冷眼旁觀爆出一句,“啍,食定正知。” 是褒是貶,心知肚明。 可見食字已超出飲食範圍,成了體驗、實踐和經歷的意思。
年青時,看到有的老人家行動遲鈍,做事慢吞吞,缺乏朝氣活力,有些不解,為什麼他們不使出點力氣?老人家嘆口氣說,“後生仔,食老就知。(活到老就明白 )” 現在,自已也不知不覺踏入晚年,疾病纏身,才驀然知道,青春已逝,身體退化,做事有心無力啊。想不到這句“食老就知”,包含着不少人生經驗和哲理。
離開故鄉幾十年,在北美州,除了在家里說潮州話,到外面,不是講英文,就是粵語和國語。偶而在超市或酒樓聽到有人說潮州話,尤其是說着“食茶”、“食飯”,自是感到無限親切。
家鄉話,最是純樸的鄉情。(文/姚船)
附錄:
筷子的含義
筷子長七寸六分,代表人的七情六欲。
七情就是:喜、怒、哀、悲、恐、憂、思,代表人的心理活動。
六欲就是:眼(見欲,貪美色奇物)、耳(聽欲,貪美音贊言)、鼻(香欲,貪香味)、舌(味欲,貪美食口快)、身(觸欲,貪舒適享受)、意(意欲,貪聲色、名利、恩愛),代表人的生理需求。
筷子成雙成對:代表天地相輔、陰陽相對。
使用筷子時要用五個手指:代表五行,金、木、水、火、土。
筷子一頭圓一頭方:代表天圓地方。
在使用筷子的時候,手拿在筷子中間,表示天地人三和。
另外,在使用筷子的時候也有講究的,必須力度適中:力氣太大了打不開,力氣太小了夾不住菜。這表示人在天地間應該懂分寸、知禮節,做事有度,更應該知道天高地厚。(Source: 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