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维尔的政治讽刺小说《1984》里有一个虚构的”真理部”,但这个部门办公大楼里里外外的具体描写则确有实物参照,就是二战期间英国政府的信息部(Ministry of Information, MoI),在伦敦市中心布卢姆茨伯里的理事会大厦(Senate House)办公。现在,这座大楼是伦敦大学的行政中心。奥维尔的妻子当时在信息部负责新闻审查部门工作。奥维尔本人在二战期间曾在英国广播公司(BBC)工作。
信息部早已成了历史,但它在战争年代作为英国政府的耳目和喉舌,究竟如何掌握民意民情,如何与公众沟通、发布信息、营造舆论,仍是今天英国二战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些记录民意舆情变化的档案资料现在已经上网。历史学者西蒙·艾略特教授(Simon Eliot)告诉BBC记者尚恩·考赫兰(Sean Coughlan),这些“国内情报”从根本上改变了英国国内的战况。
信息部是个什么部门?理事会大厦的信息流是双向的,有出也有进。一方面信息部要发布政府信息和宣传资料,审查新闻,另一方面它也负责了解民意舆情,把握公众脉搏,了解民众究竟在想些什么。比如,伦敦遭德军空袭,炸弹声消停后,人们从藏身之处出来,心里在想什么?街谈巷议都说些什么?坊间有哪些传闻热议?酒吧、商铺、餐馆、办公楼走廊、茶水间、起居室和餐桌上人们在谈什么话题?民众是沮丧、惊惶还是愤怒不已,人们最恼火的是什么?英国人被空袭打垮了吗?老百姓心目中的战争是什么样?信息部在各地都有专人搜集情报,然后写成报告交到部里。报告的频率先是每天一份,后来改成每周一份。
据1939-46期间信息部(MoI)出版通信历史专项研究官网介绍,英国政府在二战爆发时成立了信息部(MoI),负责发布官方信息,与民众沟通,学者称“规模空前”。具体职责如下:向国内外发布“国家宣传”信息,审查被认为具有军事价值的信息,以各种可能的通讯方式向地方当局发布宣传册和海报,向新闻机构发布媒体指导,出版书籍和画报,筹办、召集公众大会,策划举办展览、拍电影、组织电台广播,进行开创性的社会、民意调查。
艾略特说,当年信息部的触角无处不在,接地气。从街头巷尾听到的一个十分明确的声音,就是民众强烈要求知道真相,无论是好是坏,总之要把真相告诉大家。这些档案字里行间传递了一个强烈、清晰的意愿,民众直言“我们要真相,希望政府把我们当成年人,别把我们当孩子,知道真实的处境会令我们心里更踏实”。还有,那些居高临下、姿态傲慢的海报很招人反感,应该避免。艾略特教授说,信息部很快就意识到这条信息至关重要。一些虚假空洞的海报和口号消失了;在不泄露军事机密的前提下,当局开始设法尽可能做到信息公开,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公众解释战争爆发的原因和战状变化。
德军空袭英国南部军港朴茨茅斯之后,信息部收到来自一线的报告,说当地民众十分愤慨,而且充满了不信任感,但并不是因为空袭造成的惨状,而是因为媒体对空袭的造成的破坏和伤亡严重程度没有如实报道,轻描淡写。民意调查亮了红灯。虽然守口如瓶是军方的本能,但民众对失实报道不买账也很自然。当时纳粹的飞机经常撒传单,英国政府禁止老百姓看这些传单,这也令民众气恼。艾略特教授说,人们很生气,因为大家看德国人的传单并不等于就会相信那上的宣传,只不过是想了解各方面的说法。
英国民众心理上如何应对空袭是个高度敏感的话题。从信息部当年收到的一些民意报告来看,敌人的炸弹非但没有从心理上击垮英国公众,令人意志消沉,反而起到群情激愤、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效果。实际情况复杂得多,这在每天的报告中也有反映。伦敦遭轰炸后,穷人居多的东区一片废墟,人们威胁要游行到富人聚居的西区“占领酒店和俱乐部”。这是阶级的对立和紧张。空袭期间,大家都躲到防空洞和其他避难所,那里有“明目张胆的不道德行为”,也有乘机劫掠偷盗的犯罪活动。战时英国社会也有根深蒂固的反犹太主义现象。有一份报告专门陈述这个问题。反犹太人主义被理解为民间把犹太人当作替罪羊和宣泄情绪的对象,但各地普遍存在对犹太人的歧视则是事实,包括对来自欧洲大陆的犹太难民的排斥。另外,美国宣布参战后,信息部发现英国民间对任何歧视黑人士兵的行为都表示强烈反对。
战时的信息部每天、每周收到的情报汇总和特别报告都属于机密文件,是“内参”,因此行文较直截了当,描述和评论较少修饰,展现出当时英国各地的市井百态、社会万象。比如,一份报告中直言,空袭过后,伦敦码头区烈火熊熊,到处废墟,完全不能住人,另一份报告批评BBC新闻节目主持人“装腔作势,语气太沉重,就好像纳粹已经占领(英国)。”公众没有陷入盲目的复仇狂热,良知得到守护。1944年,英国某地一些法国女性被指充当纳粹帮凶,被剃光了头发,这件事写进了报告,执笔的人写道,“这种野蛮报复行为受到公众强烈谴责”。
战争期间,官方信息受到控制,信息部的民情报告往往重点关注社会上流传的小道消息和谣言。比如纳粹马上就入侵英国了,秘密武器、双重间谍……从信息部收到的报告来看,一些耸人听闻的传说顶多也就是传闻、谣言,比如英格兰东北部的港口城市纽卡斯尔市街头有人在人行道上用德语留言,“修女和空降兵”的故事,等等。谣言、小道消息、恐慌、茫然、愤怒之外,也不乏正能量。信息部当年收到的报告显示,同仇敌忾、渴望和平,这一点十分明显。
艾略特教授指出,虽然是战争时期,但英国民众表达的一个强烈愿望是希望战后的世界更公平,生活更美好,希望旧的社会阶层等级和特权将不复存在。他说,民间的这种声音,伦敦理事会大厦里的信息部听到了,也听进去了。信息部的决策者意识到,如果英国公众认为自己是在为一个更民主的未来而战,那么在报道战争、发布信息时应该设法把这一点体现出来。英国与纳粹德国和苏联那种独裁国家不同。有本质区别。必须如此。奥维尔笔下的“真理部”灵感和原型来自德国和苏联。“这样,事情就变成‘真理’在我们这边,我们要把它当作武器。我们绝对不能像德国人或苏联人那样 。”“我们是在为捍卫一个开放的社会而战,而且这个社会保持了极大的开放程度。”“他们(信息部)的做法就是尽最大努力把信息向公众发布。”“很明显,当时有一种共同的意念,即我们是在为自由、民主和真相而战;这些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关于二战时期英国政府信息部的研究,主要关注信息部的具体运作方式方法,尤其是它与公众的关系、发布信息的方式、渠道和口径。这是伦敦大学英语研究所和国王学院数字人文系的合作项目,有关的论文、演讲稿和其他文字材料由历史学家西蒙·艾略特(Simon Eliot)和马克·维甘姆(Marc Wiggam)负责整理编辑成册,今年11月在伦敦出版。书名:Allied Communications to the Public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意为《二战期间统一口径的公共宣传》。(转载自BBC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