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你收到了关于口罩的贺年电子卡或是段子吗?古典仕女图里回眸一笑的宫廷女子、麻将桌旁的小区市井小民、把胸罩改装成口罩的DIY千禧世代,人人都是以口罩相见。而在美国的华人,也在上天下地、东岸西岸到处搜罗口罩。近日在微博上发布的一则录像显示,公安使用带有扬声器的无人机来追踪和督导出门散步、但不带口罩的大妈。然而当口罩如影随形的同时,也释放出恐慌的信号。
新冠病毒不但在国内,也造成全球性的口罩“脱销”。这其实是在最受感染威胁的地区、以及华人生活圈所激烈催生的现象。比方说,台湾从每人一次限购3只,到目前由政府配置,2月6日起必须实名购买,每人7天限购2片。台湾行政院长苏贞昌在1月24日宣布“口罩停止出口一个月”的禁令后,引来舆论界一番口水论战:有许多人质疑,面对血浓于水的武汉同胞,这个政策是否“有失人道”?
台湾关务署2019年进出口统计资料显示,台湾从大陆的各种口罩进口数量,都远超过出口数量。当口罩成为全球各国“战略物资”,卫福部长陈时中1月30日表示“台湾是口罩进口国,我们正努力派人全球搜购。”在1月底香港传出有人长龙排队达四个钟头抢口罩的视频后,《南华早报》在2月5日报道成千上万的香港人在寒冷的夜晚露宿街头,排队长达约20或30个小时抢购口罩,等到隔天中午12点30分仍有超过8,300 人排队长达4公里。根据网媒《石英》的报道,1月底一家香港商店一盒20只N95口罩的价格为港币700元。两天后,价格上涨为,一盒50个口罩的价格港币2,500元。 网上价格同样飙升。
在美国华人聚集的大城市如纽约和旧金山,基本上过去一周来市面上已经买不到医疗用口罩或N95。网站如亚马逊和eBay也显现正牌医疗专用口罩缺货。另外1月间有朋友发现下单后一天,同样的商家改称无货全额退款,却又在网上贴出了调高价格的同款商品广告。
到哪里找口罩?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国,年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50%,根据工信部的数据,最大产能可达每天2,000多万只,但由于春节期间许多工厂停工,面对14亿人口的爆发性需求,产量看似杯水车薪。2月5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24日以来全国海关共验放防疫物资3.77亿件,价值12.16亿元。其中进口防护用品3.67亿件,价值9.4亿元,包括口罩3.28亿只、防护服385.4万件、护目镜62万副、医疗器械共45.3万件。
《雅加达邮报》报道,印尼经济协调部长艾尔兰加•哈塔托表示,为满足疫情防控需求,中国已经锁定大量印尼制造的口罩订单,订购了多达三个月的生产量。然而中国除积极扩大进口外,还在推动国内口罩生产企业尽早复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连维良2月3日表示,现在增加口罩供应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最近协调到的资源是前一段提供资源的两倍以上。但对于那些担心新冠病毒会迅速蔓延成跨越国界的流行病的人来说,市面口罩的紧缺也将变成一个全球性的口罩危机,因为中国是世界上大多数口罩的制造来源,如今当中国国内的需要激增,那些曾经是中国常规客户的国家极可能无法进口足够的口罩。
这其中包括美国。根据美国公共卫生部收集的数据,在美国使用的外科口罩的95%和N95型口罩的70%在国外生产。如果流行病使疫区制造业工人生病,那么口罩供应很容易受到劳动力中断的负面影响,再加上如果当地政府决定将库存留在国内,那么口罩的供应就很容易断链。在美国的许多华人,看到国内口罩吃紧,想到亲友的安危,更是十万火急地想要尽一份心力把口罩往国内送。但这在美国越来越困难。
口罩扫货的纠结经历
友人宋兆娴已经在美国定居超过20年,目前是一家国际大银行的理财专家。在看了我最近的一篇文章《#我不是病毒#:从“武汉肺炎”到反华情绪》后,通过微信描述了她的一個“很纠结的经历”:“国内同学紧急请我寄口罩回去,我血一热也没多想就出去扫货了。去了几家Home Depot(家得宝)和Lowe’s都没货了,最后找到一家医疗器材供应店。进了店,店家一看中国人进来要买他们所有的口罩,就说‘We can’t sell anymore masks to you people;we have to keep some in the store in case people in urgent needs here.’”
