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美两国元首上月在巴厘岛提出稳定双边关系的期望后,高层官员开始进一步接触。过去两天,美国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康达(Daniel Kritenbrink)、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事务高级主任罗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等高官访问中国,中国外交部副部长谢锋与他们举行会谈。
根据美国国务院的声明,他们的访问为布林肯明年年初的访华铺路。布林肯将是拜登政府执政两年后访华的美国最高级别的官员。分析指出,双边会面虽然是积极信号,但他们的接触将十分有限。
“美国官员将探索降低两国军事风险的潜在途径,并防止因台湾等问题导致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美国华府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亚洲主任葛来仪(Bonnie Glaser)对BBC中文说,“双方的讨论将检验这些领域有没有可能取得进展”。在此之前,中国在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问台湾后冻结了与华府的外交渠道,双方在军事上剑拔弩张,令许多观察家警告可能因误判而导致擦枪走火。
“坦诚的”会谈
根据公开信息,美中双方均表示会谈是“坦诚”进行的。中国外交部声明说,双方“围绕落实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共识、推进中美关系指导原则磋商、妥善处理双边关系中的台湾等重要敏感问题、加强各层级交往和开展相关领域合作进行了深入沟通”。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内德·普莱斯(Ned Price)对记者说,康达和罗森伯格探讨了潜在的合作途径,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卫生安全、全球宏观经济稳定以及全球粮食安全等挑战。这些都是中美关系在目前冰冻时期有利益重合的领域。
法新社引述一位美国高级官员表示, 康达和罗森伯格强调了“为双边关系设定底线的重要性,以确保美国和中国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负责任地管理竞争”。“他们强调,竞争绝不能演变成冲突。”康达和罗森伯格都是11月G20峰会中的美方随行官员。访问中国之后,他们在12月13日和14日到访韩国和日本。
合作的“机会之窗”
有专家表示,目前是中美双方有可能合作的“机会之窗“。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共“二十大”后进入第三任期,目前已经重返国际舞台。拜登总统也在美国中期选举的结果中看到了期望,预计未来两年将着重处理外交政策。
“双方领导人都更加自信”,美国巴克内尔大学(Bucknell University)国际关系教授朱志群对BBC中文说,加上双方都面临疫情后经济复苏的挑战,“当前合作是最佳选择”。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会面后的记者会中指出,康达和罗森伯格在访问中提到了有关疫情后的恢复问题,但具体细节留给外交系统处理。美国很快将进入总统大选季,候选人在竞选过程中会将矛头指向中国,这个“机会之窗”可能稍纵即逝,两国又将进入新的麻烦阶段,朱志群说。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地区协调员库尔特·坎贝尔(Kurt Campbell)上周四在华盛顿一个论坛上说, “我在巴厘岛看到的是,中国至少在短期内或者短中期,有兴趣稳定美中关系。”他解释,中国目前面临一系列国内外危机,包括疫情带来的经济放缓,以及与日本和印度的领土争端等。
同时华府也希望与北京稳定关系,尤其当(中美)两国军队在亚洲近距离行动的情况下,坎贝尔说。“随着双方部队相互摩擦,我们希望北京和华府之间有更大程度的可预测性和沟通。”上个月,两国国防部部长在柬埔寨会晤,是继佩洛西访台致中美军事对话中断后,双方首次进行高层军事交流。中方表示,对与美方进行交流持“积极、开放态度”。
如何管控台湾问题等分歧
不过,本次会面并不意味着能够缓解长期以来的分歧。尤其在关键的台湾问题上,双方对“一个中国”的认知不同,仍有可能是未来点燃冲突的关键。“在台湾问题上,美中两国与其说是解决分歧,不如说是管控分歧,确保双方都不会反应过度,升级到失控的程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讲师宋文笛对BBC中文说。
美国目前在对台政策上仍然在强化其军事力量。美国众议院上周四通过了2023财年的《国防授权法》,其中包含对台湾提供五年高达10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资金等多项支持。这表明,美国正持续通过立法加强台湾的安全防卫。“台湾问题将继续困扰美中关系,甚至会导致两国在台海发生军事冲突”,朱志群说。
除此之外,中美双方仍在各个领域加强竞争。中国已经重启元首外交,习近平主席在过去几个月里会见了将近30个国家的领导人,包括美国的盟友日本、德国等。在美国方面,国防部部长奥斯汀(Lloyd Austin)与澳洲国防部部长马尔斯(Richard Marles)近日在华盛顿会面,会后的声明剑指中国,表示双方决心要“反击中国破坏稳定的军事活动”。朱志群指出,美方认为,中国军力和经济的成长对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带来挑战;中方认为,美国不愿看到中国的发展,“这些深层次的矛盾短期内无法解决。”(转载自BBC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