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嫦娥五号”去年12月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样本非常年轻。当然这些都是相对的,但分析显示,玄武岩物质,即熔岩流凝固的残留物只有20亿年历史。将其与阿波罗宇航员带回的样本进行比较,它们都有超过30亿年的历史。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中国的“嫦娥五号”被送往月球一个叫做“风暴洋”(Oceanus Procellarum)的地点。这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为了增加从以往样本采样中获得的知识,最后一次采回样本是1976年由苏联探测器进行的。北京离子探针中心的车晓超和他的同事领导了嫦娥五号样本的年代分析,但他们与一个广泛的国际联盟合作。他们得出的年代数据很有趣,因为人们或许预期如此小的天体已经冷却并停止活动很久,它证明月球上的火山活动仍在继续。
理论家们现在将认真思考,什么热源可能维持了后期的活动。它似乎不是由集中的放射性衰变驱动的,因为嫦娥五号样本不包含大量与这种效应相关的化学元素。“我们在论文中讨论的另一个可能是,也许月球能保持活跃的时间更长,是因为它与地球的轨道相互作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合著者凯瑟琳·乔伊(Katherine Joy)推测。“也许月球在轨道上来回摆动,引发我们所说的潮汐热。所以,有点像月球在地球上引发潮汐,也许地球的引力效应可以拉伸和弯曲月球,产生摩擦性熔化,”她告诉BBC。
这项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果是,它有助于校准陨石坑计数技术,这项技术用于测定行星表面年代。科学家们认为,他们在一个表面看到的陨石坑越多,这个地形的年代就越久远;而且,反向来说也很明显:很少的陨石坑表明,表面最近被铺设或重塑。但这项技术必须基于一些源自测量样本的绝对日期,对于月球来说,年表并没有限定在10亿到30亿年前。如今,嫦娥五号的样本在这段时间的中间提供了一个精确的坐标点。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布拉德·乔利夫(Brad Jolliff)教授是该联盟的另一位合著者。他现在希望,中国下一个采样返回任务,去到月球背面一个叫做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地区。这个宽约2,500公里、深8公里的大坑是在月球历史早期由一个令人惊叹的撞击物造成的。“如果‘嫦娥6号’到达南极艾特肯,它将提供给我们月球上最古老的大撞击盆地的年龄,这将在40到45亿年前提供一个非常不同的校准部分。我们不知道当时大型撞击物有什么变化,而来自南极艾肯盆地地区的样本有可能回答这个问题。”
嫦娥五号发射后,接下来几个月中国国家太空计划让人震惊。月球探测器2020年12月16日带着岩石样本返回地球后6个月内,另一航天器成功地进入火星轨道,在其表面放置了一个火星车。而且,中国宇航员已经开始给地球建造一个新的空间站。(转载自BBC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