我简单翻译一下,这个店家这么说:“我们再也不能向你们(华人)出售口罩;我们不得不在商店里保留一些口罩,以防当地人紧急之需。”宋兆娴对我描述了她当下的挫折感:“我当时挺生气,觉得别人歧视我,回家后意识到我这样做也是非常欠考虑,难怪店家不待见啊。”最后宋的夫婿找到一家卖建筑材料的公司还有口罩,宋兆娴就让他全都买了下来。当时店里说他们还能进货,但隔天也说货源断了。
结果宋兆娴“一共买了500 美元的口罩,运费(美国邮政的全球快递)要300 美元。货三天就到了深圳,海关打电话给我同学让她清关,付800美元乘以20%的关税,连运费都要付关税,据说这是去年中国对美国进口货新征的关税,这下这几百个口罩真是比猪肉还贵了,但口罩没被海关充公也算运气好。好在第二天中国宣布暂时免去美国进口的防疫物资关税。希望明天货送到同学手中。”我想,这位老同学收到这些千里迢迢送来的口罩时,应该是非常窝心的。
美国市面紧缺口罩,不仅仅是东岸的现象,西岸亦然。住在旧金山湾区的美国潮商基金会理事长林志斯对我表示:“之前通过医院供应商买了口罩,主要买N95,比零售便宜一点。总共花了几万美元,托几个朋友才能买到约二万多个口罩及小部分防护衣和防护眼罩。”也有华人因此成为“扫货大王”。住在紧邻着曼哈顿的泽西市华人虞中仁,本业是美国一家老年精神医疗中心的负责人,为了响应美中经贸科技总会号召为帮助武汉应对疫情的募捐,在过去半个月间几乎走遍了纽约所有的超市和药房。
当纽约大都会区的市场基本断货了,他求助于朋友圈指引,但大部分的货源都是中国制造,一时间找不到新的生产方。向来信奉“行动才有办法”的虞中仁决定开车下乡扫货。沿着偏僻的乡间小路一家店一家店找去,尽管他不久前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膝盖半月板摔裂了。虞中仁两臂支着拐杖,抱着积少成多的心态,靠着一件一件地积累,跑遍马里兰州、弗吉尼亚州、宾夕法尼亚州、纽泽西州、纽约州小镇的CVS、Lowes、沃尔玛等连锁店,凑出了230只医用外科口罩、150只外科手套、300只防病毒手套、100只医用手套和其他各种防护消毒用品,赶紧连夜通过一名别人介绍的旅游导游汪云闪带回国内,由浙江余姚乔办副主任沈建芬接机,并且把物资转交给余姚的红十字会。
在这个过程中,他成了辨别各种口罩和防护衣型号的专家。这也使他吸引了其他关切的华人,准备动员大华盛顿地区的医疗资源,在马里兰大学聚集,讨论在医学领域展开对国内对抗病毒的实质性协助方案。虞中仁原订了美联航2月10日的飞机亲自把第二梯次的防护服、口罩送回国,但接到航空公司通知停航。除此之外,在购买第二梯次的物资时,他也遇到了更大的挑战:“我们原本订了一万只口罩,我通过医疗器械商直接给生产厂下的订单,后来却被通知取消了,购物款被退回。原因是国家控制了。我们现在买到的都是商店的库存。第二梯次筹积到了七百多只口罩,还有防护服65套。”我通过其他美国医疗系统知情人士,也确认了目前美国政府已经介入医疗器械物资的货源管制。尽管如此,当我问虞是否在采买过程中感受到任何歧视。他的回答是:“在采购过程中,只有美国人民的帮助,没有歧视。”
关税和“问题口罩”种种挑战
在美国的华人把物资往国内急送的时候,也遇到很多当下中美贸易战相关的问题,如之前提到的关税。幸好中国财政部、海关总署和税务总局在2月1日发布联合公告,1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扩大《慈善捐赠物资免征进口税收暂行办法》规定的免税进口物资范围及免税主体范围,对捐赠用于疫情防控的进口物资免征进口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并退还已征收的应免税款。同时政府实施绿色清关通道,让免税进口物资先登记放行,再按规定补办相关手续,并且对原产于美国的物资,不实施对美加征关税措施,已加征税款予以退还。
不幸的是,一群北美留学生发起“武汉加油”帮助武汉的一线医院募捐医疗物资,共向2,000多名志愿者和800多名团队工作人员筹款80万元人民币,但不料他们在采购口罩过程中,花了27.5万元人民币通过华商采购到的5万只送往武汉一线的居然是“问题口罩”,不符合医疗标准。这显示热心之外,捐赠也需要有理智和常识,对于货源的安全和合标做出多方的验证,否则寄到国内只是添乱,反而耽误了其他救灾的途径。但是,也有校友会成功地筹集医疗物资送回国。华人交易与投资协会(CTIA)联合复旦大学(芝加哥)校友会一同发起支援武汉的倡议,受到芝加哥大学校友会、西北大学校友会、北大校友会和圣母大学志愿者等组织的支持。从1月23日发起至今,298位人士累计捐赠33,073美元,目前已向武汉送达口罩6,930只、防护服275件、护目镜200个。第二阶段募资倡议也已经启动。
中山大学美东校友会和中山医美东校友会联合发起的募款活动也受到了160名校友的支持,目前募集的超过5万美元的款项中,有一部分用于6万只医学专用口罩,已于2月初通过南方航空纽约公司提供的免费仓位,送达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第三医院医护人员的手中。中大附属医院有40名医护人员于1月28日前往湖北支援当地的疫情救治工作。
美国机构和华人协作
总部在美国的非政府组织Direct Relief(国际直接援助组织)从战略紧急储备库调出超过20万只医用外科(手术)口罩,以及相当数量的防护服、隔离服和医用手套,主要提供给湖北最大的两家医院:武汉协和医院和孝感市中心医院。武汉大学校友会和华中科技大学校友会在捐赠的过程中提供了协助。美国联邦快递为了能把这批物资紧急运送到湖北,不仅豁免了运费,还进行了加急处理,在旧金山当地时间1月27日装货,北京时间1月31日就到了协和医院,前后花了四天左右的时间。
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黄屏2月4日在纽约领事馆的新闻发布会上对美国,特别是NBA表示感谢:“在中国勇敢地抗击这种病毒时,来自美国和世界各地的人们正在为预防和控制疫情爆发提供大力支持。”NBA向湖北省捐助了140万美元,其中包括价值28.5万美元的医疗设备,供武汉第四医院使用。另外,包括微软、戴尔、波音和欧莱雅在内的跨国公司已向中国红十字会和湖北省另外捐赠了140万美元的现金和物资。
想起几个月前国人还在杯葛NBA,或是成天数落“美帝”,我想还是有很多美国人乐于帮助中国人,而不只是惦记着中国的消费市场。而尽管有华人认为美国政府有控制医疗物资防止囤货的举措,美国务卿蓬佩奥在2月7日发布声明,表示美国政府准备投入最高1亿美元,通过直接援助及多边组织,协助中国及其他受影响国家控制、对抗新型冠状病毒。副国务卿比根指出美国国务院在过去一周期间,协助运输将近17.8吨的捐赠医疗用品到中国,其中包含口罩、病袍及纱布等重要物资。
当“口罩都被中国人扫光”的时候
当华人扫空了市面上的口罩,宋兆娴提醒我,寄还是不寄也是有争论的。她转发给我一则目前身在武汉的美籍华人写的短信,呼吁美国华人理性救难:“作为一位在美国生活了30年的华人,我自信对美国社会还是很了解的,我目前身陷武汉汉口疫区中心,和所有华人一样忧心忡忡,但我仍想对美国华人华侨发出如下紧急呼吁:
请不要一窝蜂地去美国各大药房抢购口罩,造成全美国口罩脱销,这有可能引发本土美国人的排华情绪,因为本身美国的流感已经很严重,如果美国居民买不到口罩,他们一定会对华人产生愤怒情绪。须知美国市面上的口罩包括3M口罩大都在中国生产的,我们华人将心比心,把全美国的口罩一扫而光自己屯积或寄往武汉,那是置美国人于无法防护病毒的危险境地,尤其对老人孩子。
请相信地球上最强大(没有之一)的中国政府的执行力,在美华人,虽然心系疫区,但没有必要抢购口罩运回中国,因为中国有足够的能力供应口罩。其次,华人不要恐慌,不要自己吓自己,如果你们吓的不敢去中餐馆吃饭,那对美国中餐业是致命的一击,因为餐饮业是华人的经济命脉!总之,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镇定。”
尽管如此,我想很多华人仍然急着想要向国内的亲友和同胞输入物资,这些都无可厚非。我认为最基本的原则是,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把尺,亲情友情很重要,社会公德也很重要。重要的是,热心和理智结合才能把最紧缺的物资送到国内最需要的地方,同时也能够尽量尊重美国当地公共卫生的需求,不能反而助长了由于“口罩慌”而形成的“口罩荒”。未来的几个月,估计口罩的供应仍然会吃紧,作为有作为的华人,我们行动起来得有更多智慧,比方说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在1月31日发出了“从美国免费运送抗击疫情捐赠物资渠道”的通知,对于渠道和接应都有指示,可以帮忙解决一些物流问题。
正如虞中仁在微信朋友圈里呼吁的:“口罩、防护衣的采买捐赠,只是一时的救济,真正从我们自己的科学知识去战胜疫魔,才是从根解决。”(转载自FT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