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跳的小丸子

故乡汕头,位於祖国东南沿海,是一座美丽的滨海城市。北回归线从这里经过,韩江在这里出海。由于“天时、地利、人和” ,四季温暖如春,潮汕平原物产丰富,加上潮州人勤奋心灵手巧,所以美食佳馔脍炙人口,名点小吃多不胜数。

小时候,常听大人们把几句话挂在嘴边,“西天巷蚝烙(煎蚝仔饼),老妈宫粽球,新兴街炒粿,镇邦街牛肉丸。”这是市民心目中的街 边美食,由于该些摊档是同行中佼佼者,遂以街名冠之,口碑相传。

长大了,这些东西都吃过,确实美味。前面三家且登堂入室,有铺面,挂起大招牌,惟独镇邦街牛肉丸不见踪影。据说摊主带自身手艺去香港,靠努力拼搏把自家牛肉丸做得风生水起,成了餐饮界大老板。云云。不过,牛肉丸早已非此一家。因深受人们喜爱,所以,遍布大街小巷的摊贩、店家甚至酒楼,都可品尝到这种具潮汕风味的美食。

我对牛肉丸情有独锺,大概是好吃又好玩吧。用筷子夹起,圆溜溜的,有点柔软。不小心掉下,还会弹起。听大人回忆説,我大约五、六岁时,有次从楼梯跌下,痛得哇哇大哭,怎麽哄都没用。结果去巷口小店买一碗粿条汤。当看到上面浮着两粒又大又圆的牛肉丸时,立即破涕为笑。

那时住在一条连接街市的小巷。巷口卖粉面汤的小店占据路面一角,用竹篦编制的又高又长的卷帘围住,营业时拉开半边作为铺面。每天早上,都会看到一位大叔在竹帘後面打牛肉丸。只见他抡起两把厚重方形的锉刀,用力拍打放在大砧板上的鲜牛肉。一上一下,劈劈啪啪,何止百次千次,直打得浑身汗流浃背,牛肉变成肉酱。然後他用左手掌把肉酱舀起,用力一握,肉酱从拇指和食指间挤出,右手拿着汤匙轻轻一刮,一粒圆滚滚的牛肉丸就被放进装满水的大盆中。像变魔术般,不一会,盆面就挤满大小均匀的小丸子。

人手打出来的牛肉丸,锅中慢火煮开,捞起时肉香四溢。滑嫩、弹牙、爽口,深受食家青睐。如果蘸着本地沙茶酱吃,更是绝配。当然,其优质选材和配料也十分重要。正宗的汕头牛肉丸,必须用本地饲养的黄牛,取其前胸和后腿肉,去其筋膜。打成肉酱,加上雪粉、精盐和特等鱼露,还要用手不停拌匀、甩打,直至肉酱抓起後不掉下为止。真可谓粒粒皆辛苦。

关於汕头牛肉丸,有一段佳话。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贺龙元帅到沿海视察,来到潮汕地区,住在军营。潮籍姓蔡年轻厨师为其烹制几款潮式小菜。贺龙对其中的牛肉丸赞不绝口。饭后请出厨师。蔡厨不善言语,见盘中还剩两粒牛肉丸,即拿起一粒作表演。他轻轻往地面一扔,牛肉丸一下子反弹,蹦蹦跳跳。贺龙看着有趣,也试了一下,小丸子又蹦得老高,令他喜而大笑,随即敬厨师一杯茅台。

汕头牛肉丸不单朴实味美,走进寻常百姓家,在名贵宴席上,也可见其身影。六十年代后期,柬埔寨首相宾努随同西哈努克亲王在中国访问。宾努伉俪还到汕头一游,据説其夫人祖籍潮汕地区。地方政府设宴招待。在后来外传的宴会菜谱中,也赫然见到“汕头牛肉丸”一项。九十年代初,周星驰在电影《食神》中,搞笑地把牛肉丸当作乒乓球打,使汕头牛肉丸被更多人认识丶欣赏。

2003年,这款有近百年历史的汕头牛肉丸,被评为“中华名小吃”,从此更加名闻遐迩。为了保护品牌名誉和保证其质量,有关部门出台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对用 “汕头牛肉丸”为名的产品作出严格规定。除了对原材料、配料、制作工序有明确指引外,对其中牛肉分量着重阐明,凡用“汕头牛肉丸”商标,其丸子中牛肉必占百分之九十。倘达不到这个标准,就不能冠以这个名称。如牛肉含量只有一半的,只 能叫牛肉丸或某某牛肉丸。低于百分之八的,就只是“牛味丸”了。

远在加拿大,我对故乡最传统、最知名的牛肉丸念念不忘。在多伦多唐人街见到一间名曰“汕头小食家” 的粉面店,善出望外。谁知品尝了牛肉丸汤粉后,频频摇头。小丸子咬一口,糊糊软软,而且与我熟悉的味道相去甚远。与服务员聊开,才知小食家老板早已换人,从厨房到楼面,连一个说潮州话的员工都没有。

近年,这里华人超市和食品店越开越多,规模大,品种多,冠以牛肉丸或潮汕牛肉丸的多不胜数,明知它们都是用机器批量生产的,非真正家乡牛肉丸,但我还是经常择优买回家,煮汤、下粉面、打边炉,聊慰对故乡味道的回忆。

年初与国内旧同学通话。我半开玩笑问道,现在汕头哪一家牛肉丸最好吃?他笑着回答,多着呢,都很正宗,等你回来,大家一间间尝试。

蹦跳的小丸子啊,像那浓郁的乡情,时时跃动在我心中!(文/姚船)

发表回